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蔓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滲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四、案例分析
片段一:
师:为了更快地通知到每名队员,除了一个个地通知外,同学们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吗?
(小组讨论方案,交流)
生1:我们组商议,让合唱队的老师先通知3位小组长,每个小组长再通知组内4名成员,一共可以通知15人,也就是一共用时7分钟。
请看下图:
该生很认真地介绍他的方案,详细地解说线上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即各自需要花的时间,当他一一写上数字并解说完之后,我观察已有学生出现躁动状态。
同样的这个内容我在第二个班上课也是自行上演,我想与其这样标数据耽误时间,还不如讲清第3个同学通知4人所花的时间,所以这次我吸取教训,在学生写上数字之前适当干预,及时提问:
既然每个队员都不停歇,那么到第3个队员他通知完他组内的4个队员要几分钟?(7分钟)怎样得到的?(对,用第3个队员当时所花的第3分钟加上他通知组内4人花的4分钟,就是7分钟)
当这个结果出来后,学生们都很认可前2名队员不需要算花了多少时间,只要弄清楚最后第3人花时间数就行,所以老师的适当介入能够使课堂效果提高很多。
紧接着,又一个小组交流他们的方案。正因为有了老师之前的介入和指导,我们聪明的孩子在第二种方案出来后及时修改图示,并做了完美的解说。
生2:请看下图,我们组让合唱队的老师先通知5位小组长,每个小组长再通知组内2名成员,一共可以通知15人,也用时7分钟,我们的7分钟是直接用第5个队员花的第5分钟加上他通知两人花的2分钟算出。
当这个学生讲完后,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一致称赞他反应快,能现学现用。
片段二: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再想想怎样让每个人不闲着,尽快通知到所有队员呢?
(第二轮小组讨论,交流)
生3:我们组让老师先通知1个队员,老师通知完继续通知第2个、第3个、第4个队员,接到通知的第1个队员同时都不闲着继续通知他手下的第2、第3、第4个队员,就这样每一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继续通知下一个人。
请看下图:
当我们的这位同学把图示展现在黑板上,并且很认真地讲解之后,大多数同学都听明白了。
但是当我问道:从图示中你们发现什么规律?5分钟能通知多少人?6分钟能通知多少人?要通知31人又要几分钟呢?立刻间,教室里安静了下来,……不知不觉下课了,可是教学任务还没完成。
课后,我一直在反思这个片段,我就想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形象的同时也是递进式的,如果我们的老师分步让学生探讨会不会更好呢?
我第二次来到该班,当进行到第二轮讨论之后,我抛出以下问题:1分钟通知几人?2分钟可以通知几人?3分钟可以通知几人?请分别画出示意图来。
任务完成后,这时老师伺机提问:1分钟通知1人,2分钟(包括老师)一共通知了4人,3分钟(包括老师)一共通知了8人,你发现接到通知的总人数(包括老师)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吗?
【第几分钟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是前一分钟接到通知总人数(包括老师)的2倍。】
师:照这样, 2分钟一共通知学生(3)人,3分钟一共通知学生(7)人,4分钟一共通知学生(15)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发现:2分钟通知学生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当师生们共同得出:第几分钟,通知学生的人数就是几个2相乘减1。我再问:大家还想画4分钟的图示吗?这时孩子们纷纷摇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老师在每节课上都会有“预设”这个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课堂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而教学预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只有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再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使学生经历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思想方法”的思路转化,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