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蕾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实验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语文的教学标准就不断在提升,这给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压力,不同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当前的新课标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尤为重视,并提出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如果一贯沿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根本就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当前新课标对于初中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的要求,为了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转变自己的观念,对于课程进行创新,构建新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而读写结合,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也应该不断的发展进步,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读写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
读写结合是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可以直接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实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性循环,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1 满足了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是要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将读写结合起来能够满足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而能够达到写作水平有效提高,学生也能够在写作当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会使他们进行阅读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使学生在阅读当中不断的提升了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又不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减弱,一方面是因为出现了其它的学科,他们很容易就被分散精力,另一方面是从小学进入初中的过程中,语文教学的难度和深度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往往会觉得力不从心,或者是出现了厌烦情绪,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此时读写结合的方法就发挥了作用,读写结合能够使学生在丰富的阅读内容和有趣的写作体验当中体会到快乐,阅读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碰撞,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写作的积极性,为学好语文打下了基础。在实际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一味地将阅读和写作机械性地结合起来,将学生们一概而论,只有以学生为根本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1]
1.3 可以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参与感。 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参与感,当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若想学以致用,就得进一步深度解剖分析文章,当他们得出一些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的内容时,就会油然而生骄傲之情,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学习语文参与感,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2.1 通过分类阅读来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阅读是进行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初中生在经过小学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功底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进行初步的写作,但是此时他们的写作还仅仅停留在表面,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要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写作细节,帮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2]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类阅读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例如可以从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写作方法,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也可以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水平,同时分析文章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的三观形成也有着正面的影响,当学生进行了多次分析,应用实践之后,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当教师在讲解完《背影》这篇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之后,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类似的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之间相互分享,进行深入的阅读,并分析这些例文所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具体的描写方法,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同学和老师们相互分享交流不同的想法之后,思想碰撞会产生新的想法,有利于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也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阅读和主动分享的好习惯,有利于教师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教师可以指定学生圈出文章中描写父亲内容的语句,将不同文章中描写父亲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以及不同文章中是以什么角度来描写父亲的,来分析描写人物的技巧和方法,通过阅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对文章的主旨大意进行总结分析,分类阅读,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
2.2 通过构建文章框架导图使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写作是将一定的语言文字通过某种逻辑表达出来的办法,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和兴起,想到什么写什么的随笔对于初中生而言难度还较大,因此初中生在写作前需要构建一个基本的框架,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文章构思,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引导,通过讲解文章的框架,使学生明确写作的思路,引导学生分析他们阅读所遇到的文章的框架,使他们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这样可以使他们明白框架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构思和创新,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若学生在构建框架中遇到了难题,教师还可以进行指导和提示,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布局,从而节约他们构思文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学习写作动力,也保证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3]
例如,当在课堂上学习《我为何而生活》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借鉴这篇文章中的写作框架,对学生来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教师可以以“梦想”为主题来指导学生进行文章框架的构建,具体可以这样一步一步的来引导,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吗?那你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过怎样的努力呢?你在逐梦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挫折和困难呢?你是怎么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克服这些困难之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这样一步一步紧密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紧扣梦想这一主题来写作,而不会自说自话的跑题,例如,当很多学生在写与梦想有关的作文时,如果以我的梦想为主题,他们会描述先简单说明一下自己有什么梦想,然后写应该怎样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就显得广泛而空洞,有点泛泛而谈的感觉,没有实际的例子作为支撑,使文章缺乏可信性,不能将读者带入其中,因此框架的构建,在学生的写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讲解文章的框架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思路的方法。
2.3 通过课堂实战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写作能力。为了构建读写结合的初中高效习作教学体系,还需要及时通过课堂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写作能力,以便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在课后进行写作也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在课后写作时,学生们往往会参考资料或者是由于没有限制时间,又或许是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匆了事,总之就是不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所以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把握班级学生整体的写作水平,需要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写作任务,以此来检验学生的真实写作能力,同时在经过某一阶段的教学之后,教师也系统地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写作方法后,为了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也需要及时的在课堂上就进行写作,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吸收,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利用起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及时得到课堂的反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当他们发现所学的知识真的是有用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高深的事情,只要认真听讲,就一定会有收获,能让他们体会付出和收获之间的辨证关系,学生中课堂上进行写作之后也能够使教师明白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比如,当教学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篇课文之后,在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章,以及分析完写作框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以“我亲爱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记述文,描写自己家乡的优美景色以及风土人情,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刚刚学完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清晰的,他们很容易就将此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当教师阅读完每一个学生的文章之后,就可以根据他们的文章提出不同的建议,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有利于构建初中高效习作体系。
综上所述,构建读写结合的初中高效习作体系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教育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构建这种体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不断努力,相信初中语文教学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