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彭一皓,陈华康
(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重庆401121)
角色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创,后经众多心理学家丰富、发展和应用,逐渐成形。米德认为,“角色”是指处于一定地位并按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行为的人,而非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更不是指行为本身。一个人获得某种社会地位,他就扮演着某种角色[1]。每一种身份都有其社会规范,所以“角色”也可视为身份和其相关的行为规则。例如讨论教师角色,通常都包括教师的身份及其相关的行为规则。在角色理论中,有一系列概念,如角色期望、角色获得、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等,分析这些概念可以解释角色地位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产生影响的[2]。
角色冲突,是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出现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即因角色期望不一致而产生的个人心理或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角色冲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是指同一角色丛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是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或角色本身对角色期望模糊不清而引起的角色冲突[3]。
与角色冲突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角色互补。在社会生活体系中, 任何社会角色都不能脱离与其他社会角色的联系。例如,如果没有“学生”,“教师”的角色就无法存在。在互补角色关系中,规定了角色的两大行为:权利(个人在群体内应享受的)和义务(群体对个人角色的期望) , 权利和义务是角色身份的互补同[1]。
家校矛盾是个“大”问题。问题之所以大,在于其复杂性——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矛盾、不同的诉求。不过,再难的问题,也能从产生矛盾的双方来追本溯源。当前家校矛盾主要表现为二元格局:
从家长角度看,其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教育起决定性作用,学生的教育出现问题都与教师有关,因此会将问题全部归咎于教师。一是教师太强势,以教育专家自居,不听取家长的意见及建议。很多家长都有对教师或学校的某个做法不认可的时候,但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沉默;二是学校和教师把太多专业的事情推给家长,比如数学、英语的辅导。家长不仅要帮孩子批改作业,还要做一些需要互动的“额外作业”;三是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有问题,因为家长的“不懂事儿”,让孩子在班上被“另眼相待”和“穿小鞋”。
从教师角度看,学生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教师认为家长走极端,不闻不问不配合,不看过程,只要结果,导致孩子“钻空子”,课后不完成作业,课堂上干扰教学;二是家长过度敏感, 事先不沟通,动辄找上门来理论,甚至向上级部门投诉维权,导致教师在教育孩子时瞻前顾后,难以起到引导和纠偏的作用。
综合来看,学生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单个角色的义务问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多重的角色,都是其他的角色的互补。家校矛盾的表现是教师和家长的互相不理解,互相指责对方在对孩子教育义务上的失责。然而从教育角度来看,二者皆为学生的互补角色,同样承担着教育的义务。家长认为教师角色义务履行不足,导致家长角色义务超重;同样地,教师也会认为家长角色义务履行不足,导致教师角色义务超重。因此,为有效解决家校矛盾,家长与教师需要首先意识到二者角色对于学生的教育义务,并且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探索协同教育的渠道。
郑也夫先生在《吾国教育病理》中讲过一个故事:在一次医疗讲座上,一位听众问医生:我们有病了,要不要、能不能过问和研究这个疾病?那位医生脱口而出:绝对必要,并且是可行的,大夫要懂得许多疾病以及同一疾病的许多类别。您很难具备那么多知识,但是您只要搞清楚自己身上的这种疾病,所以这是可能的、可行的。郑先生总结:最坏的方式是,没病的时候不考虑保健,有病的时候以为把自己交给医院就万事大吉了。
学生的教育也正如此。对我国家长来说,焦虑的源头是孩子。大部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及焦虑,会转移到对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上。然而,面对我国数量庞大的适龄学童,学校教育不可能做到完全“因材施教”,只能尽可能满足通识教育。要想孩子脱颖而出、与众不同,家长的启蒙与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家长是所有人中最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匠心独运的那一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家庭只有靠父母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成长方式。
家长应平和心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角色,对教师角色的期望适当降低,以此让家校合作更进一步。家长没有必要和老师一争高下、分出对错。教师和家长同时承担着对学生的教育义务,但二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存在角色冲突的对立关系。
首先,从目的角度看,两种角色都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对学生都有着相同的期望;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更侧重于通识教育,倾向于对外在知识的传授。家庭教育内容则是以孩子的性格、其他能力为主,更侧重内在品质;最后,二者教育方式也不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师在课堂对课本知识的灌输。家庭教育则更倾向于生活情境中对孩子的启迪,以及家长行为和品性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家长应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明晰两种教育的边界。同时,要履行好自身作为家长这一角色的教育义务。关于学校教育,家长应该信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对学校教育提出过分的要求。家长只要运用同理心,换位思考,就能相互理解。
除此之外,家长和学校还须多沟通。具体而言,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教育,要设置一个底线,比如涉及孩子心理安全、生理安全的事件,家长决不能让步,但在底线以外的事件,需要多包容、理解。同时,一学期内,家长至少要主动跟各科老师有一到两次的面对面交流,不应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才交流,要防患于未然。
从教师角色角度看,解决家校矛盾应积极提高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优化管理手段。
首先,教师作为家校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既是导火线,又是润滑剂。面对众多脾气各异的未成年孩子和各种背景的家长,教师要把握好一种动态平衡,需要提高个人沟通能力。为此,教育主管机构和学校在加强老师专业知识培训时,还应同步强化其在管理、沟通、心理学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增强教师处理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
其次,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下学生需求的提高,教师应提升教学能力和优化管理手段,进行自我改革。“工业1.0”时代的主题是“标准化生产”。如今,“工业4.0”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的是“私人订制”。“不规则人才”的创新创意才是社会的驱动力。因此,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育人观念需要随着“新时代”发展,做出改变。运用个体适用原则,才能从“根”上解决家校矛盾。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在保持大众教育的底线基础上,应创新性地采取“个体适用原则”,才能更科学地开展对学生的启蒙。毕竟所谓的“差生”,可能只是“差异”。用差异化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差异化的学生,才是教育的正解。保持这种心态,老师在看待学生时,会多一份欣赏,欣赏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存在的差异;在和家长沟通时,会少一份“尖锐”,不再横加批判孩子的“缺点”与指责家长的失责。毕竟,当引导方法得当时,缺点也能转化成优点。
家校矛盾的源头在学生。如今,不少孩子被家长过分保护,缺乏处理小矛盾、承受小委屈的能力,以至于在学校遇到“芝麻大”的事情,回家便向家长哭诉。于是,敏感型家长动辄上门理论、甚至向上级部门投诉维权。如此一来,家校关系自然会变得紧张。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永远是一片坦途,总会遭遇挫折和失意。家长和学校应当注重对孩子抗逆能力的培育,增强他们对逆境的承受能力和处理能力,溺爱和过度保护难以让他们成长。对家长来说,一定要教会孩子辨别老师的合理要求与区别对待,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家校矛盾;作为教师,也要保证在情感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难题。
学生的教育培养问题不是学校或家长单方面的问题,二者应该明确各自角色的教育义务。在此基础上,应构建相互信任、协同育人的机制,以此促进对学生的全方位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应做到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及时沟通和反馈,便能避免很多家校矛盾的产生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