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

2020-11-30 10:50周湘阳
卷宗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评价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周湘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经过学生之间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方式,将学生引导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本文就小学生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教育界人士进行参考与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由此诞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引入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对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成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并且能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许多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教师进行专门的答疑,进而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组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特点、授课环境等因素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例如,可以将同桌或者是前后桌作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分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对小学生合作技能进行评价

教师作为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交流者,在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学生可能会由于不太熟练,不知道怎样去进行小组学习,课堂气氛可能会比较混乱,甚至有的学生还在讨论课外的话题,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提不出赞成或反对,所以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角色的开创工作,传授给小学生合作的技能。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改正,对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从思想认识上帮其去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给予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决定每次讲解知识的多少,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与应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科学分组,进行知识的互补帮助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作为学生学习的交流者,教师要像朋友一样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疑惑,并传授小学生合作的技能,同时要对学生的合作技能进行评价,当然,这些技能和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2.1 交流与倾听技能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存在潜力的,教师应当允许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犯错,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互相沟通与交流,找到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对兴趣的不断摸索,提高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的小组学习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踊跃地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并且对整个问题进行不同看法的分析,交流的语言要简单明确紧扣问题中心,不要发生跑题的现象,并且要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虑,尊重别人,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去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能够耐心地做出解释,并且态度要特别诚恳,对小组成员之间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批评,要勇于接受。

2.2 帮助与互相帮助技能评价

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互相帮助,使学生产生合作的意识,教师应根据情况制订合理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树立合作学习的正确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他们重新实现自我价值,教师要以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关心组内的其他成员,组内的学生应该热心地对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给予帮助,遇到困难时也要主动请教,态度要谦虚,并对所获得的帮助要表示感谢,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2.3 教师组织与鼓励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学习的任务分布在每个小组中间,使学生在一起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并且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容,使得整个课堂因此活跃起来。由于在交流中会出现一些不相同的意见,导致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矛盾,有些学生也会趁着小组学习的机会去讨论一些偏离课堂主题的话题,出现教师不能隨时跟紧学生讨论的情况,达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师应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合理的引导,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传统模式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会采取罚学生抄课文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处罚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这种形式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学生很难投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惩罚模式,采用引导与鼓励的方式,使学生热爱语文课堂。

3 构建小组,形成团队合作,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3.1 小组规模

每个小组的成员由4至5人组成最佳,不宜太多,也不宜过少,如果小组讨论的人数过多会使得讨论时间过长,使得很多学生的意见不能有效地进行表达;小组讨论的人数如果过少,不利于学生集思广益,小组成员4人或5人面对面坐在一起,这样就方便了问题的讨论,讨论时间也不会太长,也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2 明确分工

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进行合理的分工,合理的分工对合作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承担某一任务,承担某些方面的信息搜索任务,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按任务分工,还可以进行角色分工,可以轮换角色,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有的学生负责分析、有的学生负责解说、还有的学生进行答题,轮换角色的这种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每个角色的工作与责任,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班级之间的凝聚力。

3.3 合作分组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对班内学生分组时,可以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性格爱好、技能等综合能力进行分类梳理,科学合理地编排成合作小组,而且为了让学生能够增加合作的机会,一段时间的合作后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轮换与重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小学语文的合作学习模式效果相对显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发掘学生潜在的特长和优势,所以,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科学性的评价,对学生合作学习效果的提升有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随时跟进合作学习中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促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制订奖励模式来激励小组成员的学习,培养小组的团队意识,使各团队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合作的快乐,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自信心,从而积极地面对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困难,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金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5).

[2]王慧艳.谈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

猜你喜欢
评价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