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范贤明 吴 珊 蔚坤妍
(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和生命线,研究生教育承载着培养高端人才的历史使命,其教育质量问题始终是各级政府、培养单位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医学研究生教育关乎人的健康与生命,加强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建立系统常态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新时期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走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2]。近年来,国家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教协同”战略,构建“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一体化体系,将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培养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建立系统的、常态化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政府、社会、高校、导师、研究生等多个质量保障利益主体和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囊括了政府统筹主导、社会中介机构、行业企业参与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以高校为主体、导师为核心、研究生为实际行动者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3]。
当前我国高校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功能逐渐明晰,但还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脱离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体现高校办学自主性和特质不足,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模式趋同;二是“过程保障”“结果保障”要素逐渐受到多数高校的重视,但体系的结构和要素还不健全,不同类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具体环节的构建还不均衡、不稳定,还需构建全面的质量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常态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度滞后,“双师型”队伍、分流淘汰机制建设仍在进一步完善中。
我们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引入系统论、控制论思想。将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和系统,以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以质量控制为目的, 以调节为手段,以信息为媒介和以实现系统的目标为核心,使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4]。根据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是指为达成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而进行的系统常态化活动,是指将研究对象作为常态化的可控系统进行建设,持续关注系统的变化发展过程,对系统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使之转化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常态化包括两层涵义:首先是系统具有可控性,即系统的构成要素、组成部分及其联结方式,结构关系等具有可控性,可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及反馈机制对系统进行适时调节,使之实现功能最优;第二是系统的常态化,即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性。由于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性,能保持其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的特定功能及作用,为了保持系统长效作用的发挥,系统应与环境相适应协调,在动态发展中保持内部平衡,建立长效稳定机制。
系统常态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整体性和系统性。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整体系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学位授予质量等各个环节、各个要素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第二,全程控制。通过实施系列政策和过程,对达成人才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关键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三,常态化。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融入培养质量管理与监控过程中,在生源选拔、课程教学、临床能力培养、科研能力训练、学位论文与学术诚信、人文素质培养、学科建设等环节开展经常性的质量保障,只有长期地注重提高教育质量,重新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第四,效能最大化。以持续改进、全程监控、多元评价为手段的系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机制,达到了系统整体的最大化效能。[5]
(1)确立“系统常态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和目标
理念和目标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起点,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最基础的体系。由于办学传统和环境的差异,各医学院校在建设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的措施各有不同,特色各异,但是对于保证培养质量这一教育的生命线,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这个核心理念和目标则是一致的,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深入推进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相对于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而言,侧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基于专业实践的科学研究能力,旨在使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临床技能培训、临床科研能力训练等环节,不断形成一个高素质临床医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继续学习自觉、自学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方式,具备发现和解决临床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此即医学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最基本的理念和目标。
(2)构建系统常态化内部质量保障的过程体系
过程体系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重点和关键,涵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包括招生系统、课程系统、轮转系统、科研系统、人文系统和授位系统等六大工作系统的构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优质生源选拔体系、构建课程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立轮转考核体系、构建科研能力训练体系、构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和学位授予综合评定体系等六大体系。
(3)构建系统常态化内部质量保障的支撑体系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支撑体系始终围绕过程体系服务,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实践基地建设、各类别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内部评估和质量文化培育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对系统常态化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念,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临床能力。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意识和质量观念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全校重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系统化、常态化、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校建立健全了“研究生基本学术规范管理规定”“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暂行管理办法”“研究生论文开题相关规定”“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实施办法”“研究生论文盲评的规定”等相关管理制度20 多项,加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审、临床能力考核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过程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通过培育校级、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升论文盲评力度,开展学术不端检测,开展校级优秀硕士生导师评选和导师任期考核等常态化措施,使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和观念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论文盲评通过率达到95%以上,多数学生发表了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
2013 年,我校率先在四川省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项目试点工作;2013 年,经批准成为全国首批64 所高校之一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6]。在2013、2014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进行了试点并取得良好育人成效。近年,研究生在校期间医师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在95%以上。自2013 年开始,在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卫生厅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成医杯”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大赛中,年年获得个人奖或团体奖励。研究生入学生源节节攀升,质量优化,报比率进一步提升。我校培养的研究生能力强、后劲足,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依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要求,制定了导师分类遴选办法,并对现有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分类调整,对临床业绩突出、技术精湛的研究生导师,调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形成了专业思想突出、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校内、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研究生培养改革过程中,项目组积极加强并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了包括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在内近20 所优质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获批成为四川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建设基地,众多高水平的导师和培养基地适应了住院医师规范化人员急剧增加的需求。
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 年临床医学进入ESI 全球排名前1%。拥有设备优良、功能齐全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等一批优质的科研支撑平台以及小动物PET/CT 等先进科研实验仪器。这些都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永远在路上,构建适合临床医学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双轨合一”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分类培养,提升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仍然学界共同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