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琦
(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 综合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脑梗死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通常被称为缺血性卒中。此病在发病后,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1]。而2 型糖尿病则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高危因素,2 型糖尿病的发生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血管出现损伤,同时并发动脉硬化[2]。相关研究指出,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后则难以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一旦高血糖水平保持的时间一长,则会导致患者脑损伤的严重加剧,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3]。但是目前临床中对于血糖波动对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次研究就对我院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溶栓进行探讨分析。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45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随后选择同期收治的45 例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龄45~75 岁,平均(56.84±15.6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龄46~75 岁,平均(56.95±15.7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经相关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3)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低于5 h;(4)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均为自愿参与,并且已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经检查,患者脑功能损伤体征持续时间<1 h;(2)头部CT 检查为颅内出血;(3)临床资料不完整;(4)存有溶栓禁忌患者;(5)近3 个月内存有心肌梗死病史。
所有患者在入院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进行维持7 d 的血糖监控,同时每天保持4 次以上的血糖值矫正,并且矫正时间不得>12 h。血糖监控3 d 后可将动态血糖监测仪取下,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患者3 d 中的血糖波动情况。随后,给予两组患者溶栓治疗,给予患者0.9 mg/kg 阿替普酶治疗,第一步先将总计量的10%进行外周静脉注射,等待1 min 后将剩余的药剂置入250 mL 的等渗溶液中进行稀释进行滴注,滴注时间保持在1 h。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溶栓治疗后1 d 中切勿与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混用。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患者在治疗后其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并分析血糖波动与溶栓之间的关系;运动功能评分则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判;满分100 分,得分<50 分则为严重运动障碍,得分在50~65 分则为明显运动障碍,得分在65~85 分则为中度运动障碍,得分在85~95 分则为轻度障碍。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 察 组 患 者 的 血 糖 水 平(2.15±0.64)mmol/L、24 h 平 均血糖值(8.26±2.54)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4.23±1.15)mmol/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1.68±0.52)mmol/L、24 h 平均血糖值(5.44±1.92)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3.35±0.8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比较(±s, mmol/L)
组别 n 血糖水平 24 h 平均血糖值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观察组 45 2.15±0.64 8.26±2.54 4.23±1.15对照组 45 1.68±0.52 5.44±1.92 3.35±0.85 t 3.823 5.941 4.128 P 0.000 0.000 0.000
溶栓治疗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FMA 评分(53.54±4.9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FMA 评分(67.07±8.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FMA 评分情况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FMA 评分情况比较(±s, 分)
FMA 评分情况t P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32.84±7.08 53.54±4.92 16.106 0.000对照组 45 33.12±6.78 67.07±8.26 21.312 0.000 t 0.192 9.440 P 0.849 0.000组别 n
糖尿病作为因环境、遗传等因素所造成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其已成为目前全球极为常见的一种代谢疾病[4]。相关研究表明,人体血糖若保持长时间的升高状况,极易导致人体神经、血管出现损伤,而其中急性脑梗死就是一种主要的并发症。糖尿病之所以能会成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由于其对患者血流自动调节功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致,糖尿病患者其自身的红细胞有着较强的聚集性,因此极易导致患者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的情况,这也导致血栓、动脉斑块等的出现,也进一步的增加了脑梗死的发生率[5]。另外,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患者并发脑梗死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性血糖升高反应,这也是为什么多数脑梗死患者的血糖会出现偏高的情况[6]。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血糖上升后,不仅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并且还会导致患者病灶持续扩大[7]。此外,持续性高血糖还会导致患者脑灌注减少,导致缺血半暗带变为梗死病灶[8]。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后发现,糖尿病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机制是:(1)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增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途径与组织因子途径,而大部分患者在出现此类现象后则会提高胰岛素的用量,这也使得患者极易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影响纤溶的活性。(2)持续性的高血糖水平会使得患者自身的应激反应与炎性反应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加重患者再灌注的损伤情况。(3)持续性的高血糖水平会不断提高患者机体的糖酵解途径,从而导致患者颅脑中的酸性代谢产物水平上升,引发缺血性酸中毒的情况。(4)长期的高血糖水平现象会使得NO 的生物利用度提高,从而导致患者机体中的过亚硝酸盐大量堆积,损伤神经细胞。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24 h 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糖波动会导致经过溶栓治疗后的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同时患者的高血糖水平会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