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2020-12-07 22:53:56孙维维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孙维维

【摘要】STEM教育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的研究性教育,通过对STEM教育的探索,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更加重视,STEM教育能够加强课堂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

【关键词】STEM教育; 小学科学; 教学实践;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萌芽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教师运用STEM教育实现了学科之间的知识流通和转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仍然出现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教师要提高对观察、推导、分析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科学思维以此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整体学习效益。

一、STEM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

1、注重全面的启蒙教育

STEM教育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各类学科共同构成,加强STEM教育有利于学生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STEM教育注重学习内容的多样性,通过全方位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小学初步接触科学的阶段,能够兼顾学习文科和理科知识。

2、注重自主的学习过程

由于应试教育的要求,学业压力已经从初高中下沉到小学上,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被限制,对学习目标的制定被固定,而这无疑是对学生主动学习天性的抹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完善的学习过程是对思维过程的再现,能够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逐步对科学现象的探索中,提高思维灵活性。

二、小学科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1、主科副科的分化严重

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到升学发展和考试需要,学校更注重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的主科学习培养,这就导致了主科和副科的分化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科学这门学科作为非主要学科,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生经常把科学课视同为放松和娱乐的课程,另一方面学校缺少专业科学科学老师,采用其他老师兼任的方式,导致学科专业性不强,教学内容缺乏准确性。

2、科学教学的范围局限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范围仍然局限于课堂,仅仅注重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将重点内容概括直接复述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缺少思考的过程。同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科学对于实验材料的要求也较高,教学缺乏实际生活探究的支撑,师徳科学教学的实践性不强,学科与生活的相关性较低。在课堂的应用技术的学习中,教学大多重理论而轻实验,部分缺少实验活动或者实验活动开展局限于简单理论,不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

3、教学主体的意识偏差

学生是科学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能起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而在小学课堂中教学没有明确教学的主体和目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有利于培育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探究科学的主动性。科学课堂缺少思辨性,与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同样被削弱。本应该用来提高学生对科学现象进行研究的科目,反而被霸道“占课”,更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抑制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

三、小学科學教学的创新发展

1、学科知识的整合性

STEM教育的发展使得科学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小学科学的学习与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和应用数学的知识相互融合,让学生在学科之间的知识碰撞中,拓宽知识视野。

比如在学习“做一个指南针”这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能掌握磁铁的基础知识。指南针原理的探究过程,就要将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相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STEM教育测中学生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科学的学习时,并不只是单纯依靠老师的知识梳理和教学引导,更多的是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将STEM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入科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课堂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学科的知识传授,而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核心素养,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

2、实验过程的实践性

STEM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科学本身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通过具象化的创造将抽象学科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种子发芽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种子培育,通过每日的观察和记录,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师在班级中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互相沟通和交流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经验。这样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课堂,也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升创新意识,同时对于实验结论灵活运用,做到不死板不局限。。再让学生通过控制阳光、水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探讨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时间。在这样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增强学生合作能力。

3、学习评价的平衡性

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简单。在科学课堂中纠错意识极为重要,是科学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教师通过纠错指导,让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课后检测中,教师要把握学习评价的平衡性,要让学生在越到错题之后,首先重新审题,再思考解题思路,发现知识盲区后回归到基础之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改正错误,解决问题。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仍然处于思想幼稚的阶段,对困难的抗压能力不足,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走向极端,一种是对学生完全鼓励教育,另一种是采取强硬的批评教育。STEM教育却是鼓励学生在犯错中进行反思,教师要将鼓励教育与纠错意识相互融合,使学生大胆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保持鼓励与批评之前的平衡状态。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同时灵活运用好STEM教育中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在对科学现象的不断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个人科学素养,培育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晓. 基于STEM教育视角的小学科学课例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 2017(13).

[2]吴永发. 小学科学STEM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制作植物模型”一课为例[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8, 035(004):58-59.

[3]王宣颐. 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D].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猜你喜欢
STEM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实践
体现STEM教育特征的中职Flash实训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23:23:04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46:59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7:04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9:36:17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8:54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7:05
STEM教育中心:美国STEM教育新发展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1: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