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马正山 唐 敏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是《2019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所占比重较大,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均为19分,浙江卷20分,江苏卷20分,天津卷25分。考点一般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断句、古代文化知识、文意概括与分析、翻译题等,考查方式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考生必须在掌握文言词汇的基础上才能作答。
在一轮复习中,必须夯实文言词汇。文言文词汇主要包括实词和虚词,相较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词语的运用相对稳定,有规律可循。针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这两部分,在一轮复习中到底应该如何做呢?笔者现将自己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心得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都以选择题的形式直接考查考生对实词的理解,而全国卷近几年则不直接考查实词,而是在文言文翻译中间接考查。那么,我们该如何掀起实词的“红盖头”呢?
教材是文言文学习最直接、最方便的素材,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往往可以在高中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找到落脚点。在做题中,考生要善于联想教材中所学的实词,举一反三,进行相应的迁移。
再如2015年山东卷第9题C选项“军皆定次,将乃就舍”中的“次”译为“次序”。判断该选项是否正确,考生也可采用教材联想法。司马迁《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其中的“次”是“军队驻扎”之意,由此结合文意可以判断该选项错误。
再如2020年某市模拟卷“事下御史,中丞、侍御史至司隶官,欲捕从事,闭门不肯内”中的“内”译为“进入”。理解“内”的意思也可采用课文联想法。《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其中的“内”是“接纳”的意思。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在文言文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考生要注意积累。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其中的“畔”就是通假字,通“叛”。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汉书·翟义传》)中的“畔”也通“叛”。这就提示考生,要把课文中所学的通假字熟记于心,在文言文中遇到该类字一般都是通假字。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通“背”,如果在《史记》见到“倍”字,应首先考虑该字是否是通假字。“知”通“智”,“反”通“返”,“说”通“悦”,“蚤”通“早”,“内”通“纳”,“女”通“汝”等,是文言文的常见通假现象,考生要学会积累。
本义引申法,即在做实词理解题时,如果不好判断该词的解释是否正确,可根据其本义进行引申判断。
如“秦人寝兵”中的“寝”译为“让……睡觉”。“寝”的本义是“躺着休息,睡觉”,进一步引申为“休息”,再由“休息”引申为“止息”之意,“寝兵”其实就是停止打仗之意,故错。
再如2018年浙江卷第14题C选项“牧亦坐是废”中的“废”译为“(被)罢免”,“废”的本义是“废弃、停止”,可引申为“罢免”,由此推断该选项正确。
文言实词往往有多个含义,考生在判断某一实词的含义时,不妨将几种义项分别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文意通顺、无滞碍之处的即为正确的义项。
如2016年浙江卷第16题A选项“开门肃茂先入”中的“肃”译为“恭敬的样子”。由积累可知,“肃”有“恭敬”“严肃,庄重”“揖拜”等义项。在这里,“肃”理解为“恭敬的样子”是否正确呢?我们不妨将其代入原文的语境中进行判断,译为“老人开门恭敬的样子茂先进入”,很显然这是不通顺的。“肃”在这里应该是动词“揖拜”,也就是“恭敬地引进”。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在考查单音节实词时,考生不妨将该字进行组词,看看该字经常与哪个字组词,根据词语的意思判断该字的意思。
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3题(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其中的“叛”“率”都是单音节词,翻译时要根据语境,联想这两个字组词时常见的词语,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推知“反叛、叛乱”“率领、带领”等意思。
再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13题(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其中的“短”是单音节词,经常与“长”“揭”等组成“长短”“揭短”等词语,根据语境,“短”在此句中应该是动词,故应该是“揭短”一词,即“说坏话、诽谤”之意。
在理解文言实词时,如果遇到生僻字,可根据字的结构来推测该字的大体意思,即根据造字法来推断字的意义。
如《项脊轩志》中的“余扃牖而居”中的“扃”“牖”都是生僻字,不易理解,但这两个字都和“户”有关,而“户”的意思是“单扇的门”,和“门”相近的事物是“窗”,如此一步步推测,加之有选项提示,这两个字就不难理解了,即“关上窗户”。
再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哂之”的“哂”不好理解,“哂”是口字旁,说明与“语言”有关,这样推测了解“哂”的意思,就比较接近了,即“讥笑”。
总之,对于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去判断。一般说来,如果以“扌”作为偏旁,就极有可能与“手”有关;如果以“目”字作为偏旁,就极有可能与眼睛有关;如果以“忄”作为偏旁,则与情绪有关。依此类推即可。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文言文翻译,往往通过词类的活用来体现句子的成分,这就需要考生在翻译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如2018年全国卷Ⅱ中“百姓市道莫不咨嗟”。“市道”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应该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在市场中,在道路上”。
再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充当谓语,“之”是代词,但根据语法习惯,“活”不能接宾语,这里的“活”后接“之”,则“活”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让……活”。
文言文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句式很多,在对偶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考生做题时,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和词性。
如《富贵不能淫》中“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就是对偶句,上下句中的“一怒”与“安居”,“惧”与“熄”对举,意思相反,只要翻译出其中一个,另一个的意思就会迎刃而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发怒诸侯就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就会停息”。
再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10题,正确答案为:“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句中的“口不讼直”与“志不苟免”属于并列结构,如果能翻译准“讼直”,便不难推断出“苟免”的意思。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都以选择题的形式直接考查考生对虚词的理解与运用,而全国卷近几年则是在文言文翻译中间接考查文言虚词。那么,我们该如何拨开云雾而洞见明月呢?
积累是理解和判断虚词是否正确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没有对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较为全面的把握,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在做题时得心应手,考生可将这“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虚词进行归类梳理并识记。
比如“乃”作为虚词,往往有三种用法,分别是副词、代词、判断动词。作为副词时,可译为“就,于是”“仅仅,只”“竟然”“甚至”等。作为代词,可译为“你,你的”。做判断动词时,相当于“是”,如“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同样,将其他虚词按照不同词性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典型义项归类,日积月累,考试时自然就会应对自如。
这类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而且每个选项里的句子,一个选自课外,一个选自课内。考生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加强对教材中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把握,然后根据上下文,再去推测课外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把四组选项分别进行比对,根据语法结构、虚词所处位置、虚词的词性与意义等进行区分,只要有不同即可排除。
如2019年浙江卷第15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B项,分别为助词“的”和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分别为连词“用来”和介词“因为”;D项,分别为介词“算作,算是”和动词“替”。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见……于”“为……所”表被动。把握了这一特点,考生在理解2018年全国卷Ⅰ文言文中“父为郭汜所害”“一旦以罪见黜”这两句话时就容易多了。
再如“名词+之+形容词”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其中的“之”是标志,无意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其中的“之”均为标志,无实义。
再如“何……之有”“唯……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等等。这些虚词只是标志,没有实在意义。“何陋之有”,有意义的只是“何”与“陋”,即“有什么简陋的呢”;“唯才是举”,有意义的只是“才”和“举”,即“举才”。
一些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比如“也”,在句末一般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常用于主谓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如2018年全国卷Ⅰ“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中的“也”字处于句末,是表示判断的句末语气词,不用翻译。而《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字处于句中,是助词,表示舒缓语气,不用翻译。
再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在代词、名词之前是介词。如《鸿门宴》“壮士,能复饮乎”中的“乎”位于句末,相当于“吗”。而《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乎”位于句中,是介词,相当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