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0-11-25 10:52王菲菲
读与写 2020年33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美术多媒体

王菲菲

(江苏省淮安市新区实验小学 江苏 淮安 223001)

美术承载着传统与创新双重意义。相对于语数外课程的刻板枯燥,美术课程则具有独特的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依靠传统的绘画和工艺课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多媒体课堂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增加了影音效果,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知大自然和传统艺术的美。同时,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教学,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修炼美术素养。

1.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美术信息化的意义

1.1 增强学生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力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高。在课堂教育中,传统的说教模式枯燥单一,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很难参悟其中意义。多媒体教学的融入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眼球,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接受教育。而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未来行为规范的基础,需要教育者在进行美术教育的同时融入道德品质的培养,进而规范学生行为秩序,全面健康的发展。

1.2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人类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而小学生的世界又充满了单纯。课堂教育中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其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充实学生精神世界,让学生感知正能量的带动。其次,多媒体声音和动画的运用,在丰富课堂体验的同时,也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绘画的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并通过图画与人物情感进行连接。进而丰富情感体验,增加德育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德育品质。

1.3 树立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平时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作为启蒙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应当规范自身行为,以自身实际行动影响和引导学生,规范言行,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小学美术课本中描绘和刻画的行为美德,作为其学习和比较的标准,结合实际生活,对比自身行为,引导和指出哪些可以继续发扬,哪些需要舍弃[1]。

2.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美术信息化的措施

2.1 德育和美术教育渗透融合。在小学美术课本中弘扬和培养道德品质的内容比比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以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例如,根据这一阶段学生嬉闹的特点,增加游戏环节,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师生关系转为朋友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学校和教师也应当不定时组织学生动手创作美术作品。结合生活中的重要节日,例如端午,中秋,国庆等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培养其爱国精神。

2.2 丰富课堂形式增加学习兴趣。如何在课堂简短的时间内将课程变得丰富有吸引力,直接检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实行多样化课堂更能促进和激发其学习和互动的兴趣。多媒体课堂的运用,将老师与学生不能走进的地点和景色直接展现在眼前。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中国民间玩具》,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将所有玩具一一摆在学生面前,但通过视频演示或是ppt图片都能够将其完美的展现出来,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对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极大帮助。其次,课后的现实体验也非常有必要,老师与家长可以在课余的时间带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公园,直观感受艺术美学和自然美学。丰富知识结构,感知自然界的伟大和传统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快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画面,并系统的用画笔和文字展现出来。

2.3 增加生活情境提高课堂趣味。以往的传统教育,课堂教学受时间限制,如何将美术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将德育教育的本质串联到生活中去,对于教育者而言相对困难。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课后,通过手机视频拍摄的模式,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画面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增加师生交流,感悟现实中的真实情感。从而做到德育和美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例如,苏教版小学美术《春天的颜色》,根据这一话题,学生通过手机拍照或者是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看到的春天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进行分享,而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受将自我认知中的春天描绘下来,增加自然的感悟力和对艺术的热爱,进而提升美术素养[2]。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是进行知识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课堂,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美术教育中,让美术打动学生的心灵,并注入到生活当中,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的目的与意义,进而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与价值观的树立。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美术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巧用多媒体 学生乐识字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美术篇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乐于助人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