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写作能力。而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要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需要语文写作教学与生活接轨,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著名的教育学家于漪就曾说过:“语文和生活紧密相关,离开了生动鲜活的生活,语文的生命力何在?教语文忽视生活活水,忽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那无疑是沙上建塔,终难成效。”因此,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写作教学与生活接轨。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教学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的教育学家都在极力倡导语文生活化教学。但是,我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认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主动去探寻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促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
一、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内容脱离生活
在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缺乏基本的写作兴趣,有的学生甚至在面对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次,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基本上是为了应付老师,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作。并且其写作内容基本上是按照特定的写作规则来完成的。比如学生们写作文时只关注作文的形式,认为一篇作文只要条理清楚就行,不关注作文内容的真实性。而以上这两个问题,我认为都与教师写作教学脱离生活相关。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进而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作文训练过于单调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常常给学生们一段写作的材料或者是一个写作题目,然后就要求学生们马上在课堂上展开写作。在这样的写作教学课堂下,学生们无奈只能编造虚假的故事,写作完全脱离了生活,学生们写作的兴趣反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降了。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该主动转变教学形式,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作文指导形式化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指导学生们进行写作,以便提升学生们的作文质量。但是,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们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完全是让学生们按照“审题——思路——结构——语言技巧”形式来展开写作。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下,学生们的思维与生活无法有效连接起来,使得学生写作完全脱离于生活之外,写作思维受制于僵化的写作形式,无法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也无法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认为生活是学生们写作的源泉。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生活既是单调的,但又是富有情趣的。因此,我认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的趣事,让学生们热爱高中生活,在生活中捕捉一些“精彩镜头”,并能够将之作为写作素材进行积累,随时为作文做好准备。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甚至是社会生活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在激发学生们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抓住生活中那一瞬间的美好,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学校生活中,放学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那么,教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这一点,在平时课后作业的布置中,除了正常的语文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去观察同学们在放学时的状态、发生的趣事、自己产生的感想等等,并在下一节语文课上交一篇任意字数的短文。就比如某名学生对学校放学时吃饭的状况进行了描写:快要放学了,同学们按捺不住自己的归心,都蠢蠢欲动着,就等着铃声响起的那一刻,马上冲出教室。终于下课了,人马上分成了两拨,住校的同学则是朝着食堂的那一边狂奔,像看见自己偶像一般的激动,争先恐后。不住校的同学则是奔向了车棚,迫不及待地打开锁头,跳上自行车,几乎要以70迈的速度冲向校门,还不忘得意地对保安说着“bye-bye”。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们交上自己所写的短文之后,随机抽取几名学生所写的短文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而在展示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短文中所写的趣事而哈哈大笑,写作兴趣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们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也使学生们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有效提升,更是直接提高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二)作文题目要贴近于生活
前面提到,很多教師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给学生们的作文题目往往是脱离生活的,且在给出题目的同时,就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中马上展开写作,作文训练过于单调。因此,我认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给学生们的作文题目要贴近于生活,还要使学生们有一定的时间去感悟生活,然后才展开写作,提升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设计一些反映学生们自己生活的作文题目,使作文题目更贴近与学生生活。比如教师给学生们设计的贴近于生活的作文题目可以是:《成长中的烦恼》《我的寒假生活》《有这样一个地方》等等。此外,教师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多加强学生们的写作指导,避免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记流水账”的问题。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写“我的寒假生活”这一作文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明确自己寒假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并从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事作为写作素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选取一些他们寒假生活中具有一定人生意义和对学生们的生活有启示的事进行叙述,否则学生们在写作训练中难免会出现“记流水账”的问题,影响学生们作文的质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当教师给学生们的作文题目贴近于生活时,学生们写出的作文不再只是模块化的简单堆砌,而是具有丰富生活体验和饱满生命力的美好画面。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要为学生们设计贴近生活的作文题目,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写作情境
前面提到,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们进行作文的时候,其指导过于形式化,基本上是让学生们按照特定的写作方法去展开写作。因此,我认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杜绝指导形式化的问题,也要使写作教学方法多元化。而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开展写作教学活动,并改善指导方式,大胆放权,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写作思维,提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讲解完《鸿门宴》这一课文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该课文的内容,截取《鸿门宴》中最为经典的片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进行改编。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对改编的想法进行互相交流,最后以一个剧本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负责简单的课堂次序维持,避免课堂纪律出现失控的情况发生。学生为了坚持自己的看法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也是在争论的过程中对《鸿门宴》中的这一片段进行了大胆创新,学生们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当地方言、加入歌舞表演、音乐剧新奇元素,甚至添加了一些连教师都不懂的各地方言。最后,在学生们创作完成之后,教师对各个小组创作剧本之中的细节之处进行“打磨”,还可以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小组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转变了教师指导写作的方式,学生们由被动写作转化为主动写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此外,这样的写作教学活动,又何尝不是学生们生活化的写作素材呢?
(四)注重文本阅读,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除了以上三点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提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文本阅读的教学。注重文本阅读,有助于深度挖掘其中存在的生活元素,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体验,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还要注重文本阅读,以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例如,阅读的范围是广泛的,教师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注重对教材内课文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课外的文本进行阅读。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学生们读的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沉下心来感受文本中所体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与自身生活展开联想,在文本阅读的谷草中丰富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比如,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小狗包弟》这一课文进行再次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对课文中的小狗“包弟”的形象特點、作者与小狗包弟之间发生的故事等等进行深度阅读,并要求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联想自己的生活,联想自己生活中喂养的宠物和与宠物间发生的故事。假如没有喂养过宠物,则可以联想下生活中自己见到的动物。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与作者、与相关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教学生活化理论,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教学的质量。其次,我认为教师还应该在生活化教学理论下,不断探寻适合于学生们写作能力发展的生活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促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师晓梦.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4):158.
[2]魁学贞,周剑英.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2(2):82.
[3]沈昕.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8(12).
[4]张俐莉.关于高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阐释[J].考试周刊,2016(78):51.
[5]李云宝.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0):52-53.
作者简介:
陈燕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广西藤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