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波
摘 要计算教学贯穿着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其它数学知识的学习密不可分,而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于教学当中,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8,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3-0158-02
在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讲求计算的算理和算法,直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计算的步骤,或者采取题海战术,机械地做题,完全忽略了计算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导致一些学生对计算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每次考试都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拿到计算满分。这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从而导致他们的数学成绩不高。身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结合生活实际,更多地发掘计算思维的魅力,在教学中体现计算思维的乐趣,让学生喜欢计算、愿意计算,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潜移默化地不断地提高。
一、学生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有些学生计算出错是由于良好的做题习惯没有养成。他们主要表现为不审题直接拿来就做,或不认真审题,看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数据漏抄或抄写颠倒;书写不工整,不清楚,字迹潦草,写得有时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写的数字,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没有草纸本,随意在课本空白处、课桌上到处打草稿,或是直接心算;做完题后不检查或不會检查。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数学计算能力的学习就好比盖楼房一样,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比如,20以内的加减法不熟练就会影响100以内的加减法,以至于影响后面的多位数的加减法;乘法口诀不熟练就会影响后面的表内除法。如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
(三)学生不理解算理,缺乏技能
计算算理是计算方法的规则化和程序化。如果不明白算理,一味地进行机械训练,学生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对计算算理理解得更加深刻。
(四)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不重视
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忽视了计算教学的重要地位。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平铺直叙地、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计算方法,还有的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导致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意识不足,逐渐地对计算产生了抵触情绪。
二、针对低年级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分析提出几点措施
(一)重视口算训练,打好坚实基础
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都是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学生必须要达到正确、熟练地口算。在每次计算教学时笔者都要运用各种教具和学具,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计算的方法。尤其是要从低年级口算学习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尽管学生表达有些困难,但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口算方法的掌握会自然水到渠成。如笔者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不仅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懂得“借一当十”,还要让学生去表达思考的过程,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只有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理解算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另外,每天还要坚持口算训练。在每节数学课前,笔者都要对学生进行“开火车”口算练习;每节数学课上,笔者也要抽出5至10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有新旧知识对比训练,有听算、视算交替训练,还有多种口算题型的综合训练。在各种训练的过程中,笔者尽量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方面的技能和技巧。每天放学后,笔者利用家校合力,建议家长可以在饭后闲暇时间或孩子睡觉前,与孩子进行对答式或竞赛式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让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笔算训练,培养良好的笔算能力
笔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学生笔算能力的培养,总是把学生笔算错误定性为学生的粗心,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造成计算错误,而更多的学生是对算理、算法不理解,口算不熟练造成了计算失误。笔者在进行笔算教学时,总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当的笔算训练。笔算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相同数位对齐,更要让学生做到“一看、二算、三查”,养成养好的笔算能力。
(三)重视估算训练,培养估算意识
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同时在数学学习中,也会经常用估算对一些问题进行检验,估算也是提高计算准确率的重要途经。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如果学生养成了估算习惯,在做计算题时,先进行估算,然后再计算,那么计算的正确率就会大大地提高。比如在计算“54-7”时,有的学生不认真就会得出“61”或“57”,如果在计算前先估出“54-7”的答案在40和50之间,那么61和57就都是错误的答案。也可以把估算作为验算的手段,让学生在计算之后对结果进行估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先估后算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学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估算的具体情境,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估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重视算理的理解,熟练掌握算法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算法就是计算的方法。计算教学离不开算理和算法,学生只有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才能快速地、简便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熟练掌握。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通过让学生演示个位相加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进位的算理,从而为学生掌握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五)进行典型錯题分析,反思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把学生做的典型错题展示给全体学生,让大家共同评议错在哪里,或让做题出现典型错误的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辨析错题。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弄清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同时,笔者让每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本,上面记录平时课堂练习中、作业中、及考试中的错题,并在错题旁边标注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然后再举一反三练习几道类似的题目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平时翻开错题本浏览反思一下,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调动积极性
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如果适当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计算竞赛活动,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计算竞赛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像小组内竞赛、男女生对决赛、全班竞赛、周竞赛、月竞赛等等,有竞赛就要有总结有表彰,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能力必然会不断提高。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长期的工作。教师在注重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善学、乐学、好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努力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