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1-28 07:22王晓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王晓冰

【摘要】数学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灵活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初中数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小学数学起到承接作用,又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初中数学的重视程度.问题导学法是当前教学过程中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课堂上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结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探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引 言

问题导学法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效果较为良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展的,以提问来加强学生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导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方法较好地将教学重点进行突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并且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升课堂的组织水平.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数学科目较为特殊,这需要学生对逻辑思维及其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和应用,其中,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就很容易对数学科目丧失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数学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问题转化,让课堂氛围能以良性的方式转化.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带动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由于缺乏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一些教师注重题海战术,造成了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

问题导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设计,从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问题导学法相对于以往填鸭式教学来说,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问题,围绕课堂教学的核心,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在不陷入问题迷宫中为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点.通过应用这一方法,教师能更好地发挥课堂组织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应用这一方法,学生能较好地投入课堂中进行学习.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数学问题之后,给学生相应的提示,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学生为解开问题而努力.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自主挖掘、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通过解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问题导学法的熏陶,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给自己设置问题并解答问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的设计是问题导学法的关键所在,只有合理地对问题进行设计,才能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问题的设计,提出了以下建议.

1.涉及的问题应紧贴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对合适的问题进行选取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紧贴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问题的合理性以及实用性.问题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其中,数学教学是重点,问题只是教学手段,如果不以教学内容展开,那么再好的问题也是没有意义的.教师对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太“贪心”,延伸的深度和宽度不要太大,对于不符合自己认知程度的问题,学生会在问题中感受到挫败感,长此以往,学生会无意识地对数学问题产生抗拒心理.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要符合班中每个层次的学生,针对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所给出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以保证学生在被提问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教师应在提问过程中加强问题的层次感,在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同时能自信地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概率”一课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对学生提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教师一定会吃饭,教师不一定会吃饭,哪个是必然事件?第二个问题是:教师一定会吃饭,教师今天不会吃饭,教师永远不会吃饭,将以上三个事件分别对应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第三个问题是:小红的口袋里有三种颜色的糖,分别是红色、黄色和粉色,数量分别是5颗、10颗和15颗,小红随机摸出一颗糖,摸出黄色糖的概率有多大?三个问题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即数学基础比较好、数学基础一般和数学基础比较差.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概率的学习方向,也让各个阶段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探索程度,从而做到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一点点进步.

2.教学问题的设计应紧贴教学难点

教学问题应主要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点的重点、难点是比较难以掌握但必须掌握的,仅靠教师讲解所营造出来的画面比较抽象,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除了对数学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问题设计,降低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几何”一课时,教师应该了解到几何立体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初中生的立体思维具有很大的考验.同时,立体几何涉及很多章节,在考试中的比重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应借助实际物体进行提问.

3.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应融入情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情景的创设,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情景有助于将学生快速地带入问题中,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去探究问题.根据情景解答出来的问题,学生对其解答方式和解答公式具有更强烈的记忆,便于在复习时快速地重启记忆中的知识.情景是有感染性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也会不自觉地回忆起该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情景,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进行初步的理解,通过最直观的方式对全等三角形的状态进行展现.其次,当看完全等三角形的图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全等三角形中角和边应有的状态,让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内容.

(二) 注重对学生思考以及探究的引导

问题导学法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比较难以控制,因此,教师要遵从他们的兴趣进行教学.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加强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很好地接受学生对数学问题所达到的效果,也能让学生明确教师对他们的良苦用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明确问题是要推动学生进一步提升的,要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乘法”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较为抽象的问题,如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等。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光的速度,以及光到达地球表面所需要的时间,再让学生列出算式.由于计算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引入整式的乘法来帮助学生计算,让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

(三)将问题导学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节点

数学教学的过程分为几个部分:备课、课前、课中、课后.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对教师设计问题有很重要的影响.每个章节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这就需要教师将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复习.教师在研究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提取出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地方,用心地讲解重点、难点的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将更有趣的问题呈现出来.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活化的小问题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将学生的情绪快速地过渡到数学课堂上,这主要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过程.课中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将问题良好的糅合到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答.在学生解答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评价,让学生及时地明确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探究结果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对于偏离探究轨道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带领其回到正确的思考方向上.课后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部分,关于这一部分,教师给学生留的课后作业旨在考核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程度,以及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可以不是死板地背诵公式、完成练习册习题等.教师可以提一些带有生活色彩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同时,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问题:笼子里有两种动物,分别是乌龟和鸭子,一共有92只脚,32个头,有多少只乌龟?多少只鸭子?学生都听过鸡兔同笼的问题,自然对这样有趣、生活化的题目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并想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中寻找蕴含二元一次方程知识的有趣的问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结 语

通过开展问题导学法,教師加强了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视,按时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在课下巩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在第二天上课时对问题进行解答.这一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考,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上可见问题导学法的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罗坤.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27):182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