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林 胡 玲 王 鹏 唐 巍
(1.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安徽 合肥 230012)
我国正在推行“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体制。业已进入实证研究阶段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新模式,将在中医临床类本科教育和毕业后教育有效衔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在“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在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新形势下,五年制中医类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2]。本文结合“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深入分析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对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学目标的新要求,研究探讨“5+3”培养模式下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探索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为初步构建符合“5+3”培养模式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要求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提供改革思路。
2010 年,上海市启动“5+3”模式改革试点。2014 年,国家卫计委、教育部等多个部委相继发布系列文件,并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对我国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明确。但是“5+3”模式的实施,也使各临床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五年制中医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也将发生新的变化[3-4]。既往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医院当医生,而新的“5+3”模式规定本科毕业后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才能进入医院当临床医生[5-6]。那么本科中医类人才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该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改革的需要,都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及中医药高等院校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 “5+3”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自2012 年开始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对执业医师考试改革进行研究,针对临床类专业第5 年毕业实习和规培第1 年临床实践面临的违法行医风险,将临床执业医师分为两个阶段考试[7]。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五年制及以上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在8 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2017 年开始扩大至全国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8]。中医执业医师分段式考试由于进一步规范了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具体要求,可以有效地促进基础医学教育及临床实践教育,也使得医科院校在教学质量的保证方面将受到更为公开的了解和督促[9]。这些改革都对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的变化、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课程教学目标的变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等等,都需要中医药高等院校针对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主要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现代的院校规模教育虽然构建了较为完整、规范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中医药人才成长存在自身的特点,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0]。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亦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1-12]。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需要修读的学分和课程门数多,实训环节较分散,技能训练薄弱,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存在脱节现象,考核评价体系重视笔试、忽视技能考核,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弱,部分学生毕业了仍不能熟练进行针灸推拿操作,由于忽视传统中医理论学习,缺乏中医思维训练,许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只懂针灸不会辨证,严重制约了针灸推拿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质量的提高[13-14]。鉴于当前针灸推拿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深入推进“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新形势,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与路径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针对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分析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重点从厘清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改革等方面,采取多种举措探索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
通过政策解读、文献研究,结合针灸推拿学专业教学实际,深入分析研究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等对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基本要求,以进一步明确五年制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我校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在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更加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突出具备针灸推拿临床诊疗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通过认真分析“十三五”以来国务院相继颁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等,结合地方社会经济特点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围绕“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背景下对医学类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定位。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针灸推拿学专业办学始终坚持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弘扬“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文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为安徽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针灸推拿学人才。
根据“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五年制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兼顾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阶段考试要求,应全面整合与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开设比例与时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强化中医针灸基础及经典理论的学习;淡化学科界限,促进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节约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如尝试以藏象为主线,进一步整合中医类、针灸推拿类课程的内容;西医基础类课程应围绕分阶段考试的内容而重点设置相应的课程或内容,进一步整合调整优化,完善一体化、递进型的课程体系;临床类专业课程应与中医执业医师第二阶段考试接轨,适当增加课堂讲授学时,从而初步构建符合“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要求的课程体系。
五年制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医思维能力、强化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针灸推拿操作技能为主,使学生通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为后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自我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根据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特点,临床技能考核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考试中均有涉及,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结合五年制针灸推拿学教育特点,不断强化“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理念,突出规范、实用和可操作性,将游离在各理论课程中的基本技能按照中西医基本技能、针灸推拿基本技能、临床综合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在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积极构建既符合教学需求又体现办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合理设置必修实践课程环节、实验实训环节、小学期实践环节、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环节和毕业实习环节。通过课程整合,独立设置中医四诊技能实训、实验中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能教程、针灸推拿综合技能、临床技能实训等实验实训课程,从低阶到高阶,层层递进。另外结合小学期实践、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等环节,将针灸推拿临床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整个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过程,以期初步建立符合医学教育要求和专业特点的针灸推拿学临床实践技能训练教学体系。
建立与课程整合相适应,符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不同认知层次目标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推进考核评价方式改革与创新,根据“记忆、理解与应用”等不同认知层次建立各执业医师考试相关课程试题库,推进“针灸推拿学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完善,发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作用。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在核心课程考核中开展多元化考核评价,优化相关课程的理论测试与技能考核比例,强化对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技能的考核规范与标准建设,大力推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以初步建立较为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通过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积极性,不断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式实践环节、PBL教学法等。如我校针灸推拿学专业自2015 年开始在大部分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总课时中10%~15%的学时设置为自主学习环节,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此举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以上探索与思考,为进一步完善新形势下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还应积极从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平台整合与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完善等方面,围绕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索多种举措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为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
面对新时期医学教育的改革、针灸推拿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立足针灸推拿学自身专业特色的实际,改革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医临床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研究和实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分析“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从厘清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改革等方面,采取多种举措探索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径,优化符合“5+3”培养模式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修订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关于深入推进“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工作的政策文件提供依据,也为其他临床相关专业和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医学专门人才、提高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年制本科教育应为毕业后教育的进一步专业化、技能化培训打好基础,分阶段执业医师考试改革将强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相信在新的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通过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使针灸推拿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更好地与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更符合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要求,对提高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质量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