晚清蔡尔康文化观略述

2020-12-14 04:17陆敏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陆敏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在晚清时日渐萧索,国人此时也萌生出“文化自卑”心理。报人蔡尔康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缩影,他在文化观念上由亲近传统排斥西方逐步走向提倡中西文化交融。作为将Karl Marx译为“马克思”的第一人,蔡尔康始终堅持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在办报、介绍西史、传播西学等方面都尽可能地坚持以东方文化为本位。同时,他提倡格致之道,希望借西方文化之精髓充实中国文化。

关键词:蔡尔康;传统文化;格致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3.01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0)03-0080-06

晚清是一个文化冲突的时代,面对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中华传统文化在此时呈现出了日渐萧索的气象。严复是这样说的:“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名),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1]面对晚清的时代剧变,一些知识分子选择了游离于中西文化之间,如在洋人报刊中任职的华人主笔蔡尔康,曾涉足《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万国公报》四大报,曾被誉为“上海华文报业中的最佳作家”。从文化观的角度探析蔡尔康从儒家士子向职业报人的身份改变,由亲近传统排斥西方逐步走向中西文化融合的心路历程,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与选择东西方文化的。

蔡尔康(1852-?),字紫黻、子茀,别号缕馨仙史,江苏嘉定人。少时聪颖,自幼研习古辞章,“三岁而识字,十岁而读群经,弦诵一堂”[2]7,国学底蕴深厚,时人赞其为“名士风流,此才谁与抗手”[2]7。在多次科考却未能如愿后,失望之余,他选择了投身报界。

蔡尔康在担任《字林沪报》主笔期间,前期他凭借报道海外新闻的优势力压《申报》。中法战争结束后,时局进入相对和平时期,《申报》抓住士子们重视科考的心理,特地将江南乡试全榜用电报传送,字林洋行却没能意识到这种新闻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屑于花本钱,最终失去了这次先机。蔡尔康意识到在这一方面无法与《申报》竞争,于是便将重点转至编辑非新闻性的附张——《花团锦簇楼诗辑》,采用“编排作书版式,积之可以装订成册”的形式[3],使之成为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雏形;他还将夏敬渠的小说《野叟曝言》排成书版形式,每日随报附送。孙玉声在《报海前尘录》中评价说:

以小说入报,亦始于《沪报》之蔡紫黻先生。将《野叟曝言》全书,每日排成书版式之一页,随报送阅,蝉联而下,从不间断……是书随报刊出之后,一时定报者纷至沓来,不可数计。其未定者偶缺一纸,均非补购不可,《沪报》销数为之激增。又蔡先生尝于每日报端,刊《玉琯镌新》一书,所载悉为本日故事,等于《月令粹编》,而较《月令粹编》多而且详,以是颇为考古家所珍赏,定报者又络绎而至。蔡先生洵当日报界中之人杰矣哉![4]

这段话内容丰富。一方面,经由蔡尔康创新之后的《字林沪报》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群体的喜爱,从报纸销量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商业上的胜利;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新闻人,在一定程度上加入非新闻性的副刊是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进而增加销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质量上会选择蒙混过关。《月令粹编》汇集诸书时令之说,为时人所赞,与之相较,蔡尔康新刊的《玉琯镌新》一书却能更胜一筹,就连考古学家们都对此持以赏识的目光,足可见在编纂过程中报人们是以一种认真而又严谨的态度来服务读者的,这不仅表现在对于资料的搜集方面,更在于从搜集到写作再到校对的整个流程。此外,《玉琯镌新》等书能够获得市场与消费者的认可,担任主笔的蔡尔康自然功不可没,其对工作的认真自不必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力挽狂澜,蔡尔康的一支妙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多年来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一字一句皆有内在笔力。中国近代著名报人王韬曾做出这样的称赞:“书中慷慨激昂,亦复细腻熨贴,了其琢磨润色之功。”[5]《万国公报》创办人林乐知也由衷赞叹:“子茀,中国秀才也。每下一语,适如余意之所欲出。”[5]可见其深厚的国学功底。

蔡尔康多次参加应试却未能中举,但他的名片颇值得玩味。蔡尔康的名片是石印的,中为“震旦江苏上海蔡尔康”,下缀细字“字子茀,号紫黻,晚号支佛,外号铸铁庵主、缕馨仙史。清帝逊位后,改号采芝翁”,右上角有“四品衔分部主事奏保经济特科,六举优行恩贡生。历办《申报》副主笔,《沪报》总主笔,《新闻报》开创正主笔,《南洋官报》采访委员。历掌《万国公报》、广学会正翻译”,左下角有“世居老北门内西穿星街九十九号。通讯处,老西门外敦润里二十五号”,背面又罗列着他的著作十余种[6]。在密密麻麻的文字设计中,蔡尔康将“四品衔分部主事奏保经济特科”这样一个象征着官职的头衔放在了自我介绍的前列,除了时世对于士子身份的看重以外,也反映着他本人对于仕途的复杂态度。中国报业的兴起,虽然给了这些无法在官场施展个人抱负的落第书生们一个机会[7],但即使是寄身报馆几十年,对于他们而言,科举功名依旧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此种矛盾的心情正如蔡尔康在《高阳台·次香海词人韵》中的表述:“雨雨风风,芭蕉窗外频敲。深藏金屋知何日?”[8]他以金屋中的美人作比,空有才名却终生难以施展,唯有自说自话。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来看,蔡尔康终其一生都未能实现中举入仕的愿望,于他个人而言终究是有些遗憾的。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蔡先生从幼年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再到老年时期,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从未改变,并积极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这些又都是难能可贵的。

蔡尔康不仅拥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而且他还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了报纸行业,在办报方面表现出的卓越才能令同行赞叹甚至妒忌。伴随他终生的报纸行业,一方面为他提供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他对外来文化的原有认知。早年时期,国人常将社会的动荡不安归罪于西人入侵,对于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也同样怀有敌视的态度。少年蔡尔康自然难免受其影响,自云:“童子无知,每遇异言异服之人辄视以为大憝,更习闻里老之毁西教,私期他日拆扫异端。”[9]由此可知,此时的蔡尔康就像绝大多数的儒家弟子一样,出于民族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目的,对外来文化极为不满 [9]。随着在办报过程中对于外来文化多年的接触、翻译与认知,他的文化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蔡尔康在报界任职期间,自撰、翻译及经手刊文多达上千万字。他常常指评时政,倡言维新,同时积极介绍西史,传播西学,被称是“上海华文报业中的最佳作家”“报界之人杰”[10]468。

《字林沪报》是日刊,蔡尔康于1883年进入《字林沪报》担任主笔。在报纸成本方面,蔡尔康依据在《申报》任职时的相关经验,将《字林沪报》改用毛边纸单面印刷,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增强了价格优势,经过改革之后的《字林沪报》每张降为8文铜钱,而同时期的《申报》却是每张10文铜钱。在新闻内容方面,《字林沪报》十分注重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发刊一个多月,朝鲜发生壬午政变,中日两国矛盾激化。《字林沪报》依靠《字林西报》的外电外稿,消息来源与同行相比更为广泛,再加上经过翻译后的稿件观点鲜明,《字林沪报》一时风光无限,足可与《申报》比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甚一筹。随着中法战争的爆发,《申报》原本想要借此机会独占鳌头,特派记者前往越南前线报道,但是却遭到法军的阻拦。《字林沪报》则另辟蹊径,依靠着路透社的电讯,新闻报道比《申报》深入,内容分析也比对手更为深刻,在版面评论上经常会对法国的侵略予以抨击,同时也激励中国军民奋勇抗战。到甲午战争时期,蔡尔康和林乐知广泛收集中日官方文牍、外交照会,并写成文稿在报上发表,从战前、战中、战后三个不同层面展开报道[10]467。为后人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战争实况。

蔡尔康在对西方著作進行译介的过程中,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翻译方法。例如将如今译为“宗教信仰”的religious belief译作“大道”,“社会进化”evolution of society 译作“兴世”,“社会主义” socialism译作“养民策”,“知识分子”intellectual 译作“学术”[11]。在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版本里,词汇所要传达的本意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兴世”“养民策”等译法更加贴近传统话语体系。如《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所说的“大道”意指最高的治世原则,蔡尔康对于religious belief的翻译便是基于儒家本位进行直译,而如今所说的“宗教信仰”则是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体系为根据。

值得一提的是,蔡尔康还是将Karl Marx译作“马克思”的第一人,当时Karl Marx的译名有很多种,如“麦克司”“马克司”“埋蛤克”“马尔克”等,但蔡尔康最早翻译的“马克思”最终成为了通行本。马克思第一次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知,得益于1899年《万国公报》刊印的《大同学》一书,书中多次提及马克思的名字以及相关理论,如下: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复无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所最苦者,当此内实偏重,外仍如中立之世,迄无讲安民新学者,以遍拯此垂尽之贫佣耳[12]434。

在这段翻译中包含着部分谬误,同时也为国人对马克思及马克思理论做出进一步的了解与研究提供了思想契机。马克思的国籍应为德国,《大同学》则错译为英国。蔡尔康所提及的马克思言论,其内容正是对《共产党宣言》中“资产者与无产者”一节相关内容的意译,如现译本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被意译成“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12]434。钱钟书先生曾言,将作品从一国文字译为另一国文字时,既不能因为语言差异而生搬硬套,又要保有作品的原汁原味。蔡尔康的这篇译文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对于阶级属性的认识以及穷苦民众们如何实现自身的独立都尚未达到清晰而深刻的地步,但是他能够通过译文清楚地表达马克思思想的精神内涵及中国人常讲的救世安民,或是孔夫子所言的治国平天下思想,较好地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想之间架起了一座精神性的沟通桥梁。当是时,中国刚刚经历了惨痛的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万国公报》对于马克思言论的提及,其本意或许是想宣传基督教救世教义,进而期待清政府能够接受西方先进思想,从而主张变法改良。此时对于马克思理论的介绍还未呈现出系统化、专门化的趋势,但是毕竟开启了思想的闸门,马克思的学说在新旧交替的转折关口出现,成功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引入了近代中国追求大同境界的文化语境,不仅激发了国民的护国卫道之心,如《大同学》第八章中所言:“欲国之强,必先使一国中人,无一不强,斯无畏乎敌国外侮矣”[13],而且也增强了东方文化对于马克思理论的亲近感与信任感,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中国人的目光,如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时,曾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文中赞誉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4]。“Karl Marx”能够对中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有可能也是蔡尔康所始料未及的。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多次入侵,中国人逐渐意识到西方之所以国强民富不仅得益于军事武力方面的强大,更是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精神文化的先进。这种新的认识让当时的一些国人开始有了“文化自卑”的心理[1]。蔡尔康一反当时的思想常规,大力提倡格致之道。格致之道初源于《礼记》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对于“格致”二字,东汉郑玄,北宋司马光、程颐,南宋朱熹,明代王守仁等人都提出过不同的见解,其核心偏重于强调应通过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获得知识。到了晚清时期,讲西学的人普遍将“格致”视作是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总称。蔡尔康与他们有所不同,他既没有单纯地从自然科学的话语体系来阐述格致,也没有完全依照传统的儒家思想推行格致,而是在深入了解东西文化以后,借西方文化之精髓充实中国文化,将西方科学中的先进知识进行中国式改造,一方面向国人进一步普及西方文明,另一方面也致力于丰富中国在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蔡尔康极为看重格致之道,他曾言:“格致之学,大之可以包举宙合,小之可以剖析毫芒。”[15]2349从当前的相关资料来看,他确实是将“格致之学”贯穿到了各个方面,并通过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进行深入剖析,且以化学为例:

今之化学,犹古之丹术也。惟所求有广狭,而所得有实虚,丹士熔金炼药,一求黄白致富之术,一求长生不死之丹。然数千年来,炉火锻炼代不乏人,从未闻有真能点石成金,亦未见真有历世而不死者。……今之化学,所求之理,所得之物,虽未能满古丹士之意,然化炼地矿,但觉金类日增,民用富饶,国势日强,是化学之明效大验,远胜于点金之术也。而炼药取精恣医,士之采取治病易瘳,虽乏长生之诀,不死之丹,而实能增人寿,算是又化学之实效而胜于丹士之虚名也[15]2355。

以上选段是蔡尔康本人对于“化学”的相关见解,在这一番格致之道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从阐释者的角度来说,他把化学与炼丹之术进行比较分析,借助二者在形式上的部分相似之处进而深入探究二者的区别,尽可能地做到从已知到未知,从未知到有知。其次,从阐释方法来看,他先是确定比较对象,即化学与丹术,而后确定比较范围,即“所求”与“所得”,在自然科学的话语体系中也就等同于实验目的与实验效果,接下来便从这两个角度展开细致分析,先言炼丹之术的劣势,接着谈及化学在致富与医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孰优孰劣,高下立见。再次,从阅读者的角度来说,他将一个对于读者而言较为陌生的术语——“化学”,与众所皆知的煉丹之术建立联系,消除了阅读障碍,通过前后比较分析,清楚自然。最后,丹士炼丹化药无非是为了求富与求长生,在这二者之间求长生往往又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服用丹药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蔡尔康对于前人的生死之道也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他说:“天之造人,本拟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死死生生一大轮回。人虽能返老为壮,而莫能起死回生,更不克长生不死。不特无其事,亦无其术,且显违造物生死循环之元理。”[15]2356此番论述强调生死大事应遵从自然造化,而非一味地依靠外物从而改变生命轨迹,这是与庄子“鼓盆而歌”时畅言生死相契合的。蔡尔康对于生死的看法也进一步影响到了他对“化学”的最终看法,即“化学之道,一本于大主宰生物之心,而顺物理之自然”[15]2356。由此观之,蔡尔康谈格致谈自然科学,其知识来源与知识架构的确是来自西方文化,但在探究的过程中加入了诸多的东方文化因素,并且将流传了上千年的儒道等思想精粹融入其中,尽可能地达到融洽状态。

鉴于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时局困境,士子阶层谈格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寻求事物真理,而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挽救国家危亡建言献策,蔡尔康亦不例外。他强调君民一体,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应坚持“一切内治外交之政,举不可诿诸人,亦不可因人不我顾之故,而咎诸人。己倡之,人自和之也。且亦不可仰仗于他人。夫人必自救而后人救之也”[16]394-395,“天下事不论大小,必主为倡而宾实和之,万无喧宾夺主之理”[16]395。在此种境遇下,中国应坚持自身立场并保持主权独立和完整,在内政外交方面应专注于“自救”,真正做到自立自强,而非倚仗外国势力来维持时局。换一句话来说,也只有中国真正做到并且做好了自救工作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支持。英国某位外交大臣在分析近代中国屡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时曾说过这么一番话:“华事之难治者,在于与他国交皆畏威而强允,无一按理而原允。此其所以败也。”[16]396简而言之,此时的中国在外交方面失去了原有的大国自信,签订条约时也未能坚持真正的法律流程与条例,最终只能任人宰割。故而,蔡尔康继续指出,“惟中国必先自立善法,明示以全力保商,而痛除今日害商之粃政,则中外如水乳之交融也”[16]395。他先谈及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而指出应全力推进商业发展,或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应该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在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与国力基础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外交方面的话语权,才能真正摆脱文化自卑。

近代中西方文化碰撞时期,东方文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蔡尔康身上既可以看到晚清文人游离于中西文化的缩影,也可以独独看到蔡尔康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热忱,并将这种热忱贯注到对于民族的发展与家国的情怀中来。

中国从近代以来经历了六次文化转型,即从天朝上国的文化自满到鸦片战争后的文化自卑,再到逐步历经文化自省、文化自立、文化自觉,直至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在这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国人对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整体趋向上我们更加倾向于提倡中西合璧,就如报人蔡尔康在办报过程中实行的做法。

首先,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之前,我们应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与感知,这是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前提。正如毛泽东所说:“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17]唯有当我们拥有了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在面对西方文化时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兼得,提升文化底蕴。“观中国史,当注意四裔,后观亚洲史乃有根;观西洋史,当注意中西之比较,取于外乃足资于内者”[18],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绝对孤立的,也并非绝对完美的,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更能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促进不同文化影响下的民族和谐相处。其次,坚定中国立场的同时,应学会适时地扩展眼界,不再囿于从前的偏见。蔡尔康初入报纸行业时还仅仅是为了摆脱生计方面的压力,但在与林乐知、李提摩太等人的交往过程中,他逐渐了解到了新的西方文化,于是转变了早先仇视西方的态度,开始积极地传播西方文明,翻译西方著作,为国人全面认识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户。再次,宣传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抛弃旧有的文化,而是通过自身努力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建立桥梁。列宁在谈到文化问题时曾提出过一个看似保守、实则颇具远见的美学原则:即使美是“旧”的,我们也必须保留它,拿它作为一个榜样,作为一个起点。为什么只是因为它“旧”,就要抛弃真正的美,拒绝承认它,不把它当作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呢?为什么只因为那是“新”的,就要把新的东西当作供人信奉的神一样来崇拜呢?那是荒谬的,绝对是荒谬的。此外,在这方面还有很多伪善,当然,还有对盛行于西方的艺术时尚的不自觉的尊敬 [19]。

蔡尔康在如何看待和选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一问题上无疑是明智的,或许在儒耶文化之间他曾处于不断的游离状态,但是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中华文化是极具魅力的,是理想的也是务实的。

一代报人蔡尔康从幼时便开始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其文化观念里自然而然地对儒家文化有着极为深厚的亲近感,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方文化的再度认知。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给予了他全新的文化视角,由此,他既没有固守东方文化也没有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而是通过办报、宣传西学、译介西方著作等途径,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谐共生。值得指出的是,身处于近代特殊时期,蔡尔康致力于引进西方文明以及倡导格致之道,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学识眼界,也不仅仅是为了充实与绵延中国文化,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挽救民族于危亡。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加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像蔡尔康一样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0],对待东西方文化我们也应继续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正确思想指引。

[参考文献]

[1]张继焦,杨林.中国近代以来的六次文化转型:从文化自满、文化自卑、文化自省、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继焦教授访谈[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2]刘中猛. 清末民初苏籍报人群体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3]周金林,赵春华,赵杰,等.疁城故事[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7:89—90.

[4] 凌硕为.新闻传播与近代小说之转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36.

[5]汪叔子,王河.近代著名报人蔡尔康及其手稿本 江西社科院图书馆发现蔡氏五部未刊手稿本[J].江西图书馆学刊,1992(2).

[6]郑逸梅.艺林旧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49.

[7]张丹,宋娟.当日报界之人杰——蔡尔康新闻思想述评[J].新闻研究导刊,2014(9).

[8]林葆恒,张璋.词综补遗:第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269.

[9]田中初.游离中西之间的职业生存——晚清报人蔡尔康述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3).

[10]蔡多文.家的传说[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1.

[11]陆扬.大同学与马克思[N].金融时报,2018-05-11(09).

[12]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资料第五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3]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50.

[14]郑邦兴.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

[15]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6]李天纲.万国公报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5.

[18]王凤贤.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25.

[19]列宁.列宁论文学与艺术[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434.

[20]杨丽娜,常雪梅.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责任编辑:潘宏纹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