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娟
【摘 要】 中国自古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有识之士都对现实政治问题十分关心。然而值得深思的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处于和平稳定的社会中,但是却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时事政治应有的关心。高中政治学科是与社会时事密切关联的学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将政治教学与时事巧妙融合,既助推学生对政治新知的理解,更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同。
【关键词】 高中政治;时事材料;高效课堂
政治学科是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将社会时事材料引入到了政治课堂中,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并思考因此引发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将时事和政治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拉近生活距离,引导观察鉴别
任何学科都必须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政治课的学习也是这样,若脱离学生的生活,那么很难让学生得到切实提高。在高中政治课时,学生常常会面临一些抽象的概念,我在教学时就会将时事材料引入到教学中,这样能促使学生观察并鉴别现实生活,并利用已知的政治知识来加以分析,这样就能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高效。
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若直接给学生讲述什么是联系的观点,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则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也很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尝试用时事材料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步理解怎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我给学生展示了新闻“NASA:多亏中印,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地球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这是因为中国和印度植树造林产生的结果。”我又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该问题:“中国为何要采取植树造林的做法呢?”“为了保护环境,避免风沙和雾霾对人们的影响。”我又提出问题:“中国采用了哪些方式植树造林呢?退耕还林的做法是否起到了作用呢?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什么影响呢?”在这诸多问题的辅助下,学生认识到,地球变绿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
我将教材作为媒介,将时事热点作为载体,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印象,能将时事转化为促进学生观察和思考的有效调剂品。在时事的引导下,学生会更积极地投入思考,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的政治知识。
二、凸显学科价值,学会为人处世
政治学科的价值在于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处世,教学的重点在于影响人,塑造人。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将时事引入到政治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自己处在这样的处境下会怎样做,这样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促使学生形成崇高的思想品质,进而体现出政治学科的价值所在。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政治生活中,促使学生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让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我在教学中先用一个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下‘3月9日两会早新闻:人代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政协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为何全国人民都十分关心人代会的情况呢?你是怎样看待政治生活的呢?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觉得自己要怎样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呢?”在学生参与分析时事新闻后,我还组织学生参与到模仿实践活动,学生尝试模仿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工作,参与到模拟听证会等活动中,思考自己以后应该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参与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活动中。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其理性思维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却不够完善。我将时事材料引入到教学中,先用具体例子引发学生兴趣,再引导学生思考辨析,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逐步形成国家意识。
三、塑造人文品格,拨正价值观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塑造人文品格,让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步端正起来。我在教学中尝试引入了各种时事材料,引导学生围绕其中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思考,让学生逐步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在指导学生学习“价值与价值观”的时候,我鼓励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我鼓励学生找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并说说要怎样正视这些问题。我给学生展示了时事新闻:“郑委员:明星逃税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展开思考:“郑委员为何将逃税这个问题上升到了缺乏公民意识的高度上,你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做什么呢?为了个人的私利而逃避税收,为什么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呢?”学生针对这则时事新闻展开分析,充分认识到了缴税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事情,一些明星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但是却忽略了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个問题是十分值得反思的。
我在教学中还常常会针对学生中间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引导,鼓励学生思考不文明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要回报社会,成为有用的人,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能起到积极作用。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笔者积极引入了时事材料,尝试用这些时事材料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受用的思想。这不仅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展现出政治课堂的时代性,让政治知识的传播变得更为灵动,让政治学科更富有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