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戏剧教学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2020-12-04 08:18邓波
英语学习 2020年8期
关键词:戏剧教育引言思维品质

摘 要:戏剧教育是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戏剧教育在初中学校开展的局限,本文探讨了有针对性的做法和实践,用可操作的方式将戏剧教育融入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并且在课堂设计中加入戏剧元素,在逻辑性、审辩性和创造性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戏剧;戏剧教育;思维品质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戏剧教学拥有其独特魅力。观看过学生英文戏剧表演的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对中小学生在英文戏剧表演中所展现出来的快乐、自信和流畅的英文表达能力印象深刻。学生在戏剧表演过程中的自我享受也显而易见,溢于言表。学生对人物内心的塑造体现出他们对台词、场景和不同文化生活的理解和再创造,特别是他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表现力,而在一般的教学课堂中很少看得到这些能力(王蔷等,2016)。在我国,将戏剧教学引入日常英语课堂中的情况并不多见。开设英语戏剧类课程的学校也往往局限于各地的外国语学校或者外语特色类学校。这些学校通常将英语戏剧教学以拓展课或者校本课的形式融入日常教学,最终以汇报演出或英语节的外语类活动呈现戏剧教学的成果。而对于广大普通初中而言,若希望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加入英语戏剧教学,就会面临以下三类问题:

1. 初中英语戏剧教材的缺乏

目前,国内对于初中英语戏剧课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挑选专业的初中英语戏剧教材存在一定难度,找到适合不同年级的英语分级戏剧教材更是难上加难。

2.教师戏剧专业知识的不足

在初中阶段,戏剧课程的实施者大多是英语教师,而多数英语教师往往并不具备戏剧相关的专业知识。一台完整的英语舞台剧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语音、拓展学生的词汇、辅导学生词句的用法,还要承担导演、背景音乐制作人、声乐指导老师,甚至是舞蹈老师等多种角色(陈瑶,2020)。

3.戏剧课的定位不明确

在国内,大多数普通初中并没有开设英语戏剧课程。一方面,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之下,许多学校并没有把戏剧课程规划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和能力开设戏剧相关课程。

英语戏剧教学的突破

由于戏剧课程在初中尚未得到大范围普及,笔者与所在团队一直深入思考如何将英语戏剧引入普通英语课堂,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团队研究得出的方法如下:

1. 從分级读物中找素材

与戏剧表演不同,英语文本阅读在各个学校基本都受到了重视。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往往会要求学生阅读分级读物作为课内补充教材或者课外阅读作业。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我们在初中阶段让学生统一阅读《典范英语》系列读物。

笔者发现这类故事读本除了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泛读的材料以外,一些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内容诙谐有趣的故事读本还能作为英语戏剧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挑选部分读本让学生表演出来。

2. 将戏剧舞台引入教室

初中英语的戏剧课大多对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要求较高,除了要有大舞台,还需要有音响、舞美等,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课程和排练的时间。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无法做到花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时间来筹备,然后登台演出。但如果把表演规模缩小,把戏剧的舞台放到教室里,不考量舞台和音响的效果,学生们少了一些表演压力,改编剧本自然会更随心所欲。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萌生各种搞笑创意,表演起来也会更轻松自如。这样一来,戏剧表演更像是自娱自乐的英语学科活动,学生参与的程度更高,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更多。

3.用戏剧元素提升思维

戏剧教学,也称教育戏剧,来源于英文“Drama in Education”,是将戏剧运用于教学中,通过戏剧的形式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就是在教育中融合戏剧元素,用戏剧的方式或有剧场性质的活动来进行的教育模式,重点在“教育”,而非“戏剧”(王蔷等,2016)。如要让有戏剧元素的“教育”发生,就不必拘泥于表演的地点和形式。教师让戏剧教育的元素渗透进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通过思考情节的发展、梳理人物的关系、分析人物和故事内容,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

戏剧表演让学生能够释放自我、体验舞台、表达情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笔者认为前期的准备过程对学生而言确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笔者带领学校英语组团队,每个学期从《典范英语》相应级数的读物里选出1—2本用于戏剧教学,共同研究课堂授课模式和内容。对于表演前戏剧教学的实施,团队规划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内容:

1.自主阅读,理解文本,初步指向思维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时间用于英语的跟读模仿训练。具体操作很简单:每班的课代表播放音频,学生听完一句,课代表暂停播放,学生再模仿音频大声朗读出来。教师挑选出来用于戏剧教学的故事就会被安排在这个时间段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学生每天模仿大概一个章节的内容,长度大约在300—500词,用一周的时间重复模仿同样的内容,第二周再继续下个章节的跟读模仿,维持一周,以此类推。在跟读完所有章节的周末,年级统一给学生布置阅读整本书的英语作业,作业中往往还会包含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画出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或分享阅读后的感受的开放式作业,帮助学生思考和初步理解故事。

[设计意图]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前三个层次为低阶思维,后三个层次为高阶思维(洛林·W.安德森, 2009)。跟读模仿环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地道的发音,也为后期的戏剧表演奠定语音基础。学生经过反复的跟读模仿,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文本,有的学生甚至能背诵文本内容,对后期脱稿表演有直接的帮助。同时,这一阶段的做法从最基础的识记开始培养学生的思维。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一遍遍的跟读模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实践建议]

基本上这一阶段的训练不用在英语课堂上完成。寄宿学校的教师可以每天安排出课外时间来让学生跟读和阅读。如果是走读制学校,教师也可以将跟读模仿和阅读的任务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

2.课堂解读,深度剖析文本,强化逻辑审辩能力

在完成跟读模仿和整体阅读之后,英语教师可以用2—3节英语课,带领学生一同理解文本,完成戏剧教育的渗透,并为接下来的表演作准备。

[设计意图]

在第一阶段的跟读模仿环节,教师让学生去识记理解,更多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且根据自身的语言基础和认知层次来理解文本。第二阶段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指导。如果少了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一些生僻词汇或者词汇难点就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把握可能不够准确。此外,由于戏剧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演绎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特征,如果没有对剧本素材进行准确的解读,学生也就无法圆满完成后续表演。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梳理、思考、质疑,从而达到思维品质提升的目的。

[实践建议]

(1)字词梳理,追求准确理解

理解在布卢姆的思维金字塔中是属于较为基础的思维能力。然而,第一阶段的自由阅读强调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戏剧教学环节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梳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内容或者表达。

在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Save the Day的授課中,教师运用了中文解释、英文定义、同义替换以及图片解释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分析和推理出文本准确的意思(见图),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学生熟知图中cheat是欺骗的意思,教师以给出定义“is the person who _________”并让学生填空“is not honest”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词性,讲授“manager”也是如此。而“especially”就直接给出中文释义,同时还标注了音标和词性,让学生全面了解该词。对于“march”这个词,在文本中意为列队整齐地行进。教师直接展示一幅军队行进的图片(图略),学生很快理解了词义。教师用了“paraphrase”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图中句子“He is very keen to know...”。

(2)情节梳理,助推逻辑发展

情节的英文单词是“plot”,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在阅读故事读本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把握故事发展的主体脉络,就能在参与表演时更熟悉自身角色,还能在设计剧本时有重点地挑选情节来表现。情节梳理除了对戏剧表演有帮助外,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有显著作用。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人们在表述一件事情或论述一种观点的时候,前后是否相关联、是否有矛盾,段落之间是否顺序得当、条理清楚,所用论据是否能有效支撑论点,所得结论是否顺理成章等(陈则航等,2019)。思维的逻辑性涉及定义、判断和推理等心智活动,表现为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戏剧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人物分析、情节推理等教学活动都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Coming Clean的戏剧教学中,教师抛出以下三个问题:

What was Mr Suchs nickname?

How did everyone show his / her surprise?

What did Mr Such say when he saw their surprise?

这三个问题都能在文本中找到答案,然而教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信息之后,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What kind of man is Mr Such?

学生能够从之前三个问题的答案中去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依据Mr Such的昵称——“old baggy pants”,推测他是个不修边幅的人;又结合文中对大家看到他的惊讶表现的描写,分析出Mr Such平时邋遢的形象和今日的巨大反差;又根据Mr Such说的话,推理出Mr Such是个什么样的人。基于对文本的层层理解,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这就是典型的对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3)人物梳理,搭建审辩平台

人物无论在故事读本还是戏剧中都是“灵魂要素”。人物梳理在戏剧教育的课堂上常常表现为梳理人物关系、明确人物特质和分析人物变化等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故事读物的特征来确定需要梳理的内容。在戏剧教育课堂上,这些表现形式恰恰为学生搭建了提升审辩思维的平台。

龚亚夫(2014)提到,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现在通常译为思辨能力或审辩式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良好健康的品格、形成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养等品质。审辩式思维能力表现为对问题进行审查、质疑、分析、评价和论证的能力。在戏剧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随处可见。

在Noisy Neighbours的戏剧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Mr Flinch的看法。根据读物对主人公的描述,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说他不好,说他对邻居做了很多“nasty things”,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是有一位同学却说Mr Flinch很可怜。授课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让该生谈谈为什么认为他很可怜。该生质疑了故事里面塑造的两位邻居的“完美”形象,说他们不应该制造噪音,如果他们能够多关注到邻居的感受,不在他人休息时间制造噪音,那么后续Mr Flinch对付他们的一系列“nasty things”就不会发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这位学生的分析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赞同。

3.小组研读,创意编演剧本,着重趣味创新激发

在经历了第二阶段的系统学习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项特色作业,即登台表演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将故事进行戏剧创编,并按照小组划分,各小组认领不同的章节,一同商议如何演绎自己负责的章节。各小组再用一周时间来进行课外排练。

[设计意图]

如果说戏剧表演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李冬梅,2018)的过程,那么学生小组合作创编剧本、讨论并排练表演的准备过程就是学生的主观感受最丰富的阶段。这个阶段最能激发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能摆脱思维定式,敢于超越常规,重新架构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独特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蒋健妹、秦益锋,2016)。思维的创造性具有独创性、求异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表现为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和抽象思维等。

创造是布卢姆认知理论中最高级的思维层次。在戏剧教学中,剧本的改编、用歌曲表达心声等活动都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实践建议]

学生小组内部要分工明确,组长组织安排好角色扮演的工作,同时大家一同将读物改编成剧本,一同商议表演形式和道具准备等任务。把讀物改编成剧本的原则是总体按照故事文本来,戏剧表演中的动作和语言尽量还原文本。在一些文本没有提到的地方,学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增加情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情绪和态度方面尽量丰富地表现人物和情节,表现形式可以有:

(1)角色反串

角色反串是指男生表演女性角色,女生表演男性角色。这是学生们的最爱。

在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of OM的表演中,有小组选择将人物进行反串,三个主角全由男生饰演。强势又爱美的皇后、刁蛮聪明的公主和勤劳又畏妻的国王,被学生演绎得活灵活现。

(2)加入歌曲

在编排表演时加入歌曲或者唱跳内容也很受学生欢迎。

在Noisy Neighbours的剧本编写中,有一组同学在Mr Flinch干完对付邻居的坏事的时候,用歌曲Trouble Is a Friend表现出主人公得意扬扬的心情。尤其是喊了“Oh, oh”时,不仅意味着主人公的坏心眼得逞,还调动了现场的气氛。

(3)改编内容

在Noisy Neighbours的表演准备阶段,有一组同学直接更改了故事的结局。原结局是两个邻居互换房子并举行“House Warming Party”,而Mr Flinch一直围绕在无限噪音的摧残中。学生精心设计后增加了一个桥段:两个邻居互换房子的时候,发现了被Mr Flinch丢掉的“angry letter”并谈论起来,感觉有些对不住Mr Flinch。他们在邀请朋友开派对的时候,敲开了Mr Flinch的门,向他道歉并邀请他加入派对。而Mr Flinch 也和他们坦白了自己做过的“nasty things”,最终大家协调好时间,一起开心地参加派对。学生用巧妙的构思和充满正能量的改编,把一个悲惨的结局改成了积极、阳光的结尾。

英语戏剧教学给予学生无限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将想象付诸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结语

经过三个阶段的戏剧学习和准备,无论最后的表演成功与否,学生的思维品质都会在参与英语戏剧学习的过程里得到提升。而将表演舞台设置在教室里,学生不用准备服装,只需要制作一些简易的道具,他们在表演时显得更加自然、大胆和幽默。

戏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多种表现形式,无论是设置专门的英语戏剧拓展课、大型汇报表演或是笔者实践的“简约版”戏剧教学,其目的都是尽可能地发挥戏剧的特殊功能,带给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当然,还有许多戏剧教学的运用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总而言之,戏剧教育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成长舞台,也给予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的空间。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更自如、更潇洒地表演所思所想,其思维品质的提升也十分显著。笔者希望自己的做法能给更多初中英语教师带来启发,在平时的课堂上把戏剧教学用好、用精。

参考文献

陈瑶. 2020.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戏剧课程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5): 18—24

陈则航, 王蔷, 钱小芳. 2019.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J]. 课程·教材·教法, (1): 91—98

龚亚夫. 2014年社会舆论“围攻”英语教育值得反思[A/OL]. (2014)[2014-12-23]. http://news.youth.cn/ jsxw/201412/t20141223_6319604.htm

蒋健妹, 秦益锋. 2016. 聚焦学生素养,培养思维品质[J]. 阅读, (6): 36—38

李冬梅, 编. 2018. 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走进戏剧——英语戏剧表演[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洛林·W.安德森. 2009.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蒋小平,张琴美,罗晶晶,译.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蔷, 钱小芳, 桂洲, 等. 2016. 以戏剧教学促进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发展——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英语戏剧课探索[J]. 课程·教材·教法, (2): 93—99

邓波,金华市外国语学校金义分校英语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戏剧教育引言思维品质
浅谈如何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戏剧教育
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