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康宁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16)
为了提高教育水平,班主任作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除了需要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外,还应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是在多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和特殊的心理特征。本文对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内涵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以供广大同人参考。
情感素质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情感素质的定义,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往往表现为关系客体、对象客体、情感本体和情感的运作等四维结构。
首先,关系客体。中小学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是在与各种交际对象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作为社会群体当中的一员,其与学生、家长、同事等群体进行交流与交往在所难免,这些也是直接影响班主任情感素质的重要因素。其次,对象客体。在教育系统中班主任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这也是形成和培养情感素质的途径之一。再次,情感本体。班主任在工作的同时同样拥有丰富的情感,情感素质本体包括了审美、理性、道德、生活、人际五大类。最后,情感的运作。情感智力也影响着班主任情感因素的产生。班主任表现出的智力,体现在班主任的情绪识别、体验、沟通、激励、感染、调控、评价能力等方面[1]。
本文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特性,总结出班主任情感素质的三维结构模型。对关系客体而言,班主任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会与其工作相关的人接触,其中就包括学生、家长与同事。对对象客体而言,教师需要明确其工作内容、角色定向和工作职责[2]。其中,其工作内容就包括师生互动、课堂交流及师生冲突等。以此,笔者公开调查了教师、家长和学生,通过词语的归纳、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总结出班主任的五大类情感,包括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及生活情感。
笔者以进一步探讨并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构成为目的,调查了班主任的情感特征;然后针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将班主任情感素质调查表用绘制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此次进行打分的分别是专家团成员(40 位)、教师(85 位)和学生(60 名)。经过统计总结,初步得出了班主任情感素质每大类的若干种影响因素。除了分析所获得的行为样本之外,笔者还设计、制作了班主任情感素质调查问卷;通过小规模的测试和整改,制作出正式的班主任情绪素质调测问卷。
研究对象是本次抽取的50 名班主任,数据将使用SPSS16.0 软件统计记录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责任感、怜悯感、关心感是班主任道德情感的主要方面,团结感、有趣感、尊重感是班主任人际情感的主要方面,审美感、仪容仪表感、艺术感、美感是班主任审美情感主要方面,班主任情感能力由情绪理解能力、情绪疏导能力及情绪调控能力三部分组成,即班主任情感素质六大类十九种情感的基本结构。然后根据研究需求,笔者随机抽取50 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 LISREL8.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显示结构成效良好。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体现主要源于班主任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积累,具有一定的特性,影响着班主任对情感素质的认知与理解。
当代情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支配着个体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大脑的对应区域会指挥和控制其对情感的表达。因而,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具有先天性,其情感素质的发展也受大脑发育情况所影响。另外,班主任的后天生活、学习及工作环境对其情感素质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班主任的岗位实践对其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同样具有后天性。由此可见,我们应从后天性这一特点着手来提升班主任的情感素质[3]。
情感宣泄通常以情绪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个体生理属性也影响着个体的情绪特点,并受一定程度的“动力定型”影响,这也是凸显班主任情感素质自然性的特点之一,因而,班主任的情感表达具有自然性。此外,情感会受社会因素影响,且教师职业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因而,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具有社会性。综上所述,在审视班主任的情感表现时,我们需要完整、全面地去分析,既不能刻板要求,也不能过于一味迁就教师的行为;同时,在探讨和综合评价班主任情感时,也需要注意这一特性。
情感素质与个体的生理特点息息相关,加上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是经过长时间沉淀下来的,并且其性格特点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具有稳定性。另外,教龄的长短和教学经验也对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如一些教育事件、师生间的冲突及校园组织的重大活动等都是影响班主任情感素质变化的因素。因此,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具有可塑性。所以,校方在选择班主任时,应全面考虑到其基本素养及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对于刚参与执教的教师需进行适当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使班主任情感素质更富有稳定性和可塑性。
因情感素质会受本质属性的影响,加之教师的工作状态具有常态性,所以其情感具有内隐性,因此,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具有内隐性。另外,班主任情感素质体现在仪态美感、言谈举止两方面;同时,由于工作的特性,班主任工作内容涉及方面较多,而每个内容都能反射出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因而,外显性也是教师的情感素质特点。可见,在考查教师的情感素质时,我们要避免单一手段,而是需全面、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和评判。
从目前情况来说,班主任素质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提出的六大类十九种情感正好与班主任的情感相吻合。另外,这些情感素质是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共同具备的,绝不是某个学校、某个教师具备的特点。当然,班主任的情感素质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因为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具有一定非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为非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情感素质的非统一性是我们主要考虑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方面。在实践的工作中,我们更要考虑班主任情感素质的统一性和非统一性。我们要整体提升班主任情感素质,但是也不能忽略本校及本年级或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将培训和培养应用在实际中,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情感素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实践改革措施,仅供以后教育发展参考。
中小学校在选拔班主任时,需严格审核其专业素质,不仅要对科学素养、学历水平、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判,而且要注重对其情感素质的考查,考查手段可以通过实习、性格测评等方式来帮助校方进行审核。在聘用教师后,校方应积极展开以提升班主任情感素质为主题的校园研修活动,通过工作实践和培训来加快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提升。
班主任培训是我国教育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后培训的重要模块。传统的培训过多强调认知性教育,目的性较强,实践操作性较弱。因此,加强班主任的情感素质应成为接下来培训的重点内容,学校可以针对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教学能力适当地进行心理辅导,以加强其情感素质的提升。
班主任的评价管理一直是教育管理中的难点和盲区。当前对班主任的评价主体和内容没有确切的安排和规定。因此,研究者应综合校方、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以教育对象发展程度为评价内容,不能单靠学生的成绩来判定班主任工作的好坏,而是需全面参考班级及学生整体氛围和总体发展情况。良好的评价管理机制是鼓励且提升班主任情感素质的核心力量。
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习研究方面来提升个人情感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解读学生的内心,在良好的沟通中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在自我实践工作中进行自我反思,以达到提升个体情感素质的目的。用情和用心是班主任在不断实践、反思中达到另一个高度的重要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素养就如同被调正弦了的小提琴,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基本的情感素养,方可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教育事业关系到我们的未来,班主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情感素质的加强、情感素质水平的提升,对教育事业有重要影响。班主任应注重自身的情感素质,有效巩固教育事业,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