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则惶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主要追求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结合数学文化开展深度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批判性思考、启迪高阶思维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基于数学文化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 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深度学习
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可以创设出具有深度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感悟数学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应用意识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本文从深度学习的三个标准谈谈深度学习的三個基本实践方向;从创设情境与问题到知识的生成与整合,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重视学习的批判与建构,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广阔性,提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数学生活化情境
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从问题到知识的生成与整合这一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指教师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生活内涵,将其借助一定的情境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地实现深度学习。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现在有甲、乙两个超市同时在进行降价活动,甲、乙两超市采取了不同的降价方案:甲超市的降价方案为第1次来消费时打m折,第2次来消费时打n折,而乙超市的降价方案为无论哪一次来消费,都提供的折扣。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选择哪个超市消费呢?这样的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学习向往。这样的生活情境能帮助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这样就能有效地完成数学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
二、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成长,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思考知识,对知识产生更多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引入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方法就是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数学研究性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主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对课题进行研究,之后再让学生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方案进行实施,最后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深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抛物线”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下列研究性课题:现在有一个内壁光滑且近似于一个抛物面的玻璃杯子放在一个水平的桌面上,再提前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细致金属棒。现在将这些金属棒随意地丢进杯子中,通过观察可以看出金属棒的顶端剖面呈现出一个抛物线的形状。在这样的课题背景下,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①推测抛物线交汇点的性质;②尝试利用猜想,并结合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对上述现象进行一定的解释。通过这样的研究性课题,就能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与反思,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抛物线这一知识点。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批判性思维,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启迪学生的高阶思维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借助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这样,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就会体验到知识学习的艰辛和得到成功后的喜悦,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高阶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疑问帮助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高阶思维的发展。但教师也需要注意,在设计疑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知识重难点,并保证层次性,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启迪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数列问题”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
借助这样的问难,由易到难,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就能让学生通过疑问来解答问题,启迪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有效地完成了教学要求,保证了课堂教学成效,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与深度学习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把握数学文化的内涵与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侯启伟.学习困惑,打开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大门的一把钥匙[J].数学教学通讯:中教版,2019(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