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盛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人文学科,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高中历史学科独特的学科素养,也是历史教学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的要点。笔者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探究了在课程中进行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应遵循的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51
2020年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肆虐必将是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大事,而中国在全球抗疫中体现的大国担当,国际社会对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的赞许让亿万中华儿女的国家归属感、自豪感“爆棚”,家国情怀也激荡在中华儿女心中。这种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内涵,也是我们应当使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和研究而具备的人文追求。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通过历史课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的有益途径。在实践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些应当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原则
1.润心于无声
在教学过程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一定要遵循“润心”与“无痕”的原则,高中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赤裸而直接的家国情怀思想灌输教育引不起学生的共鸣,有时候反而会事与愿违。
2.五位一体化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明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者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五位一体的整体,家国情怀的培养必须融汇于其他核心素养教育之中才会爆发真正的活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1.教师自觉实现“经师”向“人师”的转变
孔子在《学记》中指出“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家国情怀素养,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自觉提升自身的政治情怀和素养。一方面,要从历史教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精研教材、教法的同时,关心国内外时事政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应用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够用教师个人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正处于思维敏锐期的高中学生。
高中历史教师绝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经师”,不仅要精于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教育工作,更要积极拓展自己学科教学内容以外的历史专业整体知识,同时要有广泛的学习兴趣去涉猎人类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专业能力突出、知识广博、为人有趣的历史教师,才能使高中学生由钦佩教师而喜爱上历史课程,学生才会由衷地认同教师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所承担的家国情怀素养培养工作就可以通过“人格魅力”得以顺畅的实现。由“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既是历史教师成长的必然之道,也是顺利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
2.教师巧妙创设情境完成家国情怀的渗透
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这种唤醒在历史教学中,必然需要依靠一定的载体。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历史学教育也可以摆脱依托纸质材料和教师口笔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完全可以也应当应用各类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回到历史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形成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并上升到自主形成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感受中。
当然,这种情境的创设对于人文资源极为丰富的历史学科而言应该是多样化、多路径的。最简便的便是利用丰富的视频、音频资源,这对教师有效挑选海量资源是个考验。在海量的历史教学资源之中,只有选择好恰如其分的历史资源才能够起到有效地家国情怀渗透教育作用。例如,在讲授新中国成立这个小知识点时,便可以播放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前夜》这个故事,5~6分钟简短的时间便可以让学生直接而形象地感受普通百姓对新中国成立和对家国命运的深厚情感。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编演历史剧来提高自我的家国情怀。通过寻找好的历史事件,如“孙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收集体现孙中山先生心路历程的历史史料,把握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的发展过程,结合所学所思编写剧本与表演,就可以让他们对史料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自然能够推动他们家国情怀的成长。
3.教师开发乡土资源推动家国情怀的培养
乡土史料是推动高中历史教师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另一利器。因为乡土史料内涵丰富,而且相关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在当地百姓中广为流传,学生经过亲人或朋友口述知晓度较高。同时,大部分乡土历史资源都是具备正能量的,对我们帮助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具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地方史志,通过大数据搜集和地方历史资料阅览等方式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历史人文知识,积极挖掘地方史志资料中可以与高中历史课程结合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融合,如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一课时就可以结合本地秋收起义的故事,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明白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仅是当时席卷全国的秋收起义的一部分,又可以立即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家乡先烈事迹感受那个时代人民为了家国命运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等机会,争取学校和班主任支持,以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式带学生到所在地著名古迹、博物馆、名人馆等地参过,通过寻访先贤、伟人、名人以及先烈,撰写历史小论文,来助推学生家国情怀的养成。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准绳和依据,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强化自身政治素养、锤炼自我教学业务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真正养成历史学科五位一体的核心素养,拥有与国、与民共忧患、共奋进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10):25-34.
[2]朱晓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生的选择——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59-60.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陶都中等专业学校2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