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海霞
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北京 10140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于小儿中较多发,属于一种常见贫血类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下降,该疾病具有较显著的年龄分布特征,6个月~2岁的婴幼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1-2]。早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表现明显,且随着患儿病情的发展其贫血程度会加重,临床表现为食欲缺乏、口角炎、肢体怠倦、脸色苍白等诸多症状[3]。婴幼儿机体中铁元素含量下降,其血红蛋白、血红素分泌量随之减少,进而可降低机体单胺氧化酶活性以及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活性,严重影响到患儿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4-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本院儿童体检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及危险因素。
经医院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儿童体检门诊接收的婴幼儿20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女86例,男114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1.24±0.13)岁;其中6~12个月婴幼儿118例,>1~2岁婴幼儿82例;混合喂养100例,母乳喂养10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5岁;②婴幼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伴有先天性疾病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非本市长期居住婴幼儿。
采集两组婴幼儿无名指末梢血,选用贝克曼库尔特Vi-CELL XR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器对血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三项指标,其中应用比色法对Hb 进行测定,试剂盒由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批号:0220190813;MCV 用离心机分离的血清检测;MCHC用离心完成后剩下的红细胞中Hb 比例进行检测,并根据婴幼儿贫血标准对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情况,并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Hb<110 g/L,MCV<80 fl,MCHC<31%[6]。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分分析采用Logistic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混合喂养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受育儿指导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接受育儿指导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乡镇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个月添加辅食与7~9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期存在贫血的婴幼儿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于母亲孕期不存在贫血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6~12个月龄、未接受育儿指导、母亲孕期贫血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P<0.05)(表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对其免疫力、生长发育等均存在负面影响,同时可提高诸多疾病的发生风险[7-9]。近年来,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儿童保健工作中如何预防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疾病十分重要[10-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是诸多因素导致的机体内铁元素摄入不足或流失而诱发的疾病,于婴幼儿群体中较多见,且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同时对婴幼儿认知、神经、心理、运动发育均可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经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喂养方式与婴幼儿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一定关系[13-15]。
表1 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母乳是婴幼儿的天然、理想的食物。一般情况下,健康母亲的乳汁能满足4个月内婴儿的营养需求,对于月龄超过4个月的婴儿,其乳汁中的铁已无法满足生长发育需求,这是由于母体分娩4~6个月后,乳汁中铁含量减少50%左右[16-18]。因此应在婴儿4个月左右时辅助喂养富含铁元素食物,以免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本研究主要对儿童体检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诱发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研究结果得出,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的生率高于混合喂养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1~2岁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接受育儿指导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接受育儿指导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乡镇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个月添加辅食与7~9个月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期存在贫血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高于母亲孕期不存在贫血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乳喂养(β=2.513,OR=1.021,95%CI=0.864~1.211)、6~12个月龄(β=2.113,OR=1.792,95%CI=0.980~2.126)、未接受育儿指导(β=2.452,OR=1.255,95%CI=1.031~1.722)、母亲孕期贫血(β=2.108,OR=2.346,95%CI=1.933~3.316)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P<0.05)。此结果说明喂养方式、婴幼儿年龄因素以及未接受育儿指导、母亲孕期贫血是造成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发现混合喂养能够减少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概率逐渐降低,同时婴幼儿家属接受育儿指导可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概率,母亲孕期贫血可对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孕期需对母体营养状况进行适当干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性别、居住条件和添加辅食的时间因素无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