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M. N. Ali, R. Turukmane
SVKM’s, NMIMS, MPSTEM(印度)
本文研究不同性能的纱线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重点讨论经纱、纬纱、绒头高度和纱线类型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纬纱、经纱或毛圈高度和织物面密度的增加都会提高毛巾织物的吸水率。其中,毛圈高度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最大。用于制造毛巾织物的纱线主要分3种。纬纱、地经纱和毛圈经纱。棉纱和亚麻纱因其良好的吸水性而成为制备毛巾织物的理想原料。目前袜绒经纱已被制造商广泛用于毛巾、家用纺织品、头饰、拖鞋、童装和婴儿卫生用品等产品的制备中。纱线材料及其结构参数决定了毛巾织物的吸水性能,绒地比率和毛圈高度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转杯纱因具有较高的纱线捻度而使水分子难以渗透到纱线内部。
毛巾织物的经纬密度对其吸水率的影响较大。当织物结构密集时,毛巾织物的吸水率随着经纱和纬纱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毛圈高度的增加使绒经纱表面积增大,从而使得毛巾织物的吸水率增大。通过织物组织和长短打纬的周期性变化,可在织物的单面或双面形成毛圈结构,通常多采用3纬毛巾组织。该组织是将绒经纱与3根纬纱一起向前移动以形成毛圈。若在毛巾织物的表面形成毛圈,则绒经纱须位于第3纬和第1纬之上。若要在毛巾织物的反面形成毛圈,则绒经纱须位于第3纬和第1纬线之下。
本文用来制备毛巾织物的试验用纱线材料及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纱线材料及工艺参数
本文吸水率测采用滴水测试和表面吸水测试法。试验在标准大气环境的实验室中进行。
毛巾织物试样采用纬纱、地经纱和绒经纱生产。绒经纱对毛圈织物的结构和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普梳、精梳和转杯纱因其良好的吸水性而成为制备毛巾织物的理想材料。
绒经纱参数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绒经纱参数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
毛巾织物的吸水性在实验室中采用滴水测试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TRA9133ZB0P型毛巾,其吸水率为95%,毛圈捻度(4.5捻/cm)、绒地比(6.78)和毛圈高度(6.3 mm)在决定毛巾织物的吸水率方面起主要作用。吸水性的普遍规律为,绒经纱的捻度越低,毛巾织物的吸水性越高。本文对绒经的捻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对毛巾织物的吸水率有很大影响。多种参数可能导致毛巾织物的低吸水率,但较低的绒经捻度可提高毛巾的吸水率。图1毛圈高度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表明,随着毛圈高度的增加和绒经捻度的降低,毛巾织物的吸水率提高至95%。这是由于毛圈高度的增加,织物表面形成的绒经数量减少,绒头纱的吸水表面积增加。
以g/m2为单位的单位面积毛巾的质量称为毛巾织物的面密度(GSM)。剪取面积为100 cm2的试样并称其质量,记录为毛巾织物的GSM。GSM较大的毛巾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图2)。
图2 面密度对毛巾织物吸水率的影响
毛巾的高吸水能力是由于毛圈的堆积和GSM的增加,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GSM较低的织物因较小的吸水量而很少使用。毛巾织物的GSM、毛圈高度和绒经密度决定了产品的体积。 吸附-解吸过程对在瞬态条件下维持毛巾表面的微气候非常重要,而纺织品与液体接触时的行为也决定了织物性能及其舒适性。由试验可知,毛巾的GSM越大,其吸水能力越强。编号为TRA9133ZB0P的毛巾试样表现出良好的吸水性(吸水率约为95%)。
本文试验用毛巾采用100%的棉毛圈织制。与其他试样相比,当毛巾织物的绒经捻度为4.5捻/cm时,其吸水率高达约95%。毛巾织物的毛圈高度和面密度对其吸水率的影响较大,面密度为655 g/m2的毛巾织物的吸水率高达95%。
由试验结果可知,绒经纱捻度、绒地比率、毛圈高度和毛巾面密度对织物的吸水率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