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佩文,杜雪莲,彭 映,钟 洁,邓艳敏
(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老年病人脏器、组织生理功能、形态及解剖学均发生退行性变,发生创面骨折的几率较高[1]。老年病人发生创面骨折后,均表现出病程长、恢复慢、疗效差、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2]。本文研究康复操对创伤骨折老年患者的康复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创伤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65~78岁,平均(68.12±2.57)岁。骨折类型:下肢骨折45例,上肢骨折37例。两组经X片检查,符合创伤骨折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软组织严重损伤者,排除病理性骨折者,排除免疫异常者。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类型、致伤原因、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血、镇痛、补液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实施康复训练,包括术后制动,待疼痛缓解时指导患者在床上自主活动四肢、屈伸关节,后期下床自由活动等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联合志愿者服务,具体如下:
(1)志愿者招募及培训:招募志愿者,并组织专场培训,使志愿者了解并能熟练掌握康复操的操作要领。培训结束后,开展理论与实操考核,通过考核者可安排对患者开展志愿服务,考核不合格者再次组织学习,待考核通过后才可参与志愿服务。
(2)健康教育:录制视频,每天电视播放,同时指导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患者通过科室H5宣教平台扫码学习创伤骨折相关疾病观知识,了解康复操训练的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患者对康复操的重视,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解答患者问题,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实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愈信心,提高治疗积极性。
(3)床上康复训练:康复操由呼吸操、上下肢康复操、经络拍打三部分组成,由8节项目组成,包括①吸气握拳曲肘,呼气松拳伸肘,每天2次,每次5~10套。②吸气扩胸,呼气归位,每天2次,每次5-10套。③吸气上举,呼气打开,每天2次,每次5~10套。④空杯拍打:手掌呈空杯状,从上到下拍打手太阴肺经(双上肢),每天2次,每次5~10套。⑤吸气抬臀,呼气放平,每天2次,每次5~10套。⑥吸气屈膝,呼气伸膝,每天2次,每次5~10套。⑦吸气背屈,呼气跖屈,每天2次,每次5~10套。⑧空杯拍打:手掌呈空杯子,拍打胆经、膀胱经(双大腿两侧),每天2次,每次5~10套。志愿者全程陪同训练,纠正错误训练方式,预防跌倒。
记录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及出院时间,同时使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能力。BADL量表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0~40分为重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无需依赖。
研究数据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计量资料(±s)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指标及BADL评分对比(±s)
表1 观察指标及BADL评分对比(±s)
组别 下床活动时间(d) 创伤愈合时间(d) 出院时间(d) BADL评分(分)观察组(n=41) 2.12±2.04 23.64±5.63 6.84±2.11 85.67±6.19对照组(n=41) 4.07±2.46 45.61±6.85 12.69±2.51 62.35±5.74 t 9.355 19.604 18.602 23.517 P 0.000 0.000 0.000 0.000
创伤骨折在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临床多用手术方式治疗[3]。中医认为,经络受阻,气血不畅,则骨折久治不愈。康复操是在志愿者指导下,让患者动起来,使患者主动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增强脏腑及肺部呼吸功能,调节肺气,改善胸闷,憋气等症状,还可改善预后[4]。康复操中结合中医经络拍打肺经、胆经、膀胱经,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化瘀排毒,疏通利肝,利胆排毒之功效。同时,在实施康复操过程中,志愿者还可患者聊天,达到舒缓患者心情,改善情绪状态的目的,有一定的公益作用与社会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操联合志愿者服务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创伤愈合时间、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其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操可促进骨折创面愈合,缩短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康复操可缩短创伤骨折老年患者康复进程,促进愈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