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富强
(1.西安文理学院 九三学社参政议政研究中心,西安 710065;2.西咸新区 研究院,西安 712000)
中国历史时期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自巢父、许由始,隐士事迹、言行历历可考者数以千计,不以隐士名世而有隐居经历以及虽隐居而为俗世遗忘者,难以计数[1]。隐逸风尚遍及士林,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时期士人的行为心态、人生境界、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2]。中国历史时期的文化心理是入世与出世互补:入世重人事,出世重天道;入世重文饰,出世重自然;入世刚健有为,出世则清静无为;入世追求投入,出世追求超越[3]。处境有穷通,得志泽加于民,失意修身遁世。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隐士友山林泉壑,伴日月星辰;取法自然,返朴归真;隐而待时,与世无争;超越物役,回归自我[1]。期冀圣贤道德,以独特方式认可生命价值[4]。中国历史时期的隐士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需进一步从现代人力资源配置角度考察隐士就业及就业市场的概念、形成与效应。
隐士往往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治世才能,有从政经历或要求[5],但有些不愿做官[4]。中国历史时期大部分士人有到政府任职的,也有农耕就业和非农就业的。
1.终生隐居
士人长期不能得到理想的公务员职位,其就业主要有以下两种:(1)农耕就业。世道纷乱,隐士远离政治,独善其身,隐于田园[1]。因得不到以一技之长谋生的教育文化技术等专业职位,而回归农耕本业,处于隐居状态。(2)非农就业。非农就业指处在公务员与农耕之间的教育文化技术等专业职位。避世洁身自好,怡情适性而隐,不慕名利,淡泊自持。
2.暂时隐居
隐士文化儒道互补,君王与士双向选择;良禽择木而栖,贤士择主而仕。士阶层掌握着君王梦寐以求的治国平天下之术。时机未成熟、未遇明主时,怀抱利器的士人选择暂栖林泉,明哲保身,审时避世,求仁谋道,隐居求志,待时而动[1]。暂时隐居,即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士人,在没有得到理想的公务员职业时,暂时隐居。管理者应关注这些中高级人才的有序进退,砥砺品节,择优委以重任,净化中高级公务员队伍,充分发挥中高级人才市场养材用材作用。
1.中国历史时期隐士群体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随着收入提升和生产率提高,闲暇价值稳步提升[6]127。对闲暇偏好较大者,工资率一般较高,劳动时间较长,闲暇更少,更有价值。他们愿以较多闲暇隐居,享受劳动成果[6]126。对闲暇有更大偏好的中高层人才,一般在闲暇变得更少也更有价值时做出隐退决定。
2.中国历史时期的相同待遇诱发隐士劳动较少
图1 隐士群体工作效率较高
隐居不做官的士人,对闲暇偏好更高。作为中高级人才,隐士想要做官但尚未做官,已经做官却放弃做官,或根本不想做官,超脱了世俗的职业生活[4]。图1中,如S1曲线所示,一般情况下,劳动供给数量随价格增加而增多,在W1的工资水平上,所提供劳动数量是Q1;在更高工资W2上,从业者愿意工作更长时间,提供更多劳动量Q2[6]125。隐士隐居前工作效率较高,同样待遇诱发的劳动量比平均水平减少,曲线上移到S2。在工资水平W1上,平均提供劳动量Q3,减少(Q1—Q3);在更高工资W2上,隐士愿提供劳动量Q4,减少(Q2—Q4)。
本文将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市场定义为中高级人力资源市场中,除公务员外的就业市场,包括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一定治世才能、有从政经历或要求的士人所就业的市场。按照就业出路,中高级人才就业市场分为显性市场和隐性市场。显性市场,指得志的中高级人才就业市场,这里指公务员市场;隐性市场,指失意的中高级人才就业市场,这里指公务员以外的就业市场,即本文探究的隐士就业市场,该市场的就业渠道主要分为农耕和非农耕。古代朝廷重视隐士,往往在显性与隐性两个市场之间自如擢拔人才;人才制度健全及流动渠道通畅时,人才可在显性与隐性市场间随意转换就业岗位。
图2 隐士市场形成的基础
中国历史时期按照社会分工,大部分士人会到政府机构任职,其中有些士人因社会机遇、出身而仕途受挫;也有士人因王朝更替、政见不同而不愿与当道合作。归隐原因包括避世求道、专心致学、寻医问药、急流勇退与终南捷径等方面[7]。他们往往通过缩小生存空间以扩大思维空间,保证意志自由,人格独立,逃离世俗喧嚣,远离公务员市场,半耕半读[4],著书立说, 弘道扬法[7],享受田园诗意生活。科举制激发了中下层士人的进取意识和功名欲望,为布衣入仕提供了现实条件,但人多官少的现实又使科举及第难度增加;出身低微、秉性刚正者不合时俗,拙于经营,功名无望,愤而归隐[2];社会动乱,士人苟全性命,遁入丛林隐退[5];托庇林薮,维护自尊,形成庞大的隐士就业市场[2]。中高级人才在公务员市场不能充分就业,表现为人才过剩。图2中TP线和TC线分别代表就业者总产出和就业者人才总成本(总工资)。MP是TP的切线,代表第L*个就业者的边际生产率;LT为就业者总数;W为工资率。开始,总产出随就业数量增加而增加,但总产出增加幅度越来越小。公务员数量超过L0后,总产出不再增加。公务员总量是LT,他们为生存都要得到工资,总产出要在全部人才中分配。图2中斜线TC是人才总成本线,表示向公务员支付的总工资,LT个就业者把总产出瓜分,平均工资水平W正好是TC线斜率。在给定工资率W下,朝廷会只雇佣L*个公务员。因为如果公务员人数少于L*,每增加一个公务员,总产出增加会大于人才成本(工资)的增加。但如果公务员数量超过L*,每减少一个公务员,人才成本的节约会大于总产出的减少。只有当公务员数量等于L*时,公务员边际生产率等于工资率,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此时总产出与总成本差额最大。在没有正常退出机制的公务员市场,必须容纳所有人员。这样,公务员L*LT虽表面上参与朝廷事务,但边际生产率小于工资率,处于伪失业状态。其中,边际生产率为0的公务员L0LT完全过剩,他们没有为产出做出贡献。但他们也得到工资W[8]159-160。边际生产率为0的公务员,称为冗员(surplus public servant)。与剩余人才一样,存在大量冗员,是历史时期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冗员大量存在,期待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而在没有退出机制的时代,旌表隐士成为取代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有益探索。
1.偏好
图3 偏好影响对就业市场的选择
两个人力资源市场(公务员和非公务员市场)的分割是中高级人才在显性和隐性市场自如仕隐的基础。不同偏好的中高级人才选择不同的就业市场。有的偏好就业于隐士市场,有的偏好就业于公务员市场。不同选择来自士人对风险的估计。隐士就业市场利润淡薄持久安全;公务员市场利润较高风险较大。公务员市场升降幅度较大,隐士市场得失变化较小。图3中,F表示公务员就业市场曲线,F’表示隐士就业市场曲线。
2.预期
图4 预期较高时中高级人才过剩
部分中高级人才的期望值很高,不愿在职位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就业。如果中高级人才的期望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就会认为消费闲暇的收益超过职业活动所得。辛辛苦苦付出成本(c1),在公务员市场只得到很少回报(r1);在隐士就业市场,虽然收益(r2)低于公务员市场,付出成本(c2)却不用过多;净收益也低于公务员市场,即r2- c2 3.需求 (1)人才制度健康时期隐士减少。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时期,出现对人才的巨大渴求。政治清明,人才战略比较成功的盛世,政府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往往能给出身庶族的中高级人才进入公务员市场提供比较公平的机遇。公务员市场透明化程度提高,政府治理结构优化,效率提高,隐士就业市场发达程度较低。相对人才制度不健全时期,需求曲线右移。图5中,给出身庶族的中高级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由Q0变为Q1,地位上升,由P0变为P1。隐居的中高级人才减少。 (2)人才制度不健康时隐士增加。人才制度不健全、人才战略不成功的末世,不能给出身庶族的中高级人才进入公务员市场提供公平机遇,公务员市场透明化程度不足,就业不规范。大量人才不能公平进入公务员市场并稳健成长,待遇地位低于预期。遵循比较优势原则,隐逸之风盛行,隐士就业市场发达;政府治理效率下降,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综合国力提升缓慢或逐步下降。图6中,人才制度不健康时,公务员市场对庶族士子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可为庶族中高级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由Q1变为Q0;地位下降,由P1变为P0。 图5 人才制度健康时期隐士减少 图6 人才制度不健康时隐士增加 4.供给 中高级人才供给大量增加的条件下,提倡精简高效,公务员数量扩张有限,公务员市场供过于求。隐士数量居高不下,形成隐士就业市场。 5.政策 图7 政策因素对隐居偏好的影响 政府对隐士就业市场的政策影响到士人对隐居的偏好和抉择。政府实施尊崇隐士政策后,中高级人才权衡隐居与入世收益。如果隐居收益较高,对隐居偏好增加。很多出身庶族的士人,在权衡成本和收益后发现,回归山林,从事自己熟悉的职业,要么农耕,要么进行文化教育,具有比较优势。公务员市场空间逼仄,政府鼓励隐居,昭显高风亮节。图7中,B1为政府没有建立尊崇隐居的规范前,反映隐居与入世时间选择关系的预算线,其斜率表示隐居和入世的相对价格;B1与无差异曲线U在E1处相切,在此点个人效用最大化,对隐居时间的需求为 C1。政府建立约束力较强的尊崇隐士规范后,投资于隐居生活的实际收益远高于未建立规范前的水平。隐居生活的预期回报率增加,预算线旋转到B2,均衡点为E2,对隐逸时间的需求为C2[8]97。 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是在供给与需求冲突条件下,解决中高级人才就业的市场,也是古代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稳定有效的保证,是公务员市场廉洁高效、精简务实的机制保证。如果没有隐士就业市场吸纳众多具有才干的中高级人才,古代社会的长治久安是不可想象的(古代治世往往持续数百年,与高层对这一市场的精心呵护和勉力维系关系甚大)。正是这一市场的存在并有序发展,使中高级人才进退自如,达则兼济天下,退则归隐山林,人格健全,讲究出处。在公务员市场就业有衣食保障;在隐士就业市场,朝廷征召和频繁赏赐可解衣食之虞,名利兼得,逍遥自在。把隐士就业市场纳入中高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是历代管理的法宝。政府利用隐士就业市场的低成本优势,通过对公务员和隐士两个市场的全盘调剂和精心筹划,使中高级人才各得其所,保证人力资源开发的较高效率和人才开发战略的分层推进。对隐士市场进行奖励(包括心理安抚和物质激励),有利于集中智慧,建设山林智库。 中国历史时期隐士是公务员市场溢出的中高级人才。如果把公务员就业的政府部门称为显性公务员就业市场,隐士就业市场就是隐性公务员就业市场。隐性市场的存在,保证了显性市场的健康运行。隐士就业市场对公务员市场具有蓄水池和调节器作用。中高级人才随意出入于显性、隐性两个市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该仕则仕,当隐则隐;出入自由,随意转换;达到人力资源的灵活调配。 第一,中国历史时期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立,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功不可没。政府对隐士就业市场(隐性公务员市场)的态度和策略成为社会稳定的关键。图8中,如果中高级人才没有退出公务员市场的就业竞争,平均工资水平应在We1,这时公务员市场就业数量为L1。当(L1-L2)数量的中高级人才退出公务员市场成为隐士,公务员市场就业数量减少为L2,提升了公务员市场平均工资水平(Wn1- We1)。隐士进入初级人才形成的初级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增加了人才供给,数量为L1-L2= L4-L3,降低了平均工资。初级人力资源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初级人力资源市场平均工资下降到Wn2,降低了平均工资(We2- Wn2)。这时:Wn1>We1>We2>Wn2。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人才自由流动,减少了冗员,缓解了管理机构膨胀。 图8 隐士增加拉动公务员地位提升 第二,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退出机制精简了公务员队伍,提升了行政效率。 第三,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建立中高级人才保障机制。从公务员市场退到隐士就业市场后,也会得到健全保障,不至有衣食之虞和巨大的名位反差。储备了大量中高级人才为社会奉献才智。 第四,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廉政建设。隐士退出公务员市场,并自觉进入初级人力资源市场就业,生活水平降低,提升了现有公务员工资水平,增加了现有公务员群体的物质激励。隐士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9]。在职公务员的出世之志,既是舒解精神压力的诉求,也是对隐士的推崇。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怯[10],利于移风易俗和社会安定。 第五,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公务员素质的提升。中高级人才在公务员市场不得重用后,挂冠隐退。这些隐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自耕自食,与世无争,不损他人,不问政治[9],有助于塑造独立人格。 第六,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建立山林智库。具有隐士气质的政治家、关心政治的山林隐居之士、出入于公务员与隐士两个市场的隐者,积聚智能,形成山林智库。如有隐士气质的杰出政治家李泌和被称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11]。 中国历史时期历代政府一直关注宏观人才战略,野无遗贤是施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士增加促使政府反思人力资源政策,改进人才战略,加大力度简拔遗落民间的隐士,吸引中高级人才。 1.中国历史时期人才稳定战略 中国古代帝王标榜野无遗贤。古代社会公务员市场外的中高级人力资源数量质量达到临界值,威胁政权稳定。中国历史上中高级人才组成的隐士就业市场,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形成公务员就业的替代市场,成为人力资源蓄水池。隐士市场的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对化解中高级人才群体就业的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隐士就业市场积聚智能,安抚善待有潜在影响的隐士,会降低破坏性。保持隐士就业市场的山林智库地位,确保社会稳定,是隐士政策的核心。 2.中国历史时期社会尊崇机制 自古就有尊重礼敬隐士的传统。国家希望隐士献策献力;允许他们隐居,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隐士代代相传,体现出历代政府调控人力资源、维护社会稳定的全面考量[9]。隐士绵延不息,除社会政治制度和哲学文化思想外,还有尊崇隐士的社会评价机制。从政治精英到文化精英,从上层人士到普通百姓,对隐士多持赞誉态度。道家本身就是隐士的理论智库;不赞成隐逸的孔子也对隐士满怀敬意,称避世隐居之士为“贤者”[1]。历代政府都给予隐士就业市场以崇高地位,赐予高尚名誉,再三礼请出山,许以高官厚禄。在公务员市场表彰弘扬隐士的脱俗绝尘精神。君主以很低投入使隐士就业市场运作有序,社会稳定。帝王不遗余力征隐求贤,使圣代无隐者,英才尽来归;显示政治清明,君恩遍泽。科举制度与鼓励隐逸政策下,山林丘园养素者日多,隐士很少否定社会政治。隐士就业市场降低公务员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益于公务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净化公务员市场职业道德,舒解士人奔竞之意[2]。范仲淹对君王(光武帝刘秀)亲躬存问与隐士(严光) 适性逍遥间的双赢做过概括:“盖先生(严光)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志哉? 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君王礼敬隐士,名利双收[9]。 中国历史时期隐士就业市场分化了中高级人才,避免过多集中于公务员市场。作为中高级人才,在人力资本向高回报地域流动的大趋势中,隐士对不发达地区教育文化科技水平的提升作用很大。管宁服膺儒家,隐居辽东,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以己感人,使不斗讼,远方之人,皆来就之,为世仰慕[1]。朱熹不重举业仕途,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平生精力用于穷理传道[12]。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多有隐士和倾向隐居的文士[13]。隐士对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有建树。 中国历史时期隐士的存在,降低人力资源市场效率。一部分中高级人才脱离高端人力资源市场,进入初级人力资源市场,没有充分发挥才智,形成人力资源浪费,社会总产出下降。特殊文化背景下中高级人才规定的地位待遇过低,形成大量隐士。如元代知识分子进入底层就业市场,士人几乎集体退隐[14],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低效。隐士群体离开发达城市隐居,在促进不发达区域文化教育的同时,对城镇化不利。 中国历史时期的隐士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隐士对社会政治具有重大作用[15]。无论是暴秦[16],还是盛唐[17],半隐半仕、时隐时仕、亦隐亦仕、仕隐两全[18]成为士人的普遍存在方式。不同社会群体通过接纳与尊崇隐士,得以表达各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诉求[19];政府也往往采取宽容的隐士政策[20]。研究隐士现象对人力资源配置和社会的影响,很有价值:第一,学科交叉的初步探索。隐士作为特殊阶层,以往是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的热点课题,历来研究得出很多极富启迪的结论,取得了丰硕进展。亟待对历史上的隐士人力资源市场给予经济学分析,考察历史上隐士群体的就业市场,探索隐士就业的分类、特征,隐士就业市场的定义与分类;隐士就业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因素、隐士就业市场的效应与弊端等。第二,研究范畴的初步拓展。隐士就业市场多中高级知识分子,易形成与政府的张力。从人力资源角度出发,政府隐士就业市场的政策核心是保持隐士市场的山林智库地位,确保社会稳定。 中国历史时期的隐士就业分为终生隐居和暂时隐居的非正规就业;终生隐居包括农耕就业和非农就业。隐士群体工作效率较高,有志用世却不为世所用的中高级人才,在公务员市场不能充分就业,表现为人才过剩。隐士存在的人才市场背景是公务员和非公务员就业市场分割。隐士就业市场形成的内在因素是期望值较高和供给增加;外在因素是需求减少。经济发展增速及人才制度健康时,自由竞争的公务员市场对出身庶族的中高级人才需求较大,隐士减少;反之亦然。政府实施尊崇隐士政策后,中高级人才比较隐居与入世的收益,如果隐居收益较高,对隐居的偏好增加。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有助于人才自由流动;有效退出机制精简了冗员,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隐士就业市场组织化提升后形成山林智库,积聚智能。善待有潜在影响的隐士,会降低破坏性,成为社会稳定的减压阀。中国历代社会基本礼敬尊崇隐士。政府给予隐士就业市场以崇高地位,赐予他们高尚名誉,礼请他们出山,许以高官厚禄。在公务员市场弘扬表彰隐士的脱俗绝尘和高蹈尊崇。这一策略取得明显效益,以较低投入使隐士就业市场安然有序。保持隐士就业市场的山林智库地位,确保社会稳定,是政府隐士政策的核心。公务员市场的竞争也会因隐士就业市场的存在而降低激烈程度,有益于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尊崇隐逸的风尚益于净化公务员职业道德。隐士就业市场的形成和繁荣,对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产生良性影响。隐士就业市场形成后,部分中高级人才主动退出,进入初级人力资源市场,形成人力资源浪费,造成社会总产出下降。压低中高级人才待遇,使人才工作积极性下降,就业者退出公务员市场,形成大量隐士,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低效。三、隐士就业市场效应
(一)提高行政效率
(二)维护社会稳定
(三)发展教育文化
(四)存在弊端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