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莉娜,孟 霞,张 媛
摘 要
根据麦可思对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工科类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从2013届的73%下降到2017届的71%,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与职业期待不符。数据显示,毕业后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工科类本科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为52%,而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科生中,11%是由于能力不足无法胜任专业领域工作。随着对生涯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研究正多维度开展,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深化。而“新工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需要高等教育积极应变,尤其是我国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的编制与使用还没有统一,研究结论还有很多不一致,针对不同学科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旨在依据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心理逻辑,剖析生涯适应力的实现过程,探讨适合不同学科类型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的培养对策。
美国职业辅导资深学者Savickas教授对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概念的解释: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应对可预测的工作任务、角色以及由工作变化带来的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时,自我调整的准备程度[1][2],体现了个体应对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业发展与挑战时的核心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并藉由生涯困境或危机来彰显的。[3]职业生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涯适应力的发展与提升是个体生涯管理的核心。正因如此,高等教育除了要整合各种学校和社会资源,更要激发学生树立生涯自主学习意识,使其获得自我责任感,帮助其在生涯管理与发展中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撑,为以后的职业决策与成长打好基础。
1.研究对象。本文以G学院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依据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类型、家庭居住地、社会实践活动确定样本,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样本情况见表1。
2.探索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赵小云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CSCAQ)[4],并以SPSS16.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本问卷KMO值为0.913,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6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46.59%),分别是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试、生涯关注、生涯人际、生涯控制。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Alpha=0.732。
表1 样本情况分布一览表(单位:人)
本研究对各变量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略),各变量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差异比较(T值)
依据表2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1.男女性别差异。性别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结论,但是,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生涯好奇维度上的性别差异显著(T=-1.997,P=0.046<0.05),男生优于女生,这可能是因为男生的成就动机高于女生,职业目标更明确。而在生涯适应力与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2.年级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生涯适应力水平随年级的变化结果并不一致。本次调查显示,生涯适应力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T=11.617,P=0.009<0.01),大四学生显著优于大三学生。笔者发现,一、二、三年级生涯适应力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在三年级达到最低,但大四时生涯适应力达到最高点。这与已有对东三省高校的研究结论相一致。[5]究其原因,可能是大学生前三年逐渐进入了懈怠期,大四时更关注就业,从而促进其生涯能力的提升。与生涯适应力不同的是,大二年级的生涯关注水平仅次于大四,高于大一和大三年级,说明大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思考生涯发展问题。生涯自信维度在四个年级上差异显著(T=9.692,P=0.021<0.05),大四显著优于大三,与其他两个年级差异不显著。
3.生源地差异。对生涯的心理控制力往往受自身资源和环境预测的影响。生涯控制维度在生源地差异显著(T=4.875,P=0.027<0.05),黑龙江省学生生涯控制力优于来自其他省份的学生,表明黑龙江省的学生更相信自身拥有的资源与选择未来的权利。
4.专业类型差异。专业类型在生涯适应力及其维度上的研究结论目前也存在不一致。本研究中生涯关注维度差异最显著(T=9.590,P=0.008<0.01),文科类学生优于艺体类学生,显著优于理工科学生。这说明理工科学生因其自身学科特点,更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普遍缺乏对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兴趣,忽视自身生涯适应力及其他心理资源的积累与发展。
5.家庭居住地差异。在生涯适应力及六个维度上均为差异不显著。
6.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差异。除生涯控制差异不显著以外(T=0.743,P=0.69),生涯好奇、生涯自信、生涯调试、生涯人际、生涯关注和生涯适应力的差异都极其显著(P=0.00<0.01),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与生涯适应力等五个维度成正相关。
时代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使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伴随着意外事件与跳跃性,而并非呈线性趋势。[6]让学生以开放的心理系统去适应未来复杂动态的生涯系统,跳出既定的专业限制,是培养生涯适应力的关键。
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一样,高校也应根据本校学生的性别、年级、生源地、专业类型等不同以及生涯适应力特点,侧重不同的生涯教育方向和方法,整合学校、社会和企业资源,进行差异性的交互式职业生涯辅导。在传统的以年级作为生涯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二次开发。可以在常规开设的生涯课程后,针对女生进行生涯好奇、自主性和成就动机等方面的辅导;对异地生源学生开设生涯控制能力方面的辅导;针对理工科和艺体类学生开设不同的结合专业特点的生涯适应力辅导。二次开发的课程可以形式多样,如聆听职场人、职业规划师座谈交流,深入企业参观、实习,素质拓展训练、职场心理剧、模拟招聘、读书交流日等“体验式”活动。更主要的是,在带领学生项目学习、团队合作过程中,应充分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和审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生涯探索,这也是提升生涯适应力的重要过程。
相较于专业技能与实践,工科院校的人文素养在学生中的发展略显弱势。所以,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参与和思考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兴趣、生涯适应力水平,探索切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策略和道路。理工科专业中,男生人数比例占优,使得女生在生涯发展中更容易忽视自身的性别特点。唤起理工科女生对生涯发展的好奇,减少女生对未来生涯的迷茫感,洞悉女性职场发展机会与困境,尽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自我职业效能感,有助于女大学生做出合理的生涯发展规划,提升理工科女生的就业质量。可以采用讲座或座谈的形式,邀请企事业单位的女性职场达人、人力资源负责人、职业经理人或是优秀的女性校友来校交流,分析就业与择业形势、分享职场工作的经验等。
自1945年哈佛大学发表《通识教育红皮书》以来,专业教育所暴露出的“轻通识,重专业”的弊端,引发了中外各高校的深入思考。通识教育作为职场“软技能”培养的阵地之一,是对专业教育更好的补充。原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Joachim Johannes Litz教授认为,“软技能”包括有效沟通、团队协作、跨文化合作、创造力、企业家精神、果断自信和领导力等。麦可思曾分析了中国近五届毕业生半年后对写作与沟通类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性阅读、针对性写作、批判性思维等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重要度和满意度的认知与评价。数据显示,“积极聆听”与“有效的口头沟通”位居前两名,重要程度均超过70%,并与职位晋升有关。而与此相对的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的满足,在五年间一直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无论是专业职业发展,还是跨专业职业选择,理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对提升学生职场发展基本工作能力、提高生涯适应力都至关重要。当然,通专融合是一个相当长的改革和发展过程,既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制度支持,又需要师生协力同心,在体系架构、课程设置、课堂设计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适应“新工科”下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需要,以课程、讲座等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
千篇一律的职业教育缺少灵活性、适应性、进取性、创新性,必然无法引起学生对职业生涯深入思考的足够重视。实践、实习经验对于理工科学生更为重要。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应以学生生涯适应力为核心,在培养其创新意识、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实践课程中,可以与学生工程教育、社会实践、实习相结合。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分后,可以兑换公选课及专业课的学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形式化。此外,亦采用“O2O”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理论知识讲授,线下则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涯适应能力和素养。
综上所述,生涯适应力的培养与提升,能够使其更好地面对社会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更多平台、更高层次进行灵活多样的职业规划,积极探索,实现有效的自我控制,形成以生涯适应力为核心的理工科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