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创意探索

2020-11-25 12:38黄秀娟
名师在线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读后感学法文本

黄秀娟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民主小学,福建浦城 3534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在多方面展开创新实践,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整合读写结合的学法资源,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准备不同的读写结合学法。其次,探寻读写结合对接视角,促使学生顺利进入读写环节。再次,丰富读写训练形式,让学生在多种读写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最后,拓宽读写结合实践域度,让更多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形成学科能力。

一、整合读写结合的学法资源

整合读写结合的学法资源,是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在以往的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教法的探索,对学生学法缺少基本认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读写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师要做出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读写学法支持,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在读写实践中养成学科核心素养。

读写结合是一种操作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理念,教师要在学法整合方面做出创新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的道理,然后为学生布设读写任务:认真阅读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要结合课文相关情节,关联生活认知展开读写训练,以表达一种鲜明的观点。学生接受这个读写任务后,能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并对读后感的立意角度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学生大多能够心领神会,自然进入读写环节。课堂展示时,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读写实践做出归纳,肯定学生的阅读见解。

教师为学生布置读后感的任务,这是最典型的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学生虽然对读后感操作方法缺少基本认知,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快速进入操作环节,对读写结合关系有了更多的理解。教师应为学生做出必要的读写方法提示,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形成学习认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状态。

二、探寻读写结合的对接视角

读写结合要选择正确的对接点。适度处理教材内容,对照分析学生读写现实,归纳解析学生读写方法,自我剖析读写教学存在短板,都可以为读写结合对接点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参数。读写结合是一种学法,更是一种意识,教师要从更高视界为学生做出引导,这样才能把读写结合不断推向深入,为阅读教学注入丰富的内驱力,让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建立读写认知基础[1]。

《松鼠》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本,作者重点介绍了松鼠的主要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在布设读写任务时,要求学生采用仿写的方式,介绍生活中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学生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找出文本的设计路线,对文本构建有更多认识,确保仿写顺利进行。在学生读写过程中,教师要始终跟进指导,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持。经过一番努力后,学生的仿写获得圆满成功。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小组时展示仿写内容,给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学生写小狗、小猫,也有学生写小鸟,还有学生写家禽,不管写什么内容,学生都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句子仿写方法和技巧运用得更为丰富。

教师为学生设计仿写任务,这是比较常见的读写结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过程中,就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写法,锻炼了对文本构思、选材、立意、点题、修辞等技巧和方法,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帮助。读写结合让学生顺利进入高效训练环节,其作用更为深远。

三、丰富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

丰富读写结合的训练形式,这是最典型的学法指导。教师要有整合筛选意识,对应操作多种读写结合训练形式,为学生推介适合度更高的读写形式。仿写、续写、读后感、扩写、改写、读书笔记、课本剧创编等,都属于读写结合的操作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理性选择,以提升教学训练的适配性。学生对读写结合训练应有自己的追求,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以便做出对应选择,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读写主动性。

教师在选择读写结合形式时,要有创新意识,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设计,这样做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知。例如,在教学《四季之美》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别具一格的读写任务:四季之美有太多可写之处,不同地方的四季会有不同的美景可以展示,结合文本阅读,选择生活中最熟悉的自然景色展开描绘,然后自行配乐诵读作品,将音频材料传递到学科网络互动平台上。自行创作一篇写景散文,而且要自己诵读,将作品录制成音频材料,学生都会认真对待这次读写任务,积极阅读文本内容,学习相关写法,筛选生活中熟悉的自然景色,展开生动描写。

教师为学生布设一个独特的读写任务,成功激活学生参与读写学习的热情。学生对自然景色描写并不陌生,但将作品自行录制成音频材料,这是一种新鲜的实践活动。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布设,让学生全情投入读写活动中,自然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2]。

四、拓宽读写结合的实践域度

读写结合是一种阅读训练方法。如果将其融入学生思想,让学生自觉树立读写意识,主动展开多种形式的读写训练,这是教师要重点考量的问题。拓宽读写结合实践域度,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搜集阅读素材、展开社会观察调查、进行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为学生准备更多的训练契机,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实践能力。

学生对读写训练并不陌生,对接轨生活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有更真切的体验,会有强烈的参与热情。例如,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典型的描写片段展开鉴赏操作,让学生掌握一些描写方法,然后设计一个读写操作任务: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奇妙的地方,请你对此进行生活调查和实地观察,自由创作,自拟题目,参考文本写法,写一篇写景小品文。学生接受这个写作任务后,会再次阅读文本,对景色描写方法展开深入研究,为课外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实地观察,有了很多的创意发现,之后利用学习的方法,展开自由创作。

教师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任务,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展开观察体验,学习文本写法创作,给学生创造了实践机会[3]。学生都有与生活接轨的意识,在观察体验中展开读写操作,自然能够形成崭新的读写认知。教师针对性地拓宽学生的读写视野,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心理触动,也可帮助学生激活写作灵感,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结语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操作形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和书写,促进读写结合活动的有序开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正是对读写辩证关系的有力诠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提供更多的方法支持学生习作,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形成学科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读后感学法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在爱和自由里成长——《狼王梦》读后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