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俊
摘 要:一直以来,在语文的教学与考试中,阅读理解是一类重要的题型。语文的阅读理解需要积累、提炼、归纳、感悟等素养及能力,而阅读理解的综合素养及能力是学生早在小学就应该养成的。到了高中阶段,阅读理解要更为精专,符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生备考的需要,这就要求学生的阅读量呈几何式增长,否则无法应付每年层出不穷的高考考题类型。问题探究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文章为线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本文试从问题探究法的角度来浅析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问题探究 语文教学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型看似复杂,分值的比重也很大,但归根结底都是从阅读这一活的积累中获得解题思路。学生们在做题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而忽略了文章本身才是答案的来源。因此,我们的探究重点应该放在文章的语句、段落中。可以从真题题型出发,将问题分为不同类别。
一、文章的顺序结构
“本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顺序?”这类问题的答案是比较容易从文章中发现的,因为从作者角度上讲,如果文章脉络结构都不清晰,那一定不是好文章,自然也不可能选入考题中。文章段落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本题考验的是学生对文章整体结构思路的把握,那么就需要学生至少通读一遍文章。
因此,学生应当在阅读中有的放矢:如果文章用的是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那么一定可以在某些自然段中找到表示时间(年份、季节、日期、先后)或者方位的词句。如此,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住写作的顺序。比如,在文言文《赤壁赋》中就有表述时间的细节:“七月既望”“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东方之既白”;文言文《醉翁亭记》中,则有表示方位的描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山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学生们可以仔细寻摘文章中的类似词句,以判断文章是按照何种顺序来写的。
在记叙文或者小说的叙写中,作者还会加以变化,如倒叙能够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可作为铺垫照应,补充说明;平叙是叙述两件并列的事件,有详有略,有明有暗,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亦能使文章更加清晰。例如,鲁迅先生在《药》中写,革命者夏瑜死在了反动派的屠刀下,而无知的愚民华小栓被封建迷信毒害了灵魂,兩件事看似并无关系,但因为“血馒头”而联系到了一起。这些巧妙的顺序结构布局,也多会考到。
而说明文则多会运用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描述。例如,2019年四川有一道阅读题是《古蜀栈道》,问:
本文运用 顺序,依次从古蜀栈道的概况、、修建方式和 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根据文章内容,学生能够发现这篇文章是写的古蜀栈道修建的起因、过程、结果,是一个因果关系,那么就可以得知作者运用了逻辑顺序,第二个空即修建原因,最后讲的是古蜀栈道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二、文章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好比文章的血肉,文章审美中的“营养”部分全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中学语文教学涉及的文章更为含蓄而严谨,手法运用上更加纯熟老道,相对于文章顺序结构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就不是那么明显,需要学生们在阅读中融入必要的思考。
说明文中的许多说明手法,本身就是修辞手法,就像竺可桢院士所写的科普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所谓的“语言”就是物候。而类似的出题角度也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9年云南的一道题《着眼湿地,呵护“地球之肾”》就问到了文章题目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手法。这篇文章是典型的说明文,答案是打比方的说明手法,其实就是修辞手法中最常见也最为灵活多变的比喻手法,而在这里用的就是隐喻,来说明湿地的作用。
修辞手法与文章审美不可分割。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优美凝练,生动活泼,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对语句进行品味鉴赏,自然也要分析修辞手法。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就将各种拟人手法隐藏在语句中:太阳是“脸红的”,小草是害羞地“偷偷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像是在比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江河在他的现代诗《星星变奏曲》中写道:“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将通感手法巧妙地运用在诗中,写出了星空的温柔深邃,也写出了人内心对安静祥和的渴望。
进行审美鉴赏能力的训练,需要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就要养成“手聚一线,思散一片”的习惯,所谓“手聚一线”指的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经常对重要的语句划线,做标注,并分析其中的有效信息;“思散一片”即是说在标注后引起发散性思考,充分调动想象力来开展“头脑风暴”,并联系类似文章的描写手法,放在一起对比,以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
三、文章的思想立意
好的文章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规律:顺序结构表现得很明显,写作手法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藏在字里行间;而思想立意更不会在文中直接显露,全靠读者自己领会。因此,在阅读理解题中,关于思想立意的问题大都是难点,需要学生们着重学习。
散文不拘于行文形式,而注重感情表达,出题者常常会针对思想立意出考题。例如,有一篇考题文章《不朽的失眠》,是以唐朝张继落榜后写出千古名诗《枫桥夜泊》为背景的抒情散文。其中最后一题:
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
文中“不朽”是表明这份感情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千百年来,总用人能从中寻找到共鸣。这样的命题本身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借“不朽”与张继的“失意”产生对照,将失意—失眠—诗篇贯穿一线。而这个答题思路也可以从文章最后一句的点题中找出线索,即“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因此,这篇文的思想立意就是张继借《枫桥夜泊》为后人道破了一种心情。
思想立意方面的问题也经常会出现在议论文中。例如文章《道法自然的智慧》,就问及: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释“道法自然”的本义及其现代转化,这是正确传承“道法自然的智慧”的应有之义,至少能认识到“道”的运行效法自身,“道”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
B.人们对于“自然”一词的界定是有变化的,“自然”的今义,发展而有了多层含义,或指客观规律,或指原生态的自然界,或指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C.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与物的和谐,有理由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由是可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否则谈不上天人和谐。
D.本质上,“道法自然”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师法自然,使人道合乎天道,能够顺势而为,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其中,C选项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与物的和谐”,而原文明确提出“人与物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基本层面”,出现地位和次序上的问题。这两句话的意思大不相同,其所表达思想的准确性也会有所差异,属于偷换概念。
由此可见,思想立意类问题,并非如我们以为的那样,记住一些相应的“公式”就可以解答,其实答案隐藏得很深。学生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本身,深入体会,仔细甄别,时时感悟,处处留心。
总而言之,解答阅读理解问题,仍有许多方法可以使用,而学生除了掌握方法之外,更需要做到的是大量阅读,仔细思考,从不同文章题材与考试角度来分析。
参考文献:
[1] 邱晓宇《如何学好高中语文的阅读理解》,《学周刊》2019年第12期。
[2] 游文财《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第3期。
[3] 熊华荣、孔令贤、陈彬、汤冬英《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2017年。
[4] 任博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水平》,《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