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

2020-12-14 04:19韩成宝
读写算 2020年33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教学案例小学数学

韩成宝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来讲,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场景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将生活场景有效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更对于数学有着更加深刻的认同感与学习自主性。对此,本文先简单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的积极作用,继而以不同角度提出其中的融入策略,望能够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场景;教学案例;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60-02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不仅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有所体现,更在现代文明的进步与科技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如果能够密切结合于学生生活中的常见情景,并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对生活的帮助与积极作用,从而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而这些,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而言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场景的积极作用

(一)有效提升对知识点的直观性掌握质量

不可否认,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在许多数学概念理解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难以适应、理解的情况。如果教师只一味地应用书面文字讲解的形式为学生们讲解知识点,往往并不会产生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将这些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场景进行联系,让学生们能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带来的积极作用,这样一来在促进知识点理解以及直观性掌握质量的提升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要意识到,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对生活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与好奇心,这一点相信很多教师都能够有所体会。所以很多教师为了能够提升课堂氛围,经常会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一些比较有趣的身边事物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能够满足提升课堂氛围的目的。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场景,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认知质量,同时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上更有着明显的催化效果。

二、将生活场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导入环节中融入生活场景

导入环节质量对于学生们在整体课程学习积极性可以产生极其显著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导入环节往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产生极其浓郁的期待感,教师又何愁教学氛围难以激活。而利用生活场景来融入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往往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新课导入中,以具体化的生活场景来联系数学知识,往往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对数学生活化的內在本质理解。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钟表来为学生们导出本节课的概念知识点,具体教学案例如下所示:

教师:同学们,在本节课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合上课本,听老师讲。你们有手表吗?

(台下多个同学听闻立即举起戴有手表的手臂以示意)

教师:虽然你们有很多人都有手表,可是你们的手表都是数字电子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钟表。那种十二个数字刻度的钟表你们见过吗?(说罢拿起一个老式钟表给学生们观察)

学生:我家里有一个超大的表,也是这种样子的!

教师:那么你们能够从钟表中看到,这里有哪些数学知识吗?

学生:钟表上有1到12所对应的数字,算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吧?

教师:不错,但是钟表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那就是角度。你们看,这个较短的针叫作时针,而那个较长的针叫作分针,更长的针叫作秒针,大家来认真看,这三个针速度在对比中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学生:秒针>分针>时针。

教师:那么你们看,当时针处于1刻度的时候,分针处于3刻度,和当分针处于6刻度的时候,有怎样的区别?

学生:两个针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教师:答对了,这个距离我们叫他为角度,而角度也是本节课老师要为大家所讲解的知识点,请大家一起跟老师打开课本第38页,来看看这节课都有哪些有趣的知识点吧!

(二)利用生活元素来构建素材

数学在科技文明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题型都与工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要么是零件加工类问题,要么是修筑铁路等问题,或者是与商业贸易有关的交易问题。但是随着当下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题型所展示的社会现象其实与学生们的生活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甚至很多学生已经开始学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来达到交易的目的,对于传统纸币交易的认知往往比较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在讲解教材例题的同时,深入思考在这些例题的延展中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化元素进行联系,从而达到提升认知、促进学习质量提升的目的。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中,在引导学生们做练习题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引用生活元素来构建习题素材,帮助学生们从习题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理解数学的妙用。比如可以利用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压岁钱来设计相应的问题:

问题1:快要过年了,小明妈妈准备了很多压岁钱要发给拜年的亲戚小孩。已知小明妈妈准备了5000元人民币发红包,而已经前来拜年的亲戚小孩有23个,如果每个红包小明妈妈打算放入300元,那么5000元够不够发红包?

问题2:如果在不增加钱的情况下,红包内至少要放多少整数钱才可以够这23个亲戚小孩红包之需?

问题3:如果一个红包平均要有400元,那么小明妈妈还需要多少钱才够发红包呢?

问题4:如果你是小明,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妈妈解决发红包的问题呢?

在这些问题的设计与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点来解答习题,在取得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能够了解到数学在帮助解决生活问题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作用与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学生们从心底深处认同数学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发挥更为显著的积极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以提升认知

利用生活情境的创设来引入数学概念,并让学生们在其中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小学数学教材来讲,创设生活情境并不难,其中的绝大多数数学概念都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四年级下册《营养午餐》一课教学中所开展教学案例如下所示:

(教师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来为学生们展示一个胖小孩和一个瘦小孩的照片)

教师:同学们看这两个照片,你们能说说你们看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这个胖小孩一定吃的非常多才这么胖,而另外一个瘦小孩很有可能营养不良。

教师:你说对了,那么你们知道人为什么会发胖吗?(利用大屏幕引入脂肪的概念)

学生:脂肪摄入过多就会发胖。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如何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吗?(引入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人和汽车都一样,汽车需要一定的汽油才能够跑完一定的路程,而人也是如此,食物具有相应的热量、脂肪以及蛋白质,热量补充足够可以保障人类能够正常活动,而当热量或脂肪摄入过多,就会逐渐发胖。老师现在考考你们,如果一个十岁儿童在午餐热量摄入中要大于2926千焦的同时,脂肪摄入量要小于50克,你们能够从这份食谱与营养成分表中为他们规范午餐方案吗?

(在参考表格内容与教师问题中,学生们开始进行计算与对比)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点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在其中理解肥胖的坏处,对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言更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合作探究中引入生活场景

小学生们具有极其强烈的集体依存感,他们普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耍、吃饭甚至一起学习。笔者在与自己班级学生沟通中了解到,这些孩子非常喜欢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如果用于学习,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他们各自的学习质量,同时还能够从中提升各自的友谊。而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合作,并在合作探究中去解决数学问题,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同时能够激发他们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在理解“1+1>2”中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探究环节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能够积极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并在合作探究中引入生活场景,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显著提升。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划分若干个小组,并开展讨论:

教师:现在有若干只鸡和若干只兔子在一个笼子里面,从上面来看,无论是鸡头还是兔头,总共有八只头,而从下面来看,雞足和兔足总共有22只,你们能算出来这只笼子里面有多少只鸡和多少只兔子吗?

小组1:我们小组是这样分析的,鸡和兔都只有一只头,所以八只头就告诉我们鸡的只数和兔的只数相加等于八,而鸡有两只足,兔有四只足,如果有一只鸡的情况下,七只兔子总共有28只足,但是结果不对;如果有两只鸡的情况下,六只兔子总共有24只足,也不对;如果有三只鸡的情况下,五只兔子总共有20只足,更不对...

教师:你们这样算非常慢,另外几个小组,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小组2:我们小组思路是这样的,当鸡的数量增加一只的情况下,兔子的数量也就减少一只,而足数也相应地减少了(4-2)只。我们在计算中也跟小组1一样的方法,得出有五只鸡和3只兔子,

教师:这样也很慢的。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孙子在这样问题计算中,直接以22÷2-8=3来进行计算,剩余5只为鸡的只数,3为兔子的只数。这就是假设法的妙用,其实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假设法,因为当把鸡的足数假设为1、把兔子的足数假设为2的情况下,总足数就等于减少了一半也就是(22/2)=11只,而足数大于头数的情况下也就代表着兔子的只数。

三、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场景,往往可以帮助学生们有效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促进课堂氛围的显著提升,推动教学质量能够在生活化场景的融入中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窦杰.浅议生活化场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9(009):99-100.

[2]郭静波.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场景的运用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5).

[3]魏凤明.生活场景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003):589.

[4]刘小东.浅谈如何利用生活场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12):70-70.

[5]王林女.浅谈将生活场景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外交流,2016(15).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教学案例小学数学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