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题研课

2020-12-14 03:43李小蛟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

【摘 要】 高三后期数学教学主要以习题课为主,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众多专家、学者、老师智慧的结晶.然而,在习题教学时,“拿来主义”“简单使用”“四处寻题”“大量操练”众多,习题教学俨然成为老师寻题—学生做题—讲评订正的过程.实际上,“小题”也需“大做”,复习课才得以发挥习题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业质量.

【关键词】 一题一课;复习质量;教学反思

习题课教学的目的: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1 开展“一题一课”的意义

“一题一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题”进行挖掘,以“原题”为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作深思,设计出多个层次的探究题,由浅入深,浅显易懂,知识内容深刻,整堂课朴实、有效.

1.1 一题一课之深度及广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应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高三后期的复习课中,为了对整个高中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需要我们老师精心选好试题,针对知识点,完善知识结构,设置延续性的变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设置多角度思考的问题,实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老师要充分利用一题一课挖掘习题教学的广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2 一题一课之本色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设学生本位教材,充分利用师生自身原有认知,对现实资源整合利用,对课堂原生态情境的开发.“一题一课”课例研究就是要追求“学之本位”,还“课堂本色”.我们在摒弃就题论题教学的同时,需要树立由一道习题展开进行教学,像网一样撒到合适的程度,变无趣的课堂为有趣有效、焕然一新的课堂,这是老师不断思考和追求的.而高考试题往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在复习中选用高考试题进行课堂教学,可以体现教学的价值性和拓展性,因此需要老师对试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一道典型试题抽象出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类型,做适度的拓展,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解决.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研究、思考数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3 一题一课之效果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一题一课一定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数学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无法教会学生做所有的题目,但可以通过有限题目的学习去培养解无限题目的数学机智.因此利用一题一课让学生将不变的模型置身于变化的题目中,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形成模型思想,解决一个问题贯通一类问题,发现规律,摆脱题海之苦,引导学生以“不变”应“万变”,深刻领悟解题方法,快速提升解题能力,启迪学生的数学智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例谈“一题一课”的教学设计

笔者以近十年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的“极值点偏移”问题为例,示例如何开展一题一课的教学.“极值点偏移”问题的本质是函数的零点问题,函数单调性及最值问题.

2.1 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一道题目为模板,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题多变能培养学生融会貫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实施一题一课的教学反思

3.1 拓展延伸策略要尽量做到通过一题一课见树林,识森林.拓展延伸即以教材例题、作业练习题或高考真题(以下统称习题)为蓝本,分析习题的知识结构链,在学生认识范围内,适度拓展习题内涵,合理延伸习题外延,有效发挥习题功能价值,拓宽学生视野.

横向拓展延伸,即对习题在同一水平层面上进行开发与设计,可以补充不同类型、同一个层次习题;也可针对同一习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目的是将同一习题(或同一类习题)研究透彻.横向拓展延伸要尽量关注教学广度.

纵向拓展延伸,即对习题在纵深上进行开发与设计,目的是将同一习题(或同一类习题)挖深,拓宽学生视野.纵向拓展延伸要尽量关注教学深度.

3.2 整合迁移策略要尽量做到通过一题一课举一隅,反三例.整合迁移策略,即以习题为模板,分析习题内在结构与特点,关联整合相关内容,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透过形式看本质,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变换题型呈现形式,把握习题本质内涵.注重开放设计,拓展思维空间.习题的开放设计(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答案开放、方法开放等),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在教材中有些微不足道的“小题目”却蕴含着较好的开放设计资源,能够达成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题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做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一练一测一思一小结;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思路尽量让学生想,方法尽量让学生找;知识回顾问题化,查漏补缺病理化,巩固应用方法化,思路探索多元化;教育观念生本化,教学组织活动化,数学知识问题化,数学问题活动化;引入高速度,过程思维度,学生参与度,练习达成度,巩固多角度,小结提高度,作业重效度.

作者简介 李小蛟(1984—),男,四川渠县人,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中数学教研组长,数学竞赛教练,成都市高中数学骨干老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主持省市级课题各一个,主研省市级课题五个;发表论文20余篇.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
感受溶液“生长”的历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