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忠 陈飚
摘 要:当前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升,要能够充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要能够重视传统文化载体的挖掘,通过关注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促使初中阶段的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倡导下,教师要能够通过国学经典内容的挖掘与拓展,促使学生得到知识面的拓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建立国学经典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见识中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强烈自豪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 国学经典 教育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隐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以供后人挖掘与传承。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在初中阶段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培育学生的国学素养和爱国情怀,促使学生得到文化修养的整体发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国学文化的熏陶。同时促使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
初中语文教学和国学经典学习的深入融合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意识到愉悦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的激发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给他们创设愉悦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他们学习经典文化时能够既轻松又有效。如我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就可把有关描写春风、春雨、春花及人们的踏春活动的古诗文联系起来,加以适当的融入。如杜甫的绝句“遲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山青花欲燃”,五律《春夜喜雨》;以及高鼎的《村居》“忙趁东风放纸鸢”等。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开启了新知,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更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给学生营造浓郁的国学文化经典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阅读国学经典的习惯。在具体的每期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前做好各个阶段的国学经典融入计划,按照计划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经典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每周、每月各阶段诵读经典并摘抄经典名句,写出读后感。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中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国学专栏,将一些自己认为优秀的国学书籍推荐给其他同学。在教学平台的创建中,给学生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阅读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国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提升他们的国学文化素养。
二、创新多样的教学形式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能够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将学生禁锢在固有思维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探究国学经典知识。针对农村学校教师囿于教学任务,传授应试知识忽略国学经典的教学方式。我们要能够从思想层面着手作出改变,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在多种教学手段的优化整合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国学经典的意识和习惯。如我们在教学《卖炭翁》时,可以加入多媒体动画视频教学,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晚唐时的“宫市”的不合情理。
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促使国学经典深入学生心中,可以遵循素质教育倡导的生本思想,关注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比如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国学经典内容。教师通过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合理分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同伴的互助监督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个性特征给学生分层设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通过创设情境及问题启导的方式鼓励学生研读国学经典内容,让学生针对其思想意蕴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见解,以此有效增强学生在国学经典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多元的阅读活动
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国学经典的篇目与学生当下生活的时代距离太过久远,学生很难理解和内化其中蕴涵的丰厚知识及思想内涵。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合理利用好国学经典,要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不断拓展相应的国学经典阅读学习活动。在诗歌朗诵、角色扮演及其他传承经典的活动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中实现教学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朝气蓬勃有活力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剧情表演活动中。通过改编古文内容,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在活动实施中对其中的内容形成深刻感受,以此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我们在学习《木兰诗》时,第一段的问答,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胜利归来朝见天子时的场景,也可让学生分角色去扮演。在诗歌名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外活动的优化入手,通过开展朗读、诵读和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感悟中得到理解和感知能力的提升。针对经典古文和诗歌内容,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课前主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在背景知识的了解中,引导学生对内容及其反映的情感有深刻的认知,在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综合知识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国学经典的融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有重要推进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不断探析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了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可以从营造愉悦的阅读氛围、创新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多元的阅读活动等层面入手,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传承和发扬下去,在教学活动的优化实施中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兰.浅谈“新课改”下国学经典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技资讯,2016,14(02):127+129.
[2]王明辉.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269-270.
★ 本文系2018年度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国学经典融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XJK18CJ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