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2020-12-13 16:53巴福权
关键词:古诗文中学语文传统

巴福权

摘 要:对于中学生而言,语文教育是推动其人格养成以及观念树立的重要渠道。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学语文应当发挥学科的育人作用与优势,将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促使学生语文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世界观也能得到有效引导。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渗透 传承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10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充分提升。语文素养指的是最基本的、稳定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学生在语文方面所展现的文化学识和人格修养等。在校园内,我们常常看到学生随口说脏话、随地吐痰以及乱扔垃圾等现象,这也说明中学生的个人素养还有待提高。而将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不但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品行道德得到有力的培养,促使其更加健康和全面地发展。第二,推动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将传统文化渗入学语文教学之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从中汲取优秀的人生智慧和精神思想,进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第三,让民族凝聚力得到充分增强。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能够让学生感悟到家国、爱国等思想,促使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得到充分提升。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人们当前追求的大多是快餐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有所缺失,所以国家十分关注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初中生思想发展还不成熟,认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新的知识还缺乏理解,所以目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存在许多急需改善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和设计还不够重视,完全依靠《考试大纲》进行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能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使得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很难提升学习成果。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追求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去学习,使得教学难度增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最后,传统文化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缺乏变通和创新,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深入讲解,这样,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就很难得到继承和创新。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1.在课前设计中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编写教案是使教学高效进行的前提,不只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提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还会对授课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若想在初中语文授课中渗透传统文化,老师就需要在设计教案时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从而提高渗透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

在教学设计上,课堂导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推动学生在导入过程就沉浸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探究中。比如,在讲解《陋室铭》或者《爱莲说》时,老师在导入环节就可以开展此种设计: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放映当时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然后再给学生讲述这部分作家的人生经历与作品创作的背景,再呈现出课文所描述的画面等。此种设计,不仅真正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与古诗词的热情,还增强了学生的整体素养,使其获得了提升与发展。

除了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老师还需要在授课内容上做好挑选与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老师应该对这部分传统文化内容开展深层次的探究,从而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渗透。比如,在讲述《社戏》的内容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来完成讲解,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科素养。

2.重视阅读,提高古诗文教学水平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思想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国著名的学者对于古诗文都有所青睐,秉持认同的态度。所以,若想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就需要在学校内举办小型的以古诗文为主体的朗读比赛,所有语文老师依次担任比赛的管理者,对本班学生进行培养,调动其对古诗文的喜爱之情。

教师也可以在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组织一场大型的古诗文朗诵大赛,把流传至今的著名文学作品当成竞赛内容,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等。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老师要耐心做好指导,使学生切实领悟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中学生应该对传统文化抱有喜爱之情。作为炎黄子孙,要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程度也随之提升。阅读古诗文可以说是对中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手段。初中语文老师要切实倡導开展古诗文阅读活动,同时也要提倡快乐阅读。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老师要在固定的时间给学生推荐德育效果好或者教育意义强的古诗文经典作品,比如《诗经》《离骚》《左传》等。这部分经典名著对于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品德修养,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需要担负起督促学生阅读优秀古诗文的责任。

3.营造氛围,提升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需要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意识到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差异。老师要通过学习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然后才可以更有效地给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的语文课堂也展现出十分显著的时代特征,老师应该给学生创建优质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辅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创编一种穿越时空的剧情,让学生模仿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沟通,把传统文化当作主要的沟通内容。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掌握有关传统文化的具体知识,还可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初中语文要求学生学习大量的古诗文,所以在古诗文讲解的环节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感与创作理念。了解古诗文的过程就如同领悟作者的所思所想,可以对古诗文中潜藏的情感展开体验,如此一来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

除此之外,各种传统节日以及风俗习惯也是很好的授课材料。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与风俗习惯有关的文化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合理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所以,初中语文老师要切实注重对课堂氛围的营造。

4.引入实践活动

语文教师应对重视实践活动的引入,开发“活动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将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联系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深刻地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推动其思想以及素养的内化与提升。例如,教师可将“班级好诗词”活动引入于语文教学之中,同时可积极牵线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让学生能够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古诗词背诵与传统文化学习中来。又如,教师可指引学生进行“课前集体古文朗读”,并与学生一同确定朗读内容,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深化他們的传统文化学习体验。还如,在讲授文言文时,教师可将“古文角色扮演”引入于课堂之上,指引学生自备道具,模仿文言文中的故事桥段,激起他们学习兴致,强化他们的文言文认知。

5.信息技术激趣

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只有在浓厚兴趣的趋势下才会更加热情地进行自主学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极富时代性和先进性的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其能够通过图片、音频以及影像等方式,将抽象的文本知识加以具象化展现,促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得到极强的刺激,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化内涵的兴趣得以充分有效地激发。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兴趣培养当作教学重点,将信息技术引入于教学之中,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丰富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跃性和趣味性因素。例如,在讲授《三顾茅庐》《牛郎织女》等课文时,教师可展示相关的影像或动画片段,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和立体地认知到故事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有效地调动。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应当牢记自身的育人使命,革新教学观念与方法,将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创建趣味性、实效性兼备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有力提升的同时,价值观念与思想品质也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培养,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科技风》2020年第10期。

[2] 贾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浅谈》,《才智》2019年第19期。

[3] 宋黎雅《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古诗文中学语文传统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少年力斗传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