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煜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江苏 苏州 215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健康的追求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对人自我价值的追求。在推进“健康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就是主战场,目前我国的教育目标已经升级为核心素养目标引领下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包括了健康生活素养[1],早在200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旨在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指导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在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及保障机制中规定了健康教育主要课程载体为体育与健康,并结合思想品德、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展开[2]。为了响应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其目的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是体育为了健康,体育已经成为一门综合课程,除了有体育相关知识,还包括健康的相关知识,但是健康观念进入体育课程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对建国以来健康观念在体育课程中发展以及目前所处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进健康教育与体育的融合。
建国以来,体育课一直是我国的必修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回顾健康观念与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建国7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建国之初,我国的体育课程中关于健康的内容涉及较少,体育和健康基本上是分道而驰。 1950年我国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教学标准,提出了“健康知能”的概念[4],在体育课程中包含了健康相关的知识,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对于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认为包括了健康的理论知识以及健全的体格,可惜的是这种对于体育的认识并没有延续下去。1952年6月20日毛主席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学校体育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体育教学制定了“增强体质”指导方针。到了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全面模仿苏联的课程体系,以苏联的教学大纲为蓝本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后来发展成为“劳卫制”[5],此时的体育课程目标设定为“为准备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体育课程成为国家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工具。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将学校体育破坏得体无完肤,学校课程都无法正常开展,体育课首当其冲,体育课上对健康的关注更是无从谈起。
由于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载体的课程,因此“强身健体”被认为是课程目标,这个时期颁布了四次体育教学大纲,虽然学生的“体质”都被视为体育课最重要的目标,但是这里的“体质”与“健康”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一是体质的内涵比较单一,仅仅是指身体的强壮和没有疾病。因此,这一时期的体育教科书上基本上都是以运动技能为主,没有涉及到健康的相关知识,而是坚持三项基本任务:锻炼学生的身体;学习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6],而健康的内涵则要丰富的多,因此对增强体质的追求并不能代表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二是增强体质的目的是为了“建设国家”,而不是为了发现个人的价值,这个阶段的社会主流价值观认为,人作为保卫祖国、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工具而存在,集体价值掩盖了个人需求,课程观的实质是价值观[7]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即“扬州会议”,在我国学校体育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经验,特别是纠正了文革以来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偏差并提出了指导思路,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工作方针。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87年和1992年两次教学大纲的修订,1987年和1992年二者都提到了“健康”的概念,这个阶段“健康”的内涵已经得到了扩展,由单纯的身体健康扩展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虽然在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了促进学生健康的目标,但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全民族的素质”和“社会主义建设”,而非全面发展的人。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上升,需要大量的培养标准化的劳动者,追求效率优先被社会所推崇,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逐渐在社会上盛行。工具理性价值观的主体,更加注重的是手段的实施可否达成价值主体的预期目标,至于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行为本身的价值便是无关紧要的[8]。工具理性主义追求目的而非过程。本阶段的体育课程将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但健康目标对体育课来说并不是最终目标,而是指向社会发展的,人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此阶段的体育课与健康知识是相向而行的。我们也看到关于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出现了很多争鸣,比如体育课技能教学和体能教学之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争论,最根本原因是工具理性思维下没有重视人存在的理性价值,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忽视了体育自身所蕴含的价值,特别是体育中考被许多地方引入到招生标准之后,应试教育之风在体育学科中迅速蔓延。这些都说明此时的健康与体育是并驾齐驱的,都是作为培养社会人的一个工具而存在。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从1996年开始,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一直持续到了今天,学校体育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中学体育课被改为“体育与健康”[9],本次课程改革过程中两次修订课程标准,第一次是2001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健康”,第二次是2017年,提出了高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教学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健康行为素养成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10]。
由于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中国已经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胸怀,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与国际相接轨,特别是对欧美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考察,并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11],人本主义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注重人与环境的共赢。教育是连接经济、社会、文化与个体的桥梁。人的发展不仅强调人有尊严的生活,还赋予人可行能力,拓展人们享受实质性自由的过程[12]。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课程理念中凸显了“人”的存在,由于人本主义思潮逐渐演变为主流思想,在课程教学中,追求人的价值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人不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存在,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需求的人,在课程体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程目标不再是只有知识没有人,在教学中关注人的需求。这个阶段我国的课程已经从工具理性走向了价值理性,对人的价值的追求成为课程的主要价值取向,而健康作为人的价值实现的基础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被确立下来,终身体育的理念被广泛认同,体育课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人的健康水平[13]。无论是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内容上看,体育已经综合了健康的观念与相关知识,成为一门综合课,健康与体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健康作为人在社会中生存的第一要义正被全世界所重视,根据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了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健康的最重要载体,承担了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纵观健康内容在体育课上的发展,由最初的附属品到目前的最终目的,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也是以人为本观念的直接体现,在体育课中追求健康的诉求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然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与理论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对于健康内容的落实还存在着许多困境,调查发现,上海地区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有20%的学生对健康教育内容认识片面,仅有40.5%的教师比较认同每学期开设6-7节健康课[14],导致目前我国健康教育落实情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学科课程标准中,健康知识的内容占比大约12%-14%,[15],但是在这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中,承载的知识点繁多,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中大约有1140~2280个知识点需要传授[16],如果加上高中阶段,知识点会更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念虽然是“健康第一”,但是“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康,另一方面体育课上还有许多健康的内容需要涉及,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相关健康知识的教材[17],而由于我国目前所推行的体育课程标准是“标准引导内容”的模式,因此针对课程标准的教科书并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多版本的教科书上所涉及到健康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一带而过,这么多的知识点自然也呈现出“杂”的特征,导致了我国的健康知识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致使许多体育教师在上课选择健康内容时无所适从,这加剧了健康知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落实难的问题。
教师是课程高质量推广的保障,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40.9%的学校是由体育老师承担着学校健康教育的课程,高于生物课教师31.8%的授课比例[18]。但是目前从我国对于体育教师的培养来看,相关健康知识涉及的并不多,有研究表明,在体育相关本科专业中,涉及到健康教育内容的学校中师范类仅有18.2% ,体院类为16.7%,而综合性大学则没有涉及[19]。
另外,从对考察新入职体育教师的内容来看,许多地区在笔试和面试阶段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教学设计、专业技能、仪表谈吐等方面的内容,所涉及到健康方面的知识偏少[20],这种情况在教师入职后并没有得到好转,从对体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来看,所涉及的内容多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方法指导等内容,而健康内容比较少[21]。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既缺乏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相关健康知识的学习,又缺乏对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导致体育教师专业健康知识的缺乏,影响了目前健康观念与知识的推广。
评价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引领学科发展,在我国目前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虽然过程性评价已经逐渐取代了结果性评价、多元化评价已经逐渐取代了单一性评价,但由于目前我国学校里没有专业的健康老师,许多健康内容的考核是放在体育课、生物课、政治课(道德与法制课)等上面完成,并未形成独立的课堂教学体系,导致了关于健康知识的考核并不理想,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是零星分布在这些所涉及到的学科上,而在教师的体育课考核中,多是以体育技能考核为主,很少有教师会对健康的相关理念和内容进行评价,例如目前针对初中阶段学生体育中考来说,很少有地区涉及到健康相关内容的考核,健康知识评价的缺失更加加剧了健康知识开展的随意性。
为了更好地践行“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推动健康理念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仅有国家政策层面的理论引导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去落实。
师资培训是快速推广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对于推广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当教师认识到健康教育在体育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时,他们才会更加重视教学中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在职教师的培训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培训给教师的培训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充分利用这些教师培训平台可以迅速推动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现,也能够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推广。当教师认识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健康教育的内涵、评价的方法等以后,他们会在教学中主动落实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计划安排,在学期伊始,教研组就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统筹安排,将健康内容的教学纳入期教学单元计划中。健康课的上课时间可能存在不确定性,但是每学期至少要确保健康内容教学有六节课的时间。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形式,将健康教育考核成绩纳入到学期体育成绩总评中,并形成惯例,扎实推进健康教育。
在推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健康教育内容依据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安排好各阶段的所有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开发好健康教育的教学资源,并结合健康主题活动,以多种形式来开展,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如邀请消防员讲解校园火灾安全知识、医务人员传授眼睛安全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开展健康教育,借助多种媒介,如展板、黑板报、手抄报、互联网平台等进行宣传,全方位教育普及健康教育,高效推进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