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优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全面,其涉及的方面也是愈加多变,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高考发展更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考虑。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也是现代教学践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重要体现,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探究历史高考备考中,要充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生实际发展出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基于相关资料的分析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进行阐释,提出现阶段历史高考备考策略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发展。
关键词:历史高考;核心素养;教育
引言:近年来在教育发展变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考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改革局面,我国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核心理念,新课程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历史素养”。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另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历史高考备考策略,更要重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德育的发展。在以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的改革背景下,关于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的规划与复习策略发展比较滞后,因此要改进历史高考备考策略与教育方式方法,适应高考变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事业也在逐渐创新化、时代化。在教育改革发展迅速的今天,高考备考的研究方向也在改变。历史素养是指个人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历史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掌握相关历史学习方法,形成相关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分析和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问题的意义。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就在于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都在追求以教学理念的转变、教育方式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养,能够培养学生新思维、新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知识储备与品德水平共同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不同方面的进步。
二、现阶段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的不足
(一)传统复习策略占比大,学生自主性较差
就现阶段的各个学科的高考备考所实行策略来说,其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传统复习策略的痕迹,在某些学科的备考策略中占据比率还是比较大的。传统复习策略非常明显的就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与现下新课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相驰。传统的复习策略会忽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备考时自主性不大,这样就会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能力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二)教学方式单一性强,学生适应性较差
现阶段的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上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知识点或者考试大纲,并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生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重复练习。而随着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与重复练习过程当中,虽然会或多或少地记住知识点,但学生也会在“题海”中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形中就会增加学生的压力,压制学生的潜力。历史是一门知识点比较密切的学科,它更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方式单一化,学生学习模式化等特点不利于历史学科备考,不利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历史学科高考备考发展建议
(一)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
教师要尝试多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尽量改变传统的复习备考策略,避免让学生反复背知识点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高考的浪潮中,历史学科的高考备考方向和目标要充分体现“核心素养体系”所传达的内涵,备考目标不能只局限于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而是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更牢固地灵活运用知识。在知识信息的获取中,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牢记,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二)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
学科核心素养更关注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技能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在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教学环境与氛围的培养,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理解知识,牢记知识。作为“重頭戏”的历史学科,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长久的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将知识储备与实践运用相结合,适当给学生提供奖励与赞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
结束语:
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的制定要把核心素养作为基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备考时要开展生活化、实践化的教学,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媒体手段进行知识的传授。历史高考备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多思维、多角度去看待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性与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敏.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趁势及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蒋莉萍.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三专题复习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3]李朝霞. 基于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复习课教学探究[J]. 明日,2019(27):0046-0046.
作者单位 :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