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敏杰,任小丽,张 震,闫 磊,闫跃飞,白雪利,李静茹,高腾云*
(1.河南农业大学 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0)
泌乳性状是奶牛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性状,产奶量会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乳成分也决定了牛奶的品质和风味,泌乳性状与牧场的收入和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奶牛生产中的地位至关重要[1-2]。乳中体细胞数(SCC)升高是奶牛患乳房炎的主要特征[3],因此测定奶牛乳中SCC高低是判断乳房炎的主要手段[4]。除去遗传因素外,产奶性状很大程度上还受牧场管理水平、季节、胎次等各种非遗传因素的影响[5-6]。大量国内外研究发现,奶牛乳中SCC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上升[7-9];不同产犊季节下,荷斯坦牛乳中SCC在春季和冬季较高。魏鹏飞等[10]、Hare等[11]研究表明荷斯坦奶牛在夏季产犊时日产奶量最低,在秋季及冬季产犊时日产奶量较高。魏琳琳等[12]研究产奶量与各乳成分之间关系时发现,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等常规乳成分指标及乳中SCC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乳尿素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集约化奶牛场的管理中,需要依据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条件,关注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诸多因素,通过综合调控与控制,形成适宜于产奶潜力充分发挥的生产系统。本研究通过探讨牛场、胎次、产犊年-季和父亲等因素对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探究各泌乳性状间的相关性,揭示中原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能随产犊季节、胎次、牧场的变化规律,为牧场提升奶牛集约化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收集河南省7个集约化奶牛场荷斯坦泌乳牛2012-2017年间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记录信息包括:牛只管理号、胎次、产犊日期、测定日期、产奶量(kg·d-1)、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中体细胞数(1×103·mL-1)、乳尿素氮(mg·dL-1)以及系谱记录。
根据7个牧场数据结构性及其完整性,使用Excel 2013和SAS 9.4对35 659条DHI记录进行筛选及处理,数据选择标准如下:
胎次: 1胎,2 胎,≥3胎次为依据划分成3个胎次水平;
泌乳天数1~305 d;
泌乳期内最小泌乳天数小于90 d、参测DHI6次(包含)以上,测定间隔小于70 d;
DHI 记录:日产奶量5~80 kg·d-1,乳脂率1.4%~6.2%,乳蛋白率2.0%~5.0%,体细胞数(0~6000×103·mL-1),删除空白记录(无尿素氮数值);
季度:第一季度(春季)3-5月、第二季度(夏季)6-8月、第三季度(秋季)9-11月、第四季度(冬季)12-2月[9];
经过上述条件筛选和处理后剩余8052条原始记录,各因素水平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统计结果Table 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each factor level
运用 SAS 9.4 线性混合模型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GLM)过程,分析场次、胎次、产犊年-季、父亲、泌乳天数及其互作效应对各泌乳性状的影响,泌乳天数作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模型如下:
式中:Yijklm.各性状观察值;μ.群体均值;Hi.第i场;Pj.第j胎次;CYSk.第k个产犊年-季;SIREl.第l个父亲;HPij.第i场与第j胎次互作;HCYSik.第i场与第k产犊年-季互作;PCYSjk.第j胎次与第k产犊年-季互作;DIMijklm.泌乳天数;eijklm.随机残差。
筛选后各性状描述性统计见表2。
荷斯坦奶牛各泌乳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荷斯坦牛产奶量与乳脂率、SCS均呈负相关,与乳蛋白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乳尿素氮呈正相关;乳脂率、乳蛋白率及SCS两两之间呈正相关;SCS与乳尿素氮呈较弱的正相关。
不同因素影响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尿素氮的最小二乘均值及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2.3.1 胎次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不同胎次对产奶量及乳中 SCC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对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尿素氮没有显著影响(P>0.05)。1胎次时平均产奶量最低,2胎次时达到泌乳高峰为29.42 kg/d,3胎次时又降低;1~3胎乳中SCC逐渐上升,且2胎、3胎时乳中SCC差异显著。乳尿素氮先升高后降低,在2胎次时最高,乳脂率、乳蛋白率相反,均在2胎次时最低。
2.3.2 牧场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不同牧场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中SCC及乳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号牧场和4号牧场的产奶量较高,均接近于30 kg/d,但是1号牧场的SCC显著低于4号牧场,说明4号牧场在乳房炎管理方面仍需加强;4号牧场的乳蛋白率与1号牧场没有显著差异,但4号牧场的乳脂率要显著低于1号牧场,说明4号牧场奶牛生产性能要低于1号牧场;6号牧场乳脂率、乳蛋白率较低,说明6号牧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较低。7号牧场乳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牧场,2号牧场乳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其余各场(P<0.05)。
表3 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SCC及SCS之间的相关关系Table 3 Correlation among milk yield, milk fat percentage, milk protein rate, milk urea nitrogen, SCC and SCS
表4 不同因素影响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尿素氮的最小二乘均值及协方差分析结果Table 4 The least square mean and covariance analysis of milk production traits, milk somaticcell number and milk urea nitrogen in Holstein cows under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2.3.3 产犊年-季对荷斯坦泌乳性能的影响 不同产犊年-季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2012、2015及2017产奶量较高,均极显著高于2013、2014及2016年(P<0.01);2014年产奶量最低,乳中SCC最高,与其他各年份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奶牛在春季产犊产奶量最高,乳中SCC在夏季和秋季时较高;从春季到秋季,乳尿素氮值逐渐下降,各季度间差异显著(P<0.05)。从春季到冬季,乳脂率及乳蛋白率先降低后升高,各季度间有显著差异(P<0.05)。
2.3.4 父系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不同父系对后代的乳成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比较不同国家父系后代的各性状后(图1)得出,加拿大及美国公牛后代与中国公牛后代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加拿大公牛后代的乳脂率却极显著高于中国公牛后代(P<0.01),美国公牛后代的乳脂率要低于中国公牛后代;加拿大公牛后代的SCS显著低于中国(P<0.01);加拿大、美国公牛后代的乳尿素氮水平要低于中国。
2.3.5 各因素互作效应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胎次、牧场和产犊年-季的两两互作效应对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中SCC和乳尿素氮值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表4)。
本研究发现乳脂率、乳蛋白率均与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与多数研究结果一致[13-15]。本研究中的产奶量与乳尿素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张峥臻等[16]研究结果一致,但与张慢等[14]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牧场日粮不同。黄春华等[17]表示,SCS与产奶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SCS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体细胞数增加,奶牛身体机能下降,产奶量降低,乳脂及乳蛋白浓度升高。乳脂率与乳尿素氮呈正相关,可能是由于瘤胃中乙酸合成增加,过瘤胃蛋白在瘤胃中的浓度升高,乳脂率与乳尿素氮同时升高[17-18]。有研究报道,南京荷斯坦奶牛场中乳尿素氮与乳蛋白率指标的变化趋势一致[19],这与本试验结果不符,可能是环境差异所致。
乳尿素氮过高反映日粮中的蛋白质没有被利用完全,牧场应对奶牛日粮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将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20-21]。还有研究表明,乳尿素氮值过高时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较晚,个体情期受胎率较低。因此,评价奶牛产后的繁殖性能,乳尿素氮是可以在实际中加以利用的指标[22]。
大量研究均指出,胎次对产奶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0,23-24]。魏琳琳等[12]对山西地区荷斯坦奶牛研究发现,3胎奶牛的产奶量最高,这与本研究分析的结果冲突,可能原因是本研究中胎次水平分类标准与其不同,本研究中把胎次分为1胎、2胎、≥3胎3类水平,在≥3胎中包含4~5胎,造成结果差异。Johnson等[25]研究发现荷斯坦奶牛在2胎时乳尿素氮最高,1胎时乳尿素氮最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3胎乳中SCC呈现大幅度提升,显著高于1、2胎[26],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差异,再加上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更新等原因,造成不同牧场间奶牛生产水平的差异。对于产奶性状值偏低的牧场,或者乳中 SCC偏高的牧场,提示牧场应注重提高其管理水平,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不仅能直接增加鲜奶的产量,而且还可以提高牛的繁殖性能。
2014年产犊产奶量最低,乳中SCC最高,2015产犊产奶量最高,乳中SCC最低,这说明2015年奶牛生产水平优于2014年,牧场在奶牛生产管理方面取得较好成果。尚文博等[27]研究指出,12-2月产犊的母牛泌乳期内产奶量较高,在7和8月产犊的母牛泌乳期产奶量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合理安排产犊季节,从而得到较高的产奶量[11]。有研究表明,春季产犊日产奶量较高,夏季产犊乳中SCC较高[10],本研究结果亦是如此。唐程等[28]研究得出,春季SCC最高,秋季SCC最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南京地区与河南地区季节差异造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其采用的2015年及2016年数据具有年份数据的特殊性。蒋桂娥等[22]研究表明,乳尿素氮从春季到秋季依次降低,与本试验结果一致。童雄等[29]对华南地区泌乳牛在不同季节下乳成分变化的研究中发现,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在季节影响下有极显著的变化,且从春季到夏季呈现下降趋势,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
本研究对比不同国家公牛后代泌乳性能后发现,加系公牛后代的产奶量、乳蛋白率及乳脂率均高于中系公牛后代;美系公牛后代的产奶量低于中系公牛后代,但SCS没有显著差异。韩广文等[5]对黑龙江省的荷斯坦奶牛研究结果中得出,外血公牛女儿的产奶量高于国内公牛后代,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苗健等[30]发现美国公牛后代日产奶量显著高于中国公牛后代,乳中SCC却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结果在产奶量方面与本试验结果有冲突,可能原因是不同母牛群体存在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荷斯坦奶牛育种中的遗传进展还存在差异,今后在引用外来种公牛冻精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中国原有荷斯坦奶牛群体的优良特性,逐代提高中国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水平。
本研究对泌乳性能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中原地区荷斯坦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及乳中SCC均受到胎次、产犊年-季、牧场及不同遗传信息的极显著影响,且各泌乳性状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这为集约化管理奶牛场提供了理论支持,提示牧场管理者应该综合调控影响产奶性状的各方面因素,尽可能为奶牛提供最优质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期最大化发挥荷斯坦奶牛的泌乳性能,为牧场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