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上海 200011)
上颌后牙区之所以成为最为困难的种植区域之一是因为上颌窦气化,骨质条件相对差,剩余牙槽嵴骨量减少等因素。超声刀上颌窦外提升合并植骨术可能会导致上颌窦炎或上颌窦黏膜破裂等并发症,故提出了在翼上颌区域植入种植体的概念,无需使用骨粉植入,大大减少了种植手术的恢复周期,且修复体生物力学稳定性较好。我科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进行了多例翼上颌区种植体植入术,患者术后效果均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翼上颌区由上颌结节、蝶骨翼突和腭骨锥突组成的骨性支柱以提供一定长度的密质骨。足够的翼上颌空间为种植体提供了良好初级稳定性的基础[1]。翼上颌种植体可以分为单纯上颌结节种植体和翼突种植体两种。上颌结节种植体单纯植入在上颌结节内,而翼突种植体则从上颌结节为起点,穿过腭骨锥突最终达到蝶骨翼突。
翼内肌占据了翼突内、外侧板间的大部分空间,上牙槽后神经的分支穿过两翼板间。当上颌动脉终末支进入翼腭窝时,距离翼上颌裂最低点的平均距离为1 cm。腭降动脉是翼上颌种植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重要血管,其起自于翼腭窝上颌动脉末端,随翼腭管下行,发出分支腭大动脉出腭大孔,发出分支腭小动脉出腭小孔[2]。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了多例翼上颌区种植体植入术患者,均为上颌单侧后牙缺失。种植术前根据医生要求进行CBCT拍摄,后制作手术导板以确定手术位置及方向。当进行翼上颌种植后,常规二周进行拆线复查伤口,术后三个月进行拍片及二期手术,术后四个月进行种植体牙冠修复。种植牙治疗完成后半年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使用情况及X片评价种植修复效果。
3.1.1 心理护理
因种植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失败风险更高,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与患者做足沟通,观察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变化。通过动画,模型等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及愈后,缓解患者的焦虑。针对患者的口腔牙周情况及骨质条件,事先告知种植手术有一定的失败风险,使患者有心理准备。
3.1.2 术前护理
按照术前拟定的手术方案,准备相应的种植体、种植工具及设备,并确认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作。翼上颌植入术难度相对较大,在术中可能会产生盲区,所以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的CBCT各项数据制定个性化数字化手术导板,模拟种植手术中种植体的方向和位置,从而提高翼上颌区种植体植入的准确性。术前再次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牙位、身份证号码及CT软件调至在医生需要观察的翼上颌的位置。术前了解患者全身情况, 有无既往史,并把相关信息及时告知手术医生。
术中要求患者张口程度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的疲劳程度。巡回护士提前三十分钟进行环境准备,紫外线照空气消毒,避免无关人员走动。手术开始后,洗手护士根据手术需要及医生习惯摆放常规种植工具及翼上颌植入专用器械。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秉持慎独原则。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及医生需要调节灯光,及时添加术中所需物品。洗手护士保证医生术中视野清晰同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医生制备窝洞时,洗手护士通过灵活转换操作点位和磨牙后区位及时吸净降温盐水,并与医生一起观察先锋钻的位置方向及深度。当医生需要种植体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核对种植体型号及有效期。巡回护士拆开植体后放置干净无菌区域内,避免接触血液,洗手护士配合医生植入种植体。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后搀扶患者下椅位,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3]。
3.3.1 术后保持创口清洁
因翼上颌种植软组织区域靠近咽喉, 且植入术术后口腔及面部容易发生水肿,此区域清洁变得相对困难。种植体失败原因之一是口腔没有得到有效清洁。手术后二十四小时后即可刷牙漱口。需指导患者进食后使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水,防止细菌滋生及创口感染[4]。术后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保护创口。每次口腔清洁后仔细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切忌使用舌头频繁触及伤口,一旦发现有伤口裂开现象及时复诊报告医生[5]。
3.3.2 常规术后健康宣教
建议10~14天后复诊拆线并检查伤口,防止食物残渣嵌于缝线之间。我科使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使用后可能造成心律增快。因为麻药的使用,术后两小时后可以进食。食用的物品应以凉温软为主,避免吃过热、过硬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患侧咀爵。术后2周内不剧烈运动,勿用手指按压种植区域,注意洗脸时避免由外向内进行施压。手术后24小时内不可刷牙,不可吐唾液,避免凝血块被破坏引起伤口感染。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观察伤口,如有异常疼痛、异常渗出物等及时来院复诊。
3.3.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种植体预备和植入过程损伤局部肌肉和软组织,造成术后的短暂疼痛、牙关紧闭和软组织肿胀,术后立即使用冰袋冷敷手术区域外侧减轻水肿,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术中存在损伤局部血管的风险,因此要在术前做好充分的止血措施。术前进行全身情况评估,可在患者身体情况良好下调整。术后需局部压迫止血,指导患者将浸有1:1000肾上腺素纱布置于种植区域并咬紧,20分钟后去除。对有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凝血较慢,血凝块不易形成,应积极局部处理,如采用止血三联,必要时还需输液输血。
因上颌窦骨高度不足而不能使用常规种植方法,患者心理负担极大。通过完善翼上颌种植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从而改善心理状态。从术后调查问卷可得知,患者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且无出现伤口感染及软组织撕裂,种植体脱落等并发症。
翼上颌区种植体植入术,由于操作视野狭窄,技术难度大,术中、术后护理配合不及时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手术前通过不同方法向患者演示种植手术流程,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及心理护理;术中根据医生要求和手术需要进行专科护理配合;术后针对翼上颌种植进行术后护理指导,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种植体失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获得有效的口腔功能恢复。在口腔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就翼上颌区种植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作一陈述,希望为将来更多的利用翼上颌区种植行口腔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临床护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