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外语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00)
韩语是朝鲜半岛的原生语言。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应用力与影响力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约8000万人使用韩语,韩语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上排第13位。随着韩国对世界影响力的持续加强,学习韩语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1992年我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中韩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轨,随着两国间政治经济交流的日趋频繁,教育层面的往来也被提上日程。中韩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双方建交后,互相派遣留学生学习,在华韩国留学生与在韩中国留学生日益增加。韩国教育部发布的“2018韩国国际学生统计”数据资料显示,在韩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8537名,占据半壁江山,堪称韩国第一大留学生来源国。赴韩留学热潮的兴起直接带动了国内高中韩语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高中韩语教育规模仅次于英语、日语、俄语,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今后还将继续发展。
韩国作为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着5000万人口。2019年人均GDP更是超过3万美元,还拥有着全亚洲一流的教育资源,根据历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全亚洲共计有六十余所大学排名世界前300名,其中韩国便有9所。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韩国的国际地位与教育竞争力的提高。自2000年以来,赴韩留学的中国学生急剧增加,从2003年的5607人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9378人。2010年在韩中国留学生人数首次超过6万人,占据在韩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的84%,达到历史最高峰。虽然近两年在韩中国留学生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据着半壁江山。根据韩国2018年的数据统计,当年度中国留学生占比48.2%,共计6万8537人。
根据韩国《韩文协会》调查,在《标准韩国语大辞典》中,57%为汉字词,25%为韩国固有词,剩余的6%为外来词。从语法上看,韩语属于黏着语,在历史上曾用汉字作为标记,并且将汉语融入其词汇。由于韩语与汉字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与欧美国家的大部分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时反而占有很大的天然优势,并且在相同情形下,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速度也普遍快于学习英语的速度。因此对于部分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学习韩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语能力的缺陷。大部分高中生在经过3年的韩语学习后能达到中级韩语水平,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直接考出韩语5级和6级证书。
赴韩留学的热潮直接催动了国内高中韩语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部分沿海发达城市的外国语高中在英语、日语及俄语之外还增设了韩语等课程。目前国内开设韩语课程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丰富部分学生二外选修课程种类,二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赴韩留学的需求,如许多外国语学校开设韩语国际班,从高一开设专门的韩语国际班,在高三毕业之后直接前往韩国升学。根据教育部2020年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度我国共计有普通高中13964所。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国内开设韩语课程的高中约为百余所,占全国总校数比例不到1%。目前国内开设韩语课程较多的高中多集中分布在浙江、江苏及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地区。我国高考外语一共分为6个语种,除了英语以外还有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及西班牙语。虽然韩语不是高考外语语种,但是在所有高中小语种课程中,韩语的学习人数是仅次于日语跟俄语的。
高中韩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的需求、政府的引导及学校的支持,三方缺一不可。早在2007年6月,国家汉办在北京举行了“汉语桥—美国韩国中小学校长访华之旅”活动。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欢迎仪式致辞中指出:“文化交流的前提是语言的沟通,人民之间的了解要从青少年做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望,培养既精通本民族语言,又掌握和了解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新一代,是各国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周部长的致辞中,我们也能看出,随着国际化教育潮流的兴起,学习外国语不仅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最有效方式,往长远看也是我国“走出去”教育战略的大方向。2007年在中韩建交的15周年之际,为促进中韩两国语言教学交流与合作,中韩双方之间还达成协议,分别邀请对方200名中小学校长互访。此举不仅有利于推动两国中小学相互了解,也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小学韩语教育的发展。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针对中小学教育发展也推出了“高校—政府—中小学合作,职前职后一体化,跨时空异地交流”等策略来促进中学韩语教育。例如烟台市政府便先后三次与鲁东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大力推动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三方合作育人,校地合作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2012年,烟台市第三中学开始与鲁东大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还与鲁东大学合作开发了《数学建模》《创造学》《生涯规划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并聘请鲁东大学教师为学生开设了日语、法语、韩语选修课,丰富了高中课程资源。
除了烟台市政府之外,上海以及深圳等大城市为促进中小学小语种教育也先后出台制定了各种激励政策。2013年,深圳市为了推进中小学国际化教育水平,颁布了《深圳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2013—2020年)》。目前深圳市有30多所学校开设了韩语和意大利语等课程,有近2万名学生参与学习,部分学校还开通了俄语、日语、韩语等其他语种网页。
2014年,上海市教委启动了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种学习计划项目,并将该项工作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来开展。截至2018年年底,上海有15所中小学被授牌为“上海市中小学非通用语学习计划项目实践基地”,其中多所中小学开设了韩语课程。该项目受到广大师生以及学校的高度赞扬,上海市不少区教育局也表示希望进一步增加教学语种,扩大教学规模。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的日益国际化,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中学多语种教育发展。2018年9月28日,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013号(教育类006号)提案答复的函》(教提案〔2018〕第190号)中提到,目前在中小学推动多语种教学的举措,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并指出今后教育部还将指导各地各校全面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和外语学科课程标准,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打好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设多语种外语课程,开展多语种外语教学,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外语人才,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新课程方案在优化课程结构的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高中外语教育的语种范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学小语种教育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教育的全球化也在逐步推进。前几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高中阶段的小语种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提升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要在多样化外语教育的战略中大力促进高中阶段小语种的发展。韩国作为我国的近邻且双方互为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开展高中二外韩语教育不仅仅是外语教育多样化、国际化的体现,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早在2016年,南京外国语学校参照《南京市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执行,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市,招生计划数增加至340人。自2017年起,招生计划数扩大至380人,能力测试由笔试改为面测。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学校将逐年开设西班牙语、韩语、阿拉伯语等语种的选修。要推动中韩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深化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把两国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对目前两国关系中好的一面、好的政策、好的做法坚持和发展下去。
随着赴韩留学需求的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语高中以及国际高中开始开设韩语留考课程。目前高中毕业生前往韩国就学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格(通过9门以上学考),拿到高中毕业证;第二,韩语等级在3级以上(最高级为6级)。为了使学生能在3年高中结束后顺利拿到高中毕业证,达到留学韩国的要求,一般的国际高中都会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通用、信息)等学考基础课程。以笔者执教的浙江海亮外语中学为例,为了缩短赴韩后的语言学习周期,我校从高一开始便开设中外教韩语课程,利用中外教配合授课,让学生不仅能听懂韩语授课,还利用外教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首先在高一高二开设中教语法词汇课程、外教口语听力课程;其次在高三开设中教语法词汇课程、TOPIK强化课程、外教口语听力、作文课程。教育改革之路永无止境,今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高中韩语留考课程体系,提高高中韩语教育水平,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人才。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韩语教育的发展,高中韩语教师群体也开始慢慢壮大起来。但是作为一个发展还不到30年的年轻教师群体,高中韩语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依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高中韩语教师队伍太过于年轻化,多为教龄五年以下的年轻教师。其次是部分韩语教师对于高中韩语教育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将大学韩语教育的模式套用在高中韩语教学上。最后是韩语教师群体过于分散,在全国范围内呈点状分布,交流不便。另外关于韩语教师的教师资格证认定以及职称评定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教师资格证认定体系也开始不断得以完善。2011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增设“日语”和“俄语”学科。此举印证了中小学小语种教育已经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今后针对韩语以及其他小语种学科教师资格证的认定以及职称评定也需要逐步开展起来,通过此举来不断完善和加强中小学多语种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交汇期,面对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各种文明融汇交流的新形势。我们也需要不断改革高中外语教育体系,实现高中外语教育的多样化及国际化。在2020年6月颁布的最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教育部调整了中学外语课程结构规划,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可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并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这意味着高中外语教育将越来越多样化,包括韩语在内的其他小语种也将有更多的生存空间。韩国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双方在政治经济各个层面都有着紧密联系。不管是赴韩留学热的兴起还是国内高中大力开设韩语课程,都是双方互相影响之下的产物。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国际化外语教育,鼓励高中外语教育的多样化,是我们今后的必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