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岭
例谈《说文解字》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谢云岭
(施桥中心小学,江苏 扬州 225101)
汉字和经典古诗文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一曲灿烂的文化乐章。在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借助《说文解字》,从字入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进而深入领会文章主旨。
说文解字;古诗文教学;应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字是语言的最基本元素,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其中“六书”可谓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清代学者说,读书从识字始,识字从“六书”始,由“六书”以通其字,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句、其篇。将《说文》引入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体会其感情,而且能避免古诗文教学的单调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文中有大量古今异义字,这些字或许字形与今相同,但意思、用法却相差甚远。还有一些字,随着时代的发展已不常用,脱离了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造成其无法理解。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一些教师常用简单的告知或查字典的方式讲解这些字词的意思,虽然高效且准确,但结果是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图1 “走”的篆书
图2 “舂”的篆书
再如《十五从军征》一诗中“舂谷持作饭”中的“舂谷”,现在孩子几乎很难见到。这里同样借用《说文》“捣粟”这一解释,配上“舂”字的篆书(图2),学生就能形象地理解舂谷就是用两手持棒捣罐中的米,使其去壳的过程。
从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说文》在古诗文教学中对准确理解字义,尤其是古今异义字、生僻字字义的作用。
图3 曾侯乙铜鉴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并借助《说文》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在《〈列子〉一则》这篇古文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怎样才能称为“善听”?怎样才能称为“善鼓”?围绕文中的“听”“志”“念”等字突破文章难点,理解“知音”的含义。
古人云:“达心者,知音也。”其实文章中的一些字形就已经将“知音”一词的含义传达出来。“听”字的繁体为“聽”,不仅用耳还要用心。钟子期善听,而伯牙善鼓琴。伯牙的琴声不仅动听,而且包含了他的“志”。“志”的篆书(图4)下面是“心”,很像心脏的样子。上面今天写成了“士”,其实上面是“志”的声旁“之”字。《说文》里说:“志,从心,之声。”,“之”(图5)是这样的,一棵小草从地面长出去的样子,为“去,往”的意思。所以,不难理解“志”就是心要去的地方,即心中的向往。从书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句可以看出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明白。伯牙弹出自己的志——心之所向,钟子期用心听,听出了他的心意,他们心意相通,彼此了解,互为知音。
图4 “志”的篆书
图5 “之”的篆书
对于知音的理解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这里,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志”字下半部分的“心”字,结合“听”字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关键字、关键句,悟出了知音的内涵,理解了文章主旨。
总之,中小学生最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形象思维发达。从古诗文中的关键字入手,结合《说文》对字形的解说,配上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古文字形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引导其准确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及其蕴含,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有效途径。
[1]高晖.说文解字,以形导义,提升学生古诗学习效率[J].新课程导学,2015(28):46.
[2]李娜.《说文解字》对语文教学的启发和帮助[J].语文建设,2013(10):35-36.
[3]赵铮.“六书”与中学字词教学[J].中学语文,1999(1):20.
2020—01—09
G623.23
A
1673-4564(2020)03-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