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的差异性研究

2020-11-25 02:38牟朋轩赵伶俐陈阳赵媛雷秋丽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0期
关键词:差异性

牟朋轩 赵伶俐 陈阳 赵媛 雷秋丽

摘要:文章依据2019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数据,从江苏省城镇残疾人家庭与农村残疾人家庭(主线)、残疾人家庭与全江苏省家庭两个方面来研究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的差异性。描述性统计和OLS回归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残疾人家庭与农村残疾人家庭、残疾人家庭与全省家庭之间收入差距较大且收入结构差异显著。基于上述结论给出有关就业、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缩小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性;OLS回归;Shapley分解

一、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贫困”是阻碍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绊脚石。我国分别在1986年、1994年、2001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扶贫政策调整,并取得显著成效。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从1978~2017年,我国贫困人口从177039万人减少到304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97.5%降低为3.1%。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了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性。而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难点。目前残疾人群体在贫困人口占有较高比重,例如江苏省贫困人口中因残致贫的比例达到24.7%。本文对江苏省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加速实现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政策提出参考建议。希冀回答如下问题:残疾人家庭的收入特征与健全人家庭之间存在怎样的结构性差异?农村残疾人和城镇残疾人的收入结构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别?

二、研究背景

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正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表现。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缩小残疾人家庭与全社会收入差距,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关卡,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残疾人家庭收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梳理已有文献,关于残疾人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残疾人就业问题、残疾人教育问题和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三个方面,从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是反映残疾人生活状况的重要角度,直接体现了残疾人小康的实现程度,是一项检验各项民生特惠政策是否落实落地的重要指标。侧面佐证本文根据中国残联2019年调查数据对此继续进行探索的意义。

三、数据说明及基本事实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实地走访以及江苏省残联向我们提供的2019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选取了江苏省1489户残疾人家庭样本,包括城镇家庭501户,农村家庭988户。

本文研究的收入为可支配收入,并依据残联调查问卷将其划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扣除其他非消费性支出(其中包括一些个人所得税、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二)江苏省城镇残疾人家庭和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性

本文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别计算了城镇残疾人家庭和农村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等成分占总收入比重、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以及人均值五个指标,分析对比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可支配收入、收入来源结构、城乡群体内部收入结构三个方面。在可支配收入方面,城镇残疾人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农村残疾人家庭的1.6倍,极小值是3.425倍。总体上看,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农村家庭。在收入来源结构中,城镇残疾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还是转移性收入(48.97%)和工资性收入(44.73%),而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主要为经营性净收入(22.16%)、转移性收入(31.21%)和工资性收入(44.48%),城乡残疾人家庭在收入来源结构的权重上存在明显差异。从城乡群体内部收入结构来看,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约为农村家庭的1.26倍,表明城镇残疾人家庭收入离散程度高于农村。

综合看来,一方面由于城镇残疾人拥有更多资源和机会,城镇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都明显高于农村残疾人家庭;另一方面,农村残疾人家庭拥有土地等生产要素,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在这方面农村残疾人家庭比城镇残疾人家庭更具优势,因此农村残疾人家庭的经营净收入高于城镇残疾人家庭。

(三)残疾人家庭与全省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性分析

对残疾人家庭与江苏省家庭收入结构差异性的研究实际上是分析残疾对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残疾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可能会对家庭收入结构造成较大冲击,我们利用国家统计年鉴和调查数据对残疾人家庭和全省家庭进行收入结构分析,说明两者间的差异性。

由数据分析可得,江苏省全部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残疾人家庭的 2.15 倍,而人均工资性收入是2.63倍,人均经营净收入均值是2.02倍,人均财产性收入为8.73倍,转移性收入全省是残疾人家庭的94.15%。明显可以看出,除转移性收入外,全省家庭的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水平均高于残疾人家庭。在全江苏省家庭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最大,而在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不可忽视残疾人家庭的政府补贴和社会救助金在其经济结构的组成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实证结果分析

我们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别测算了江苏省城镇残疾人家庭和农村残疾人家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进一步分析表現城镇和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的差异性。

(一)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本文通过绘制江苏省城乡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洛伦兹曲线、计算其基尼系数辅助分析城乡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结构的差异。通过计算得到:城镇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392,而农村残疾人家庭的基尼系数是0.443,城镇的基尼系数小于农村基尼系数,由此得出城镇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程度小于农村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程度。而位于总体农村残疾人家庭最底端的10%户左右家庭可支配收入只占其可支配总收入的1.79%,90%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可支配总收入的68.80%。而位于最底端10%的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仅仅占其可支配总收入的1.68%,90%的家庭可支配收入占可支配总收入的73.17%。位于最底端的残疾人家庭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二)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 OLS 回归

为分析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结构与城乡不同身份的关系,即以城乡不同身份为辅助变量分析其对目标变量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效应,我们建立了城镇、农村以及全省样本的收入函数模型:

Ln_income=β0+β1×rur+β2×wage+β3×business+β4×property+β5×transfer +ε

wage工资性收入,business经营净收入,property财产性收入,transfer转移性收入,rur是城乡家庭身份虚拟变量,ε为随机误差项,包含除以上因素外影响可支配收入的其他因素。对于模型所给出的几个有关β的参数,其中β0是截距。

结合收入函数模型,分别对城乡两个组别的残疾人家庭、全省残疾人家庭、加入家庭身份识别虚拟变量收入来源与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处理,借此对比不同情形下收入来源对收入的影响,共建立四个方程。

回归方程1代表仅含城镇残疾人样本收入来源与可支配收入的结果。所有收入来源系数显著为正,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城镇残疾人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產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每增加1单位,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4.99%(回归系数0.1397是近似值,精确值为exp(0.1397)-1=0.1499,用类似方法处理其他结果)、16.96%、8.06%和17.37%,可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家庭收入产生的增收效应更大;是以城镇残疾人家庭收入增收的主要渠道为增加城镇残疾人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回归方程2代表仅包含农村残疾人样本收入来源与可支配收入的结果。假设其他变量不变,农村残疾人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每增加 1单位,那么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22.68%、30.07%和38.87%。

回归方程3表示包含全省残疾人样本家庭的收入来源与可支配收入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江苏省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每增加1万元,家庭可支配收入分别增加18.68%、22.42%、7.79%和20.42%。全样本回归的各收入来源系数均高于城镇,低于农村,体现增加农村家庭的收入,缩小分组家庭内部收入差异的重要性。

回归方程 4 表示有关家庭身份识别虚拟变量的家庭住户全样本回归,用来检验城乡身份是否是影响家庭收入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比城市家庭低15.23%,增加虚拟变量后与方程3 相比,各收入来源效应有所变化,表明城乡身份对家庭可支配性收入确实有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1. 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差距大,收入来源结构是主要原因

根据描述性统计,城乡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具有差异性,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城镇残疾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则是农村残疾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江苏省农村残疾人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残疾人家庭。

首先,城镇残疾人具有地理区位优势,城镇的就业机会较多、工作待遇较好、工资收入较高。其次,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对残疾人的就业、收入有极其重要的、显著的正向影响,从而造成了工资性收入向城镇倾斜的状况。

就转移性收入而言,农村残疾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没有养老金或离退休金一类收入;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没有城镇完善,农村残疾人报销医疗费机会较少;农村残疾人还存在基本生活救助不足、专项社会救助功能有限、临时社会救助相对短缺等问题。因此存在农村残疾人家庭的转移性收入普遍低于城镇的客观结果。

2. 残疾人家庭收入分配不平等,农村不平等程度高于城镇

江苏省城镇残疾人家庭基尼系数小于农村家庭基尼系数,是以城镇残疾人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平等程度要小于农村残疾人家庭。

3. 残疾人家庭与全省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不同

残疾人由于自身缺陷,劳动能力较低甚至不能自理,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牺牲劳动时间来进行专门看护,导致家庭劳动力减少,因此家庭工资性收入较低。残疾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转移性收入,而全省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性收入。

4. 财产性收入是造成全省家庭和残疾家庭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

残疾人家庭收入大多用于医疗方面,存款较少,无法获得储蓄型保险净收益,同时缺少投资股票、基金等可获得利息、红利收入的资金基础。因此,江苏省残疾人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要远远低于全省人均水平。

5. 医疗支出是残疾人最担心的问题

转移性收入是残疾人收入来源的主要来源,但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残疾人家庭的转移性收入都难以支撑医疗开销。一旦遭遇其他重大打击,家庭收支的严重不平衡将导致整个家庭长期处于生活困难的境遇之中。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缩小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结构差异的政策建议。

城乡残疾人家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比较明显。工资性收入与劳动息息相关,在同等身体条件下城镇残疾人比农村残疾人拥有更优越的就业条件。应以小见大,着手改善农村普遍就业条件差的现象;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村残疾人就业;完善农村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从教育和就业方面着手,增加残疾人工资性收入。针对转移性收入存在的差距,要落实面向农村居民收入项目的转移支付以及各种直接补贴政策,加大针对农村残疾人的资金投入,保障社会救助资源的供应途径。残疾人家庭与全省家庭收入结构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上述建议以残疾人为主要对象,农村残疾人为重点对象。

解决残疾人医疗问题,需要重点关注转移性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残疾人醫疗保障或医疗救助制度,制定和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有关补贴政策。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增加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有效补充政策,解决社会医疗保险暂解决不了的问题。民政部门应当针对符合医前救助的病人给予高效便捷的医疗救助;住院后无力继续维持治疗的,可以实行待医疗终结后再予结算的保障性治疗方式,保障贫困残疾人患病时能得到必要的救助。同时逐步增加残疾人医保、新农合的报销项目和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减轻残疾人负担,切实做到解决残疾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切身体会到,针对残疾人贫困问题,最关键的是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生活环境和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有与残疾人群体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最真实迫切的需求,才能最大程度的为他们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詹鹏,李懂文.“残疾”对家庭收入结构的冲击多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4):76-83.

[2]陈宇辉.中国家庭收入结构异质与分解——基于CHIP2013的实证研究[J].财经分析,2018(06):41-48.

[3]周春平.教育对提高残疾人就业机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CHIP2013数据的实证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8(01):58-63.

[4]朱瑞敏.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需求与供给状况研究——以W村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910327073Y)。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