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体育训练中家校互动的边界
——以冬季三项训练队的家校共育为例

2020-11-24 02:34何远亮
体育师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教练

何远亮

(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江苏 扬州 225000)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终身教育的奠基石[1]。教育部2015年颁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也要强化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共同办好家长学校。”家校共育旨在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实现家庭与学校手拉手,共同承担学生在成长上的责任,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针对当下育而不共的现象,或者说是从“各”育的现象怎么达到权责分明的“共”育目标,是老师和家长务必深思的问题。

1 沟通是家校共育的关键

1.1 合理选择沟通时机

沟通是解决办法的重要方式。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传递与反馈,目的是使思想目标达成一致。良好家校互动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家庭和学校实现各自教育目标的需要[2]。选择合适的沟通时机往往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运动训练中受伤对于训练来说是常事,因为运动和损伤往往是密不可分。在一次跳双摇的测试中,一位女同学突然停下来,脚踝很疼,这时候我们两个教练立马分工测试与检查受伤女同学,她脱下鞋子坐在地上,脚踝都肿起来了,问询原因,学生说这个脚疼的事情已经好几天了,一直不敢说。作为教练知道原因,先立刻让她休息,简单处理一下伤情,第一时间和她家长联系说明了情况,由于孩子隐瞒伤情,作为教练也是刚刚知道这个事情,由于和家长沟通及时,家长并没有产生抱怨。沟通中发现这名同学家长在突发事情的处理上并没有责备教练,而是配合教练做好学生后续休息治伤计划,决定让学生休息一周看情况再训练。

通过这件事情得出一旦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突发事情,必须让家长立刻知情,实事求是地告知家长。看似很简单的一通电话,能够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作为家长在沟通时需要做到不护短,实事求是,相信老师处理事情的能力,这样的家长才是我们老师所呼唤的。

又如训练队比赛期间,全区二十所小学固定在同一个单位的体育馆进行比赛,由于老师和家长提前联系沟通,若家离比赛地点近的家长可以在比赛结束直接来接孩子,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到接孩子的方便,做好沟通在前,顺利地把事情解决,避免沟通不及时导致家长接孩子的麻烦。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家校沟通需要选好时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1.2 理性的沟通方式值得选择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在头脑清晰的情况下理顺问题的来龙去脉再进行沟通。不理性反而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训练期间,徐同学多次不听教练指导,规定体活课在训练队训练,他却在田径场自己玩耍,影响其他队员的训练,教练批评之后,他特别生气,放学后他告诉家长,家长决定不让他来训练了,我答应了。他在训练期间不主动投入到训练中还影响其他队员,影响整个训练队管理。

这位家长的决定是不理性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她是带着偏执的,教练认为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做这个决定的后果,做决定时也没有和学生商量,毕竟学生还是想来参加训练的,因为在家长决定后学生还是坚持每天来到训练场,舍不得离开队伍,教练组也默许他继续参训,从此他的训练态度一改从前,还获得了报名参赛的资格。

2 共育的“边界”不容侵犯

家庭教育属于私人教育领域,而学校教育属于公共教育范畴,二者在教育环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的教育专业化水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以及教育过程等方面都有区别[3]。

2.1.1 学校教育不“越”家庭教育的界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是从两个角度、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最终让学生达到双方期望目标,但是二者不可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做越俎代庖的事情。

学校教育向来以传道授业解惑育人为宗旨,传授知识并答疑解惑为主,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学会做人。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校沟通方式供家校选择,单向的家校联系转变为双向的家校互动与合作,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全面健康发展[4]。比如最基本的QQ、微信群作用,在各个班级建立了QQ群,群是家校沟通的最基本的途径,老师在群里通知某些学生作业没有完成需要回家继续按质量完成,意在告知家长应该怎么做,甚至让家长顺便检查,这种做法就是越界了。训练队也是一样,不能让家长替老师去布置训练任务以期达到高质量的训练效果,当然家长也没有必要去做越俎代庖的事情。

在学校冬季三项训练队训练期间,教练从来不布置让家长检查的体育训练家庭作业。一般是教练当天布置次日来学校自己检查,做到在学校里训练质量的事情师生自己解决,不把家长拖进去,但是家长周末带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完全是自主性选择。家长是儿童人生的第一导师,家长有着比体育教师更为优越的施教空间[5]。家长的优势是帮助教练更加快速了解学生,做到学生有身体特殊情况不隐瞒,把自己家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运动特点转告教练,促进教练对学生了解也更方便因材施教。在训练临近比赛期间,学生尤为辛苦,在学校训练结束后还带着体育训练的家庭作业回家练习,比如双脚盘踢毽子项目,学生口袋里放着毽子保证学生随时有毽子可踢,在连续盘踢的数量上要有所增加,这是教练判断学生在家是否练习的准绳。教练与家长也有沟通渠道QQ群,但是教练从来不给家长布置学生回家训练的作业,也不委托家长采用特殊手段进行指导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做到双方都从各自角度去育人,避免了家长受教练的牵制。

2.2 家庭教育不盲目“越”学校的界

家庭教育是学生启蒙教育的开始,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时刻都被学生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在学校里学生已经把家庭教育的点滴表现出来,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家长也不能唯成绩论成败,更不能把学校看成是教育学生的唯一场所,忽略家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也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教育,最终促进家校共育效果目标的实现。

一位同学被校冬季三项训练队选中,身体素质一般的他在训练上面表现的吃苦耐劳,训练成绩上升较快,得到队里教练以及同学的一致好评。好景不长,一学期过去后家长突然不允许他参加训练,队友和教练比较惊讶,训练成绩那么好的他已被列入比赛参赛名单了,为什么他家长不让训练?教练一次次拨通家长的电话,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不允许孩子参加训练,说是影响文化课学习!不可能,参加冬季三项训练时间是体活课时间,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当然体活课也是进行体育学习。冬季三项训练队训练项目分别是跳双摇、跳八字长绳、两脚交替踢球和盘踢毽子,项目训练强度适中,没有运用超量恢复的训练方法。学校因为家长单方面决定失去一个好苗子。比赛的日期到了,突然接到这位同学家长的电话,同意他来训练,比赛的日子眼看到了,家长怎么突然让他参训并要求给他们一个机会去比赛呢?教练组反复思考这个问题,比赛名单已经准备上报了,况且他好久不参加训练,现在的技术动作还不知道如何,教练没有立刻答应家长可以去比赛,经过反复沟通答应他以替补的名单报上去,机缘巧合的是一位主力队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参赛,他顺势顶上。得知他期末考试的文化课成绩也不差。这件事可以看出,家长不要盲目越界管理孩子,家长只要在家管理好学生,不干涉学校的管理,况且训练不耽误学生的课堂时间,身体锻炼还得到专门的指导,家庭越界管理会影响学校管理。

3 学生全面发展是共同目标

素质教育唯分数论的家长大有人在。家庭教育不能只重视几门暂时看上去很重要的学科,丢掉看起来不重要的学科,往往那些看似不重要的学科被家长误导抛在学生脑后,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就错误地越了替学生做主的位。比如体育业余训练,学校在不耽误学生学习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加课余训练,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凝聚力,体验在教室里不能获得的实践,培养学生健康体魄机会被家庭抛弃,家长的越界远离了共同目标。

4 结语

家校双方都要有“边界意识”,做到不“越界”,同时要把握各自教育边界的度,做到不侵犯他育的边界。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家庭化现象。双方做到权责分明,保障使学生的“利益”最大化。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学校互相主动配合,做到学生在校训练期间家长不插手,学生回到家后家长也不插手学生的自主锻炼,不强迫学生终止或必须训练,家长需要做好学生在家的教育内容,不拿学校的老师做威胁;教练应该做到学生在校期间的训练应训尽训,严格按照训练计划并结合学生身体状况,不给学生施加家长方面的压力,教练做到学生在学校的事情在学校解决,不越家长管理的界线,方可实现共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教练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