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丹县清泉学校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学业评价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与研究。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方式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数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建设较为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与技能,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数学思维,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评价,有效发挥出评价的作用。
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给予评价,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评价策略。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即时性、多元性以及差异性等特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相关的学业评价之中,注重的是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数学学习过程的表现等评价,忽略了评价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技能的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业评价包括数学学习的过程以及知识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还有对数学的符号感、度量感等与数学本身的美学、数学自身的文化价值、数学具备的情感等一些方面的评价。
小学数学并不是在进行完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就开始学业评价,而是对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给予评价,因此,在正常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等都要作为学业评价的依据。
学业评价时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关于数学计算方式或者是对于概念的理解等,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之中产生的相关因素,这类因素通常体现出学生的主观意识以及个性,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
学业评价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逐个进行评价,要根据学生目前的状态为基础,对学生的进步、变化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方式没有一定的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以及主观意识上存在的差异,从而进行准确的评价,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由于小学数学学业评价具有多元化特征,所以多维化的评价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策略。运用这种策略进行学业评价的时候需要教师考虑到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程度,还要考虑到学生能否察觉到数学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能否了解到这些知识对于解决一些生活难题的作用以及优点。对于这方面的评价需要教师详细观察学生们在解决数学问题以及实际运用的具体情况。
教师进行学业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所进步,为学生们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参与到有关数学知识的活动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不应该止步在单一知识掌握上,应该重视学生在所有的数学活动之中的反馈以及参与度。表现性学业评价的相关策略要求在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观察学生数学活动时的具体状况,了解到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应用能力。因此,表现性学业评价具有任务性以及差异性两个特点。
对于任务性特点来说,就是通过任务进行相关评价。由教师拟定一些任务让学生们去完成,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程度、完成任务时所应用的方式,还有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等。
对于差异性特点来说,由于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别,不同的学生在认知结果上同样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进行数学活动时也会运用各不相同的解决办法等。基于这一特点,表现性学业评价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需要教师切实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比如,自拟一个数学题目:同学A每三天到书店买一本书,同学B每四天到书店买一本书,同学C每五天到书店买一本书,某个星期二这三名同学在书店相遇,如果按照这种规律来计算的话,距离这三人再次相遇还要过多少天?就这个题目来说,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解答,不同的解题思路会出现解题过程的不同,哪一种都不可以作为固定的评价标准,这也刚好符合了新时代教育中提倡的数学教学多样化解题的相关策略。
总之,学业评价是当今小学教育教学之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它能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反馈给教师,从而让教师们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日常教学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在学习之中的动态,教师应该将几种学业评价的方式有效结合到一起,不断优化、改进学业评价的模式,从而稳步提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