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妮
(赫章县平山镇中心小学,贵州 毕节 553208)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不管是行为习惯还是道德品质都将在小学阶段完成逐步养成和塑造的过程。不少的教师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显得不甚重视,仅仅只是将自己的眼光集中在提升学生的应试分数上。这种“因噎废食”般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都是极其不利的,在新的时期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变得至关重要。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笔者的调查,不少的小学教师将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看成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学习过程。在他们的认知中,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必须实施专门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否则就完全没有效果。显然这种思想和理念是极其错误的,其实一个人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一点一滴的过程。每一个科任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在日常的常规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首先,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书写活动,不管是在坐姿上还是在握笔姿势上都需要继续良好的引导,教师就需要每天提醒学生保持正确坐姿和书写姿势。其次,阅读的时候要做到手、脑、眼并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声音洪亮,大胆自信,两眼直视前方。说话的时候要一字一句说清楚,让对方能够清晰明了的听到。最后,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具备简单辨别真假丑恶的基本能力。总之,这些都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也都是每一个小学教师实施常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向。只有持之以恒的推进常规教育,小学生才能受到逐步的熏陶,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对小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十分漫长且艰巨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教师从一点一滴、学生的实际表现入手,制定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培养措施,通过行为习惯教学和道德品质教学层层渗透,最终实现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教师在实施行为习惯教学和道德品质教学的时候切勿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耐心平缓且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模式往往最为适宜。小学生好胜心极强,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心态实施积极正面的鼓励式教学。表扬运用恰当的话,潜藏在学生体内的积极因素就会一一爆发出来,如同连锁反应一般势如破竹。例如,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此时发现不少的学生仍然没有做好上课准备,有的还在交头接耳,有的还在大声喧哗。此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批评表现不好的学生,最终的效果未必能够尽如人意。而教师换一种方式对那部分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其他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势必对受到表扬的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学方法不但能够让受到表扬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也能够让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跃跃欲试”,在模仿其他同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健康成长。很显然,这就是积极正面教育模式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的小学教师在学生习惯和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中常常十分“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其实有时候一个“华丽的转身”往往会得到更多想要的结果。
小学生本身就正处于十分喜欢模仿和学习他人一言一行的特殊阶段。此时的他们犹如一张白纸,你在纸上画什么,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什么。在小学生的成长阶段中,教师与其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是最多的,教师一言一行的表现都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教师要想要求学生文明讲理,自己就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以礼相待,不要通过谩骂或者是强硬的手段让学生“臣服”。且教师还可以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和学生一起清洁教室卫生,这种“身先士卒”的方式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要好上一百倍。同时,教师教育学生团结友爱,自己首先就应该和所有的教师搞好关系;教师要想学生书写工整,笔迹清晰的话,那么教师在进行板书书写的时候就应该给学生做出一个榜样。板书清晰明了,字迹清晰都是学生慢慢学习和吸收的好习惯。总而言之,教师的总总行为表现就如同一盏明灯,既能够照亮自己,也能够照亮别人。此外,道德品质的塑造与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实现的。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始终以高尚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引导学生、感召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通过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是逐步提升,最终成为了有教养、懂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生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十分漫长且复杂,这一点是每一个小学教师应该心知肚明的“真理”。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做好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一一的运用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教师潜心的学习和研究,一整套适合小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教学模式“最终出炉”。而在日常教学中深入践行这些措施和举措势必会让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