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莉,信鸿杰*,申雅文,全 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跟腱断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运动性损伤,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均可能发生,如羽毛球、篮球等,好发于青壮年人群,且患者中以男性居多,多采取跟腱断裂修复术治疗,术后恢复期较长,疼痛感较重,需采取一定护理干预,改善患者预后[1]。本次研究其应用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的效果,报道见下。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接受跟腱断裂修复术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8~62岁,平均(45.13±2.46)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7~65岁,平均(47.01±2.31)岁。对比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用药、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应用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常规护理。(1)建立微信联系平台:于患者出院当天,留下患者微信联系方式,建立起延续护理微信群,在群中分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2)第一阶段:术后1~27天,于微信群中发布早期康复锻炼内容,包括患肢放松训练、脚趾屈伸活动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情况,每日患者视频打卡记录,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疑问;(3)第二阶段:术后28~42天,于微信群中发布康复锻炼内容,包括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集膝关节伸屈运动,指导患者正确运动体位;(4)第三阶段:术后43~90天,于微信群发布该阶段康复锻炼内容,以踝关节屈伸、小腿肌肉运动为主,以预防术后活动障碍;(5)第四阶段:术后91~180天,于微信群中指导患者进行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等,以机体功能恢复训练为主,可适当进行一定量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及干预前后疼痛评分。
护理满意度:参照满意度自制问卷,全卷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共6个选项,分值依次为0~5分,总分50分,评定为:(1)非常满意:满意度评分>39分;(2)基本满意:满意度评分为25~39分;(3)不满意:满意度评分<25分。
并发症评定指标:参照切口感染、跟腱黏连、发热、跟腱再次断裂。
疼痛评分标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总分为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2]。
经SPSS 19.0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分别经t、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对护理非常满意7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为68.0%;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2.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共发生6例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出现1例,跟腱黏连出现2例,发热出现2例,跟腱再次断裂出现1例,发生率为24.0%。观察组出现1例发热,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对照组VAS评分为(7.25±0.24)分,观察组VAS评分为(7.21±0.31)分;干预后,对照组VAS评分为(3.21±0.51)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03±0.42)分。干预前,两组VA S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跟腱断裂以跟腱断裂修复术最为常用,由于患者缺乏疾病认知,加上术后恢复期长,并发症较多,如跟腱黏连、再次断裂等,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3]。
本研究中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以现代化通讯工具作为护理沟通平台,让患者随时随地了解正确护理方法,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康复锻炼,进而改善患者预后[4]。
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应用微信平台分阶段康复锻炼,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