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新圩学校 颜花真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随着评价方式的改革,不少教师发现:试题变灵活了。以前,考查词语积累情况的题目往往是看拼音写词语、给形近字组词等;现在,题型更关注学生是否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词语,如根据拼音把句子中所缺的词语正确书写下来。毕竟,正确识别和理解词语、灵活运用词语才是词语积累的目标。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词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提升词语积累的质量,提高语言建构能力。
词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读音、字形、意义,甚至有不少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意义、感情色彩都不同。因此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让学生尽快接触原文,这样才能掌握比较完整的词语信息。《小马过河》一文中“磨坊”是新词,要在本课学习中理解并积累。教学时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进行引导:这个字在《亡羊补牢》一文学过,读什么音?“街坊”在本课又读什么音?“磨坊”什么时候读第一声,什么时候读第二声?接着出示微视频:“坊”是多音字,当它表示街巷的名称或者牌坊时,读第一声,如:坊间、牌坊。当它表示小手工业的工作场所时,读第二声,如:榨油的油坊,染布的染坊。再出示课文句子: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学生边读边思考:磨坊是磨面粉的一个作坊,所以读第几声?这样,将理解词语的意思与具体语境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定能深刻体会词义,牢固积累词语。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的造字都起源于它的意思,非常有趣。如教学《千人糕》写糖来历的句子,可让学生先读句子,通过图片认识甘蔗、甜菜这两种事物,认读“甘蔗、甜菜”这两个词语。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甘、甜”,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发现这两个词都有“甘”。教师接着出示“甘”的古体字,像口中含着食物,表示不舍得马上咽下去的食物一定是甘美的,本义是甜。“甜”的古体字,从甘(像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从舌(表示舌头感知食物的甜美)合起来指味道甘甜。所以这两个字可以组成词语“甘甜”。这样出示古体字,让学生理解古人造字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意思,还能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加深对词语的印象。
“举象”指的就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生活意象。在教学词语时运用“举象”方法,有利于链接学生真实的生活,调动生活经验,丰富词语积累。如寓言《揠苗助长》中“筋疲力尽”一词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画出写种田人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体会。学生从“一棵一棵、一直”体会到种田人拔苗用了很长时间,很辛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种田人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可把他累坏了,看出种田人已经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这就是“筋疲力尽”。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再将课文引向生活实际,“生活中,你见过筋疲力尽的人吗?”并出示图片:筋疲力尽的清洁工、建筑工人、农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全身乏累,腰酸背痛,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就叫“筋疲力尽”。然后让学生用该词说句话,有的学生说:“上体育课的时候,我绕着大操场跑三圈,跑完之后,筋疲力尽,就想一屁股坐在地板上。”有的说:“爷爷到田里干农活,累得筋疲力尽,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还有的说:“马拉松比赛,有一位选手在冲过终点后,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这样联系生活体验,把积累的词语用在适当的语境中,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抽象的词语就化为学生真实的感知了。
汉语中许多合成词语的结构相同。抓住这一特点,在词语教学时,根据其构词特点,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有利于提升词汇知识素养。课文《一匹出色的马》中描写河水的句子“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教学时先让学生读“碧绿碧绿”这一短语,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发现“碧绿碧绿”是由两个碧绿叠加起来的。像这样,由两个相同的词语叠加起来的词叫ABAB 式的叠词。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河水碧绿”与“河水碧绿碧绿的”,体会后者读起来不仅像音乐一样有节奏,而且显得比“碧绿”更绿了。再拓展说说生活中什么事物也是碧绿碧绿的,如荷叶、草地、柳树等。在体会了ABAB 形式叠词的好处后,让学生试着说几组这样的叠词。如:火红火红、金黄金黄、瓦蓝瓦蓝……最后通过连线题巩固所学词语:火红火红的太阳,金黄金黄的麦田,瓦蓝瓦蓝的天空……学生从中体会到ABAB 形式叠词的作用:不仅读起来富有节奏,而且更能体现事物的特点。这样由一个词语的学习迈向一类词的学习,知识的宽度更广,记忆的程度更深。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语言环境,追溯词语来源,链接生活经验,归类进行拓展等方法都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词语。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