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奕
摘 要:当前,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方式。但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备课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教师会把关注的重心过分偏向于多媒体课件,为课件而课件,根本未从“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考虑,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多媒体;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本文就品德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出现的两大问题作一些思考。
一、脱离学生情感、形式主义的课件展示
你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教学情景一】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片段
師: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多媒体课件出示:五星红旗)
生:国旗。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五星红旗,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有一个大的五角星,还有四个小五角星。
师:对了,我们现在就要来制作一面国旗。(多媒体课件出示要求:红黄两色分别涂旗面和星星,涂色不能出格,颜色要涂均匀)
学生开始各自忙碌……
你这样思考过吗?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者的多媒体展示形式主义地走过场,没有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只是一味片面追求视听感官刺激,为课件而课件,反而抑制了学生情感的发展,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严重地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们可以这样做!
【案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好朋友来了,你们看,它是谁呀?(多媒体课件出示:和平鸽)和平鸽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图片。(多媒体出示六面各国国旗,其中一面为五星红旗)
师:你们知道哪一面是我国的国旗吗?(学生上台指出五星红旗)
师:小朋友都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五星红旗呢?
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五星红旗,和小伙伴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六幅图片,向学生展示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活动中以及政府机关、学校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多媒体课件上出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师: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啊?
生仔细观察后说它是红色的,有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它们是黄色的。
师:那这红色表示什么?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又分别代表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和平鸽是怎么说的。(多媒体播放一段录音,使学生了解五星红旗是代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二、过度频繁、缺乏重点的课件展示
你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教学情景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有精神》教学片段
课件展示一:国庆阅兵式、少先队仪仗队相关录像。
师:看完这些,有什么话想和大家交流吗?(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几段录像,想不想看一看?
课件展示二:模特走台、交警指挥、小学生上课等相关录像。
师:大家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它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一起来听听医学专家的话!
课件展示三:一段医学专家的话……
师:现在同学们清楚了吗?不过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再去看看几张图片。
课件展示四:舞蹈演员在辛勤练功,士兵在刻苦训练。
师: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家说得很对!再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课件展示五:播放舞蹈家和士兵的视频。
师:在我们教室中,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坐、立、走姿势,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照片。
课件展示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姿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师:你觉得这几位同学的姿势美吗?为什么?对于姿势不美的小朋友,我们该如何提醒和帮助他们呢?(交流)
师:其实,老师真的非常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并把它养成习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优美健壮的体态。
你这样思考过吗?
纵观这个教学板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位教师在设计上,非常重视并充分地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细细一数,在短短的一个教学板块中,竟然使用了6次课件。无庸置疑,课件的展示的确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课件无论制作多细致、多精美,展示有多适时、多合理,却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就像过去的小黑板、挂图一样,只是一种工具,只不过具有了一些生动的现代化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讲,课件并不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过度频繁地出现,反而使课堂失去了重心。
我们可以这样做!
【案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有精神》教学片段
活动一:练习坐
课件展示一:出示关于“坐”的插图,儿歌,学生自由读儿歌,再集体读,尝试背诵儿歌。
活动二:练习立
课件展示二:出示升旗图,图上的小朋友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清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立姿。(出书“立”的插图,儿歌)学生自由读儿歌,再集体读,并讨论在哪些时候要这样站立。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排队。
活动三:练习走
课件展示三:观看阅兵式录像,出示“走”的插图、儿歌,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走,学生和教师比赛。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这位教师并没有宽泛地将课件运用于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而是按照教材中的“坐”、“立”、“走”三方面,有针对性地出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画面,顺应着孩子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引导,以求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质的提升。所以说,课件不在多,而在于精,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到好处地利用课件,发挥其特殊的形象生动性,那么完全可以营造出一种趣味盎然,轻松和谐而又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整合”并不是混合,而是融合,即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学生发展、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机械地添加多媒体的展示,而忽略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合所追求的不是学科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平冈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