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瑛
(浙江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310014)
2015年11月5日,中国国务院推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从此之后,“双一流”建设成为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命题,同时也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也一直在探索各类改革工作,以期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鼓足干劲,立足教书育人岗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双一流”目标的实现。
高校工会和其他工会组织一样,是教职工自愿参与和运作的群众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发挥着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的职能。工会工作必须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各项日常工作中,动员和激励在校甚至退休教职工们锚定学校的愿景和目标,为之不懈努力。同时,作为学校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了双方的信息互通,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双一流”建设的崭新背景下,高校工会应积极仔细思考如何将“双一流”思维有机融入学校发展,同时保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推进学校完成“双一流”建设的各项目标。
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一种管理模式、一种人文环境。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五个基本要素:人、事、物、景、情。宽松民主、融洽和谐的氛围是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对建设“双一流”起到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工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其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高校工会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学校的总体目标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努力营造出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教职工个人发展目标有机相结合、相辅相成的氛围[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2]所以,加强和改善工会工作,就是要发挥好工会在维护、建设和教育方面的职能,全力推进高校的和谐建设[3]。
工会工作是否出色,是否取得预期的明显成效,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工会的根本政治原则就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的显著区别亦在于此,工会应该永久保持这一优良传统,建立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组织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过硬,群众基础好、热于奉献、富有爱心的教职工代表生力军。
工会要发挥好教育职能,首先自身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只有在加强自身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其中工会干部是工会组织的形象代表,在高校工会双一流和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广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贯彻习书记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要多次学习工运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积极钻研业务,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新时代下群团工作的强大凝聚合力[4]。工会干部要走出办公室,走进、走近教职工的生活圈,把广大教职工的事铭记在心,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要深入调研,不要走过场,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工会还要利用好有效阵地,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树立优秀先进,典型人物,引导教师争做先进,带动学校优秀校风和学风建设,以达到和谐校园的目标。比如举办教师讲课比赛等,三育人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标兵的评比,都可以有效激发教职工的工作激情,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教师,形成“双一流”建设的强大正能量。从有效履行教育职责的角度,工会还应该鼓励教师的“传帮带”思路,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职工进行指导,包括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多方面,发挥科学指导精神,使青年教师快速增强能力、胜任工作,也确保他们在高校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能够自我调节、提高效率。
在大学建设向“双一流”迈进过程中,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人事处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大加深,各种摩擦日益尖锐。高校工会是教职工自己的组织,也是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工会教代会既要支持学校管理层依规行使管理权力,也要旗帜鲜明地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应树立“以教职工为本”的根本价值观,思路上遵循“抓规、办事、求效、促进”的基本原则,健全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一种由党委领导、管理层重视、各层面支持、全工会运作、教职工参与的模式,推动学校民主进程,扩大教师参与的范围,从源头上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教育的科学化发展,达到全体教职工有凝聚力、有大局观、有发展心的重要目的。
工会教代会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对于国家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保障。与时俱进地创新教代会工作,才能匹配随时变化的新趋势,稳步推进教职工参与高校民主监督和促进,不断推动学校各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工会组织需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教职工,教职工也需要通过工会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诉求。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了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三方面协调发展,学校才可以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明是目的,而物质文化是推动所有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教工之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牢牢做好。高校教职工的工作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同事之间平时接触交流不多,相互了解的机会不多,教工之家恰好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场地。因此要花大力气建设好、完善教工之家,一个窗明几净,配备了必要的桌椅、微波炉、咖啡机、跑步机、冰箱等硬件设施的教工之家,会让教职工充分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教工之家可以为教师提供休息、娱乐的场地,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压力,陶冶情操,体现对人的尊重,使教职工感受到“教工之家”的温馨。教职工对学校和所在部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以加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创建[6]。
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凝聚群团强大合力。教职工凝聚力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作为联系管理层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在提升教职工凝聚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会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探索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的方法。工会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善于创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式,把为学校和教职工服务作为工会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真心实意为广大教职工服务,让教职工真正体会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可以托付的“自家人”。同时,工会必须以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来引导、组织和凝聚教职工,使他们成为高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者、推动者和参与者,高校才能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举措推进双一流建设。
文体活动开展与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校园文体活动是反映其精神文明建设的镜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佳舞台和渠道,更是全体教职工的爱好和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的平台。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有一支品德高尚、严谨治学、精诚合作、立德树人的教职工队伍,来保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
工会工作不能月明星稀,要月明星灿,更要星光灿烂。丰富、多彩、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可以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可以促进不同二级单位的教师交流和了解,也可以增强教职工对工会的信任,使工会真正成为党的助手、起到桥梁和纽带的效果,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7],从而有力推动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
抓好文体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首先要培育规划好品牌活动,丰富内涵,贴近生活,要让活动深入人心,这样才能调动教职工参与的热情,才能调动组织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文体活动,扩大参与面,最后要对文体活动做好总结调整,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文体活动富有活力和生命力。文体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大众和专业结合的,如歌唱比赛;可以是打破空间的线上活动等。
高校不应只是一个教师、学生、教室和校园的组合,高校工会也不仅仅只是福利中心、活动部门、维权组织,而更应该保持前瞻性和引领性,要能够在日常实践中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中心任务展开工作,不断地改革工作手段。
首先,工会工作应该实现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和纵向协同。工会应当和教师发展中心横向联合,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学习机会;和科研机构横向联合,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指导,提高其撰写申报书的水平和技巧;和教务教学横向联合,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教师讲课比赛,树立模范、推广典型、推动互学,促进教工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后勤部门横向联合,举行烹饪培训、西点制作和美食品鉴等,提升生活美学能力,这些都是和广大教师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也可以和学院分工会纵向协同,倾听教师声音,评比优秀工会,发展工会品牌,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有利于教师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激情和干劲。
其次,工会工作应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进学习型工会建设,根据全国总工会打造“互联网+”职工服务新模式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拓宽工会的发挥空间。工会“互联网+”可以实现网页在线申请、社交软件注册等多种便捷的会员申请方式,建立会员信息数据库;可以将通知、新闻、课程等通过网络的形式及时传递给教职工,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沟通效率,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可以不受物理空间限制,倾听教职员工心声,及时回馈解决问题;可以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方式,通过新媒体创建线上活动中心,如举办摄影比赛等;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推出形式多样,涵盖如书画、影视、烹饪、插花等各种门类、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具有侧重性的网络建设和网络活动,如育儿方法、夫妻世界、同事相处、朋友交往等,满足各种层次不同方向的需求。
工会始终要加强基层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增“三性”、去“四化”,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会品牌,提升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高校工会作为党和教职工的沟通渠道,更作为教职工的“自家人”,其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就是广大教职工。服务就是服务全体教工,工会一方面要为教职工提供普惠性的服务,比如春游、秋游、暑期疗休养、集体生日会、大病互助医疗等,另一方面要做细、做准、做实帮扶服务,如困难教职工慰问工作,心理健康咨询等。工会是维护教职工利益,解决难事琐事烦心事,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让全体教职工成为“双一流”建设的生力军和王牌军。只有一切工作以教职工为中心,处处为教职工着想,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信任。比如举办青年教师成长沙龙,帮助新进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尽快融入崭新的新集体也是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比如一年一度的年终退休教师的团拜会,不仅仅是一起吃顿饭,唠唠家常,更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感谢退休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奉献,希望他们能献计献策,帮助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活动,一场毅行、一张卡片、一块蛋糕,都无不体现了工会切切实实关心女教工,为“半边天”提供坚实的后盾,弘扬千鹤妇女精神。比如举行趣味运动会,让更多的教职工能参与进来,趣味和健身相结合,增进二级单位同事之间的情感交流。
高校工会只有立足当下,谋划未来,将“双一流”建设与工会日常紧密结合,坚持把教职工作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中坚力量,团结和引领教职工在“双一流”建设中建立功业,形成持续而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造血能力”,才能把握工会组织新使命、新目标、新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学校教职工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在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贡献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