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馆院共建模式探究
——以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与院系合作为例

2020-12-02 08:47杜玉玲邹美群赵旭鹏
图书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资料室院系双一流

杜玉玲,邹美群,赵旭鹏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22)

1 引言

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中,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1]。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双一流”的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同等对待。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2]。然而,占高校总数95%以上的地方高校虽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却在政策支持和资源获取等方面无法和部属重点高校相提并论[3]。一流的学科建设需要有一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驾护航[4],图书馆支持“双一流”建设的最大贡献就是保障一流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5]。对经费有限、资源短缺、人力不足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保障一流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结合相关实践,建议从制度、群文献与资源分析评估等方面着手进行[6]。江西师范大学是省属地方高校,虽未入选2017 年9 月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名单之列,但不少学科却有非常强的发展势头,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围绕这些优势学科与省一流学科,本校图书馆与院系合作,在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方面,做了一些优化、合作与共建,取得不少现实效果,本文试着就此梳理与阐述,希冀对类似省属地方高校图书馆有所帮助与借鉴。

2 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工作现状

2.1 学科建设概况

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设有23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89个本科专业;拥有9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及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化学进入ESI 全球前1%;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 类学科,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进入B 类学科。这些专业、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为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江西师范大学亦因此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7]。

2.2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工作概况

2.2.1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国立中正大学图书馆,建于1940年。之后,随学校的历史变迁而四易其名、四易其址。至今,有瑶湖校区总馆和青山湖校区分馆两处馆舍,总占地面积6 万余平方米。截至2018 年12 月,现有馆藏图书总量672 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23 万册,电子图书349 万册),纸质期刊4 143种。拥有CNKI、超星、万方、SCI等中外文图书、期刊数据库共50种,其中中文数据库22种,外文数据库28种[8]。经费超过千万,主要用于采购新近出版的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两大块。馆藏文献比重持续向数字化方向倾斜,这亦是国内、国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大势所趋(详情见表1)[9]。

近年来,图书馆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配合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一流学科及新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连续4年资源建设图书馆在面对全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各种文献信息诉求及资源(特别是外文数据库)每年的涨幅这两大问题时,有限的1 000 多万元资源购置费总显得捉襟见肘。

表2为馆院对接,在一个学期内收到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老师向图书馆推荐采购的大码洋书单,总计88.374万元。这对全年全校纸质文献采购经费仅有383 万元而言,全部予以满足,显然是不现实的。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表2 学院自荐书清单(2018年9月-12月)

在本馆采购的近五十种数据库中,中文库的中国知网(CNKI)和外文库的荷兰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 数据库(SD 库)无论从需要、价格,还是涨幅来说,都是中外文库中的两大巨头。表3为两大数据库近五年的中标价,CNKI的涨幅基本保持在3%左右;SD 库的涨幅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最高可达20%。涨幅对数据库的经费压力从这两大库可见一斑。图书馆所购数据库大部分为每年续费型,且外文数据库占主打,学校下拨给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购置费仅够维持往年订购数据库的续费,如果没有外援,在不减库的情况下,新增数据库的可能性极小。

表3 CNKI、SD两大数据库近五年来的申购价列表(单位:万元)

2.2.2 院系资料室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及问题

江西师范大学现有的23 个专业学院,基本设有资料室,但规模都不大。空间在500 平方米、藏书在10 万册以上的,仅有文学院与文旅学院。年购书经费在10 万元以上的,只有新近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次是文学院与文旅学院,其他都在5 万元以下,甚至大多数是以“千元”为单位(详情见表4)。大部分资料室的文献资源购置费无持续性与保障性,普遍存在“有钱就买,无钱就不买”的现象。这直接导致它们的藏书无连续性,缺乏系统性与特色性;进一步从资源服务、使用层面来看,除4个资料室的藏书已回溯建库、与图书馆建立了联系外,其他院系资料室的藏书依然处在原始的人工、卡片或登记本管理状态。这直接导致馆院信息不对等,师生读者使用不便,因此资源重复建设、闲置现象严重。

表4 院系资料室简表

续表

2.2.3 学科建设办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及问题

为了促进学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良好发展,学校在研究生院设立学科建设办。2018 年省财政和校财政投入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资金10 000 万元,因到账时间较晚和政府采购等原因,只支出540.37万元,实际完成预算的5.4%。2019年省财政和校财政预算支出一流学科专项经费3 700万元。这些专项经费,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分配给相关学院的优势、重点学科使用,然而,由于优势、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无先例可循,且无制度可依,直接导致一些学院的学科建设经费没有及时用出去,至年终被财政部门收回的结果。针对这一问题,学校为了提高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效益,校财务处建议相关学院定期向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报用款计划,学校通过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等形式督促相关学院合理及时使用资金。

概而言之,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所需的文献资源有图书馆、院系资料室及学科建设办的三重保障,这是值得欣慰的一面。然而,现实工作中,三重文献保障涉及图书馆、院系及研究生院等近三十个部门,因缺少一个较好的顶层设计,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长期各自为阵,优势、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无章可循,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3 图书馆与院系合作的现有实践

3.1 组织召开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会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章第八条“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图书馆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2015年,学校成立了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成员分别由分管图书馆工作的校领导、图书馆馆长、各学院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生代表共35 人组成,服务于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协调和指导性工作。2017年、2018年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会议都择期召开。会议的主旨就是围绕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展开,如有多少资源购置费可用?用了多少?买了什么?使用情况如何?产生了什么效率?费用的使用是否合理?采买的资源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更科学、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等等。

通过一年一度的校图情工作委员会会议,一方面让各院系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知晓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另一方面也让图书馆方知晓了院系的一些大的、具有建设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加强了馆院之间的沟通,为后续的小范围沟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3.2 多部门调研

为了配合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助推学校教学科研进阶,2018年9-12月间,图书馆馆长带领分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副馆长、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部门负责人、学科分析的部门负责人等共6人,分别走进研究生院、科技处、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美术学院及教务处,与5个部门的分管领导及相关业务骨干、教研室主任等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多方位了解学校师生在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文献信息诉求,谋求图书馆精准服务(详情见表5)。历时3 个月的深入一线调研,加强了图书馆与职能部门、院系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互通了信息,为后续的文献信息资源合理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5 多部门调研情况列表

3.3 建立学科联系人制度

学科馆员制度自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以来,虽然大部分985、211 高校图书馆争相仿效,配备相应的学科馆员队伍。然而,据调查,真正配备全职、具有图情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队伍的“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占比不足一成[10]。鉴于现状,校图书馆根据目前馆内人力资源实际情况,决定建立学科联系人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为不同学院配备具有相同或是相似专业背景的学科联系人。同时,要求学院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资料室管理员与学科联系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目前,图书馆为23 个学院配备了7 名学科联系人,基本每人负责3~4个学院。每个学院也都指定了一名分管领导与一名资料室管理员与学科联系人对接。7名学科联系人与46名学科对接人目前建立的有效沟通途径有:互通个人手机、办公电话,互通个人微信、QQ,建立诸如史学、心理、思政、国教等学科服务微信群、资源荐购群。通过这些沟通渠道,师生读者有任何文献需求、科研需求及荐购需求,可以及时请求,能否满足,图书馆学科联系人会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同时,图书馆新购了哪些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可以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专业的师生读者。

学科联系人制度的建立,加强了馆院之间的沟通,畅通了信息反馈渠道,馆院在资源荐购、使用、信息素养培训、学科分析服务等方面得以齐心合作、共同发力。

3.4 院系资料室整合

早在2002年,就有研究者提出“院系资料室与图书馆应当分阶段、循序渐进走向一体化”[11],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除在一些部属重点院校实现了建学科分馆、自动化管理外,大部分地方高校院系资料室还处在初始状态[12],江西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针对此种状况,自2015年以来,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通力合作,大力推行馆院纸质文献资源整合。这一举措旨在不改变院系藏书属性的前提下,以图书馆为中心,以院系资料室为“分馆”,对全校的文献资源进行统一的整理、加工、编目,建立联合文献资料书目数据库,在校园网上进行数据信息检索和流通服务,达到馆院纸质文献资源最大程度地共建共知共享。目前,图书馆已完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城建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资料室的资源整合,4个学院资料室的纸质文献信息已纳入学校图书馆统一自动化管理平台,师生读者在检索所需的馆藏图书时,4 个院系的相关藏书也会展现出来,如果馆藏图书被借出,或没有,而院系资料室有,师生读者可前往院系资料室借阅(详情参见表6)。

表6 院系资料室资源整合情况列表

3.5 数据库共建共享

2015 年,财经学院向图书馆提出采买报价30万元的专业型较强的国泰安(CSMAR)数据库,由于当时图书馆没有充足的资源购置费,学院表示可以自行出部分资金与图书馆共同采购,最终经双方沟通,于2016 年以六、四出资比例购进此库,开启了数据库馆院共建第一例。近两年来,因学科经费更充足,而学院又没有独立的文献资源管理与服务网站,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旅学院、数信学院等相关分管学科建设的领导纷纷向图书馆表达了强烈的资源共建意愿。3 个学院分别从各自的学科建设经费中出资75 万元、46 万元、20 万元采买党政思想库、晚清民国期刊全文库及美国数学评论三大专业型数据库,由图书馆提供挂网、维护及评估等技术支持(详情见表7)。

表7 2018年馆院共建数据库情况列表(单位:万元)

期间,随着共建的需求与经验的增多,经图书馆与院系的共同努力,馆院共建共享数据库越来越规范、有序,形成了一套自成特色的常规程序。具体来说流程如下:

首先,由学院师生读者填写纸质或电子的数据库荐购单,盖好院章,递交图书馆;接到荐购单后,图书馆采访馆员联系相关代理商,对数据库给予试用;试用期满,针对试用效果,图书馆进一步组织由图书馆、学院及资源商三方组成的资源论证会。论证结束后,馆院一致认为需要采购的库,由图书馆草拟共建协议,双方或三方签署。来年4月份,图书馆开始走正式申购程序,使用一年后,根据使用评估,决定是否续订还是终止采购(简单流程见图1)。

图1 馆院共建数据库流程图

4 今后努力的方向

4.1 做好馆院共建顶层设计,使各部门资源购置费合理搭配使用

馆院共建顶层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图书馆、院系资料室及学科建设办等近30个部门打通,让彼此的经费数额及经费使用情况更透明、合理与合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畅通多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总结已有实践,可以试着让好的、成功的经验变成规矩或制度。诸如: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会议;可以让前述的多部门调研成为常规,每年至少开展一至两次这样的调研,甚至可以多次;可以更多地召开小规模、小范围的资源论证会,并将其扩展到大码洋纸质套书的采买上来。这样文献资源的采购更具合理性与科学性,而不是某人或某几个人拍脑袋采购的。

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最终就解决了图书馆、各院系资料室及学科建设办各自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有多少钱?想买什么?准备买什么?能买什么?最终买了什么?最终使用效果如何?等等这些最本质的问题。

4.2 整合资料室规模,打造若干大资料室,形成资源分馆

在前述已有院系资料室回溯建库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进这项意义重大的工作,甚至可以围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推动若干个规模较小、藏书零散且又专业相似的院系资料室进行规并整合,打造若干大资料室,形成学科群资源分馆。一方面可缓解图书馆藏书空间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亦可形成一些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特色馆藏分馆。

4.3 发挥图工委挂靠单位的优势,努力促成兄弟院校类似专业数据库的共建共享

自1981 年起,江西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成立并挂靠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接受教育部图书馆情报指导委员会和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双重领导和指导。而图工委的一项主要工作职能就是“组织开展馆际协作,发挥图书馆工作整体优势,促进资源共享”[13]。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挂靠单位这一优势,总结本校馆院共建共享的已有经验,尝试打破校际之间的壁垒,针对一些使用面窄,却又是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数据库,诸如IOP、IEL、WIELY 等价格高、使用率又偏低的外文库,可以促成校际间的具有相同专业的院系共同采购,共享账号,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

5 结语

当中大、清华、北大、西南大学等一些部属高校图书馆的年文献资源购置费以亿为单位时[14],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经费却刚刚突破千万;当一些部属高校的院系资料室早已建成小有规模的资源分馆时[15],江西师范大学的院系资料室却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时代;当众多985、211、“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已从传统的1. 0 逐渐发展为融入一线的2.0,再到深度嵌入教学与科研全程的3.0时代时[10],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却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建立融1.0、2.0与3.0于一身的学科联系人制度。必须承认,江西师范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更不是“双一流”高校,它就是一所省属地方高校。然而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有限的条件下,图书馆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与各院系、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了一套自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馆院共建模式,尽最大的努力用有限的经费购买到师生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事实证明,这一套模式是有效的。也说明,占高校总数95%以上的省属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潮流中是有可为的。

猜你喜欢
资料室院系双一流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高校院系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模式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体育院校资料室发挥主要作用方式的探讨①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将互联网+理念引入高校院系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香港圣保禄幼儿园的资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