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云
(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急性脑卒中是常见的急性病之一,患者往往表现出呼吸加快、呕吐、心功能改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休克,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严重危害,致残致死率较高,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快速有效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诊治是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重点。目前研究显示[1],优化急诊护理在多种急性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抢救效果较好。因此本文对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6-2019.6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8.4±4.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2±4.6)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性别以及年龄)均无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由医生接诊后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经验治疗。护理人员按医嘱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头颅CT,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内容包括:(1)评估患者病情及分诊:接到患者3min内由急诊科护士快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分到不同急诊室,启动脑卒中应急方案,开启绿色快速通道,联系神经内科医生进行救治。(2)建立救治单元:神经内科医师建立救治单元,制定用药方案,下医嘱给予患者病床、心电监护和药物等,保障患者顺利救治。(3)转运:患者进入抢救室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低流量吸氧,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测量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观察两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治疗时间以及抢救效果。采用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评估患者抢救效果,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及肢体运动三个方面,满分15分,分值越大,患者昏迷程度越低。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2]。
观察组接诊时间及确诊治疗时间分别为(16.49±2.56)min、(29.46±4.1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1.62±3.85)min和(46.71±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6、18.362,P<0.05)。
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GCS评分分别为(10.82±0.61)分、(10.84±0.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7,P>0.05);护理后观察组GCS评分为(13.15±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92±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4,P<0.05)。
急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构成安全威胁。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常规急救护理内容繁琐复杂,患者入院至确定治疗的时间间隔较长,容易贻误抢救时间,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如何积极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缩短患者入院至确定治疗的时间是关键,因此全面制定一套系统的急诊护理流程尤为重要。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是近年来提出的急诊护理流程方案,旨在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护理和抢救的预见性,确保患者顺利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接到患者急救电话后需要快速出诊,减少院前急救时间,在入院时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分诊,由专科医生进行专科治疗,降低患者致残致死率[3]。在本文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接诊时间、确诊治疗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接诊时间和确诊治疗时间。这是由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绿色快速通道进行分诊,大大节省了排队挂号和问诊的时间。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明显改善了患者预后,这是由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患者接诊和确诊治疗时间,阻止了疾病的发展,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明显缩短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时间和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