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20-12-07 09:28张永飞周爱静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颈动脉一致性斑块

张永飞,周爱静

[1.开封市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河南 开封 45000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开封院区)血液肿瘤科,河南 开封 45000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致死致残率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而颈动脉狭窄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是数字血管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但由于DSA为有创检查,对患者存在一定伤害,不宜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案,临床应用受限[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临床诊断应首选无创检查,其中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临床常用方案,但其诊断结果与临床实际一致性如何,仍需进一步分析对比。本研究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比较CTA与MRA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63例,女32例,年龄为52~68岁,平均(59.84±3.52)岁,合并症:糖尿病36例,高血压48例,血脂异常25例。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神经学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经DSA检查确诊合并颈动脉狭窄。排除标准:(1)颈动脉剥脱;(2)对比剂过敏;(3)肝、肾功能异常;(4)检查图像不清晰;(5)脑卒中史。

1.3 检查方法(1)CTA检查:仪器选择日本东芝64排螺旋CT,取平卧位,暴露颈部,头部固定,电流为600 mA,电压为120 kV,给予80 mL对比剂碘海醇(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128),注射速度为4 mL·s-1,由下向上扫描主动脉弓到颅底段颈动脉,采集双侧椎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图像,上传至工作站后处理。(2)MRA检查:仪器选择ALLTECH 1.5 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系统,切换率为200 mT·m-1·ms-1,梯度线圈场强45 mT·m-1,定位颈动脉狭窄处,实施PDWI、TOF、T1WI、T2WI成像序列扫描。GRE序列定位双侧颈动脉,以2D-TOF全程扫描,层间距2 mm,层厚2 mm。双翻转行T1WI扫描,层间距1 mm,层厚3 mm,行横轴扫描(颈动脉为中心)。薄层横轴扫描斑块,层间距2 mm,层厚2 mm。双回波横轴扫描斑块,采集PDWI、T2加权像。3D-TOF扫描斑块中心,以T1WI进行椎体矢状位、斜矢状位颈动脉扫描,以SPGR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复杂斑块,T1WI序列横轴延迟增强扫描斑块,分析清晰斑块、血管图像。

1.4 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测量狭窄血管、狭窄远端直径、狭窄近端直径、狭窄段长度,狭窄率=(1-最狭窄处直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100%。正常: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0<狭窄率<50%,中度狭窄:50%≤狭窄率<75%,重度狭窄:75%≤狭窄率<100%,闭塞:狭窄率为100%。

1.5 观察指标(1)CTA、MRA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2)CTA、MRA诊断颈动脉中度狭窄及以上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Kappa检验CTA、MR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其中Kappa指数>0.75表示一致性好,Kappa指数为0.4~0.75表示一致性较好,Kappa指数<0.4表示一致性差,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CTA诊断轻度狭窄准确率为88.46%(23/26),中度狭窄准确率为89.19%(33/37),重度狭窄准确率为82.76%(24/29),闭塞准确率为66.67%(2/3)。与DS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6.31%,Kappa指数为0.801,一致性好(95% CI:0.667~0.934,χ2=161.816,P<0.001)。见表1。

表1 CTA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n)

2.2 MRA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MRA诊断轻度狭窄准确率为96.15%(25/26),中度狭窄准确率为94.59%(35/37),重度狭窄准确率为89.66%(26/29),闭塞准确率为66.67%(2/3),与DS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2.63%,Kappa指数为0.891,一致性好(95% CI:0.756~1.026,χ2=199.785,P<0.001)。见表2。

表2 MRA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n)

2.3 CTA、MRA诊断颈动脉中度狭窄及以上的结果CTA、MRA诊断颈动脉中度狭窄及以上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A、MRA诊断颈动脉中度狭窄及以上的结果(%)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进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表现,由于颈动脉缺少分支,出现狭窄或斑块后会导致血管完全闭塞,提高致残致死率[3]。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通过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是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因此,快速有效的诊断颈动脉狭窄情况有助于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意见,对改善患者预后、预防脑卒中有积极作用。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由于该诊断方式会造成创伤,风险较高,可造成血栓脱落,不宜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诊断方案,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诊断方式有重要意义。

CTA可清晰显示全身各器官血管病变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通过在血管中注入对比剂后进行扫描,经工作站后处理重建血管三维立体影像,可大范围显示血管成像及血管分支精细显像,应用范围较广[4-5]。CTA主要通过对比对比剂与血管壁、血流差异进行诊断,立体化显示钙化斑块及血栓,有助于观察血管内形态,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6]。本研究结果显示,CTA诊断与DS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8.31%,且一致性好,提示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有重要价值。

MRA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案,可清晰显示血管管腔、外壁情况,显示硬化斑块范围,精准判断狭窄程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详细信息,对改善患者预后,预防不良事件有积极作用[7-8]。MRA无创无辐射,安全性高,可重复检查,对比其他检查方式有优势。本研究结果显示,MRA诊断DSA的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2.63%,一致性好,表明MR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狭窄准确率高,有重要临床价值。但MRA局限性在于易受钙化、金属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出现图像质量差情况,影响诊断准确度,存在漏诊、误诊概率,且费用昂贵,扫描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接受度差。CTA检查优势在于可立体观察病变血管,图像清晰,有助于明确颈动脉与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局限性在于具有一定放射性损伤,且对检查人员要求较高。MRA检查优势在于无创无辐射,可重复性好,局限性在于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存在漏诊、误诊概率,且费用较高。比较CTA、MRA对颈动脉中度狭窄及以上诊断结果,发现CTA、MRA对其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比较无差异,表明二者诊断价值相当。

综上,CTA与MR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均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二者可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猜你喜欢
颈动脉一致性斑块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