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王杰成
高考全国卷连续多年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古代文化知识,这说明古代文化知识是重要的高考内容,而且极有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古代文化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常常出现复习内容繁、难、深的现象,复习偏离了高考测评的方向。笔者以为,有必要纠偏、纠难,让古代文化知识的高考复习回归正道。
请先看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属于西汉汉武帝刘彻,使用时间为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35年,共六年。
B.奏事可以分为面奏和书奏两种,面奏指的是一般等级的大臣和贵族当面向皇帝反映情况,回答咨询或请示。
C.主爵都尉是官名,位列九卿,主要负责诸侯国各王以及其子孙封爵、夺爵等事宜。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右扶风。
D.秦始置的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这是某校高三月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古代文化知识题。笔者就此题询问了一位历史教师,他摇头不语,认为答案难以确定。这道题考查的时间精确到具体年份,官名具体到职责范围、更名时间,知识点之细碎、零散令人惊讶。
该次考试共有考生752人,该题的相关数据是:
题号题型满分平均分得分率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零分占比满分占比11客观题31.0234%0.340.271.4366.13%33.87%
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B项,提供的解析为:B项中“一般等级”是错的,“面奏”是指“具有一定等级的”。看完答案,哑然失笑者居多。将“一定”换为“一般”,这不就是要求学生辨析、比较“一般”与“一定”的区别吗?这不就是简单的汉语词语辨析题吗?请不要认为这道题“剑走偏锋”只是个别现象,平时的复习、模拟考中,此类古代文化知识题大行其道。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文献典籍浩如烟海,生僻的古代文化知识比比皆是,随便拎出几个,可能就是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在复习备考中,古代文化知识题似乎是鸡肋。全面开花,大面积地复习似乎不值得,毕竟这道题只有3分;听之任之,随缘式地复习又于心不忍,毕竟还有3分。市面上的古代文化知识的相关复习资料包罗万象,体系庞大。有些资料甚至罗列出天干地支的计算方法,刊印了《中国古代纪时及对应现代序数纪时时间表》,还有的密密麻麻地标出“科举制度”的详细内容,似乎是想将高三学子培养成国学达人。
面对古代文化知识复习、测试时漫无边际的现象,笔者不禁要问:对于高考复习,古代文化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试题设置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下面,笔者根据对高考真题的分析和教学经验总结,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1.高考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不妨先回顾一下高考真题中的“古代文化知识”题,请见下表:
历年高考古代文化知识考查词语一览表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尽管考查的范围逐渐扩大,但高考考查的词语并不生僻,基本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古代文化知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在“古诗文阅读”中明确列出“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因此,在平时复习以及模拟考试命题中,师生千万不可忽视“常见”两个字。所谓“常见”,即指经常见到的事物。这一要求与“古诗文阅读”的考查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相一致。针对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偏、深、难的知识就有悖于“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初衷。因此笔者以为,类似文首的古代文化知识题,确实有纠偏、纠难的必要。
2.必备知识
高考命制试题固然“随文选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并且会根据断句、翻译题的情况全面考虑,但也必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命题者在敲定所考的古代文化知识关键词时,会斟酌该词考查的内容是否为“必备知识”,是否为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时不可或缺的概念、事实、现象等。
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收录的一道古代文化知识题为例: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这道题考查的词语分别为“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为什么考查“解褐”?因为阅读此篇浅易文言文必须通晓“解褐”是开始做官的意思,并且要求学生明白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束缚下,人们的身份不同,服饰也有所不同。这是对中国古代常见礼制民俗的理解与掌握,是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必备知识。如果学生不能理解与掌握,就会影响对相关文言内容的理解,甚至形成阅读障碍。
3.语文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请看上题中的D项:《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这道题既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的必备知识,又考查其语文学科素养。一名即将进入大学深造的合格的高中生不仅应该识记《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且要能通过了解、阅读《春秋》中相关篇章把握其“叙事简要,深寓褒贬”的特点。这就考查了“语文学科素养”。当然,这道题在也一定程度上提醒、警示学生要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体现了“核心价值”。因此,古代文化知识高考复习边界的第三要素就是语文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
笔者以为在二轮复习中,对于古代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依据上述的界定原则来筛选、确定,当讲处着重讲,当练处踏实练,而那些似是而非的、偏深、偏难的知识可以大胆舍弃。古代文化知识的高考复习对象是文言知识,不是历史学科知识;是古典文化传承,不是死扣名词术语;是考查语文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不是生搬硬套,为难学生。类似开篇列举的“建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属于西汉汉武帝刘彻,使用时间为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35年,共六年”这样貌似精深,实则偏难,并无实际阅读功用的古代文化知识,其实没有必要出现在高三学生的语文试题中,它们只会无端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增添学生的焦灼情绪,误导文言文教学乃至高考复习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明确古代文化知识复习的边界,寻找有效的复习策略,笔者梳理了近五年高考全国卷Ⅰ古代文化知识题中的错误选项,请见下表:
年份错误选项2015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2016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2017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2018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2019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太子”“有司”“姻亲”“践阼”“诸子百家”等都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时必备的知识。如“太子”一词,只要学生读过《史记》《三国演义》之类的经典名著,一般都会知道“太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的说法是错误的。又如“诸子百家”一词,高考对其考查并未深入到概念内涵层面,而是侧重于对它的一般性了解;没有进行专业知识考查,而是考查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三家。说到底,这种考查方式还是在检查学生是否用心读书,是否阅读了古代文化经典书籍,着重考查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再如“有司”一词,这个词学生不应该感到陌生,初中课文《出师表》中就出现了“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的文言语句,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判断该选项的前半部分“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是正确的。该文言文的原文是“密州民田产争,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由前后文语境可知,这里的“有司”指调查、审理案件的相关部门与官员。因此,选项中“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不够准确,不能“司”的部门与官员肯定不包括在内。因此,该选项不单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推断相关知识的能力,这应该属于对“语文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如果认为古代文化知识题仅仅是考查上述内容,那未免低估了这类试题的价值。如“姻亲”就是源于古代历史,至今仍见于现实生活,这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是古代文化知识被活学活用的典型例子。
那么,学生怎样有效地复习常见古代文化知识呢?
1.多阅读多积累,勤于梳理归类
高考真题中的古代文化知识题关联着学生的阅读、语文学科素养、关键能力。而这三者中,阅读尤为重要。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应从阅读古代经典名著着手,从学生的阅读与积累抓起。具体到高三二轮复习,可以让学生将已接触过的古代文化知识归类,从课内到课外,关联做过的习题,关联生活实际。例如,教师不妨以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关键词为蓝本,让学生制作表格来扩充、拓展,请见下表:
常见古代文化知识归类积累表
表格中未画线的是高考中已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的关键词,加下划线的词语是备填内容。学生可在横线上填写自己所掌握的相关词语。如此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掌握的古代文化知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而形成的资料又是分门别类,易记易查的。
2.熟悉常见词语,知晓设误方式
选项解说的“加点词语”其实就是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关键词,是对这个词语的解说,当然也有可能跳出文本,不解说其本身的词义,而是解说与“加点词语”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内容。近几年,有几个关键词在高考中神奇“撞车”,笔者将它们放在一起辨析,望其能对古代文化知识高考复习有所启发,请见下表:
高考中神奇“撞车”的古代文化知识关键词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考并不回避对某些常见的关键词语的反复考查,这些被反复考查的关键词在浅易的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必备的。对同一个关键词语,高考会采用不同的考查方式,但这一切都围绕关键词的基本内涵而展开。因此学生需要精准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学生如果熟悉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就能很轻松地完成2015、2016年的三道古代文化知识题。
古代文化知识题多采用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要求学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解说往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需要我们精准掌握、细心辨析。
选项设置错误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选项由一人扩大成“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②忽视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由嫡长子继位,选项描述为“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忽略了嫡庶。
③张冠李戴。如解说“京师”,选项认为“师”单用也可指国都。
④以今释古。如解说“中国”“中外”的今义,选项描述的是“中国”“中外”的古义。
3.活学活用,树立情境意识
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学科素养、关键能力,重在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复习要以应用为训练重点,做题时要注重前后勾连,把握前后情境,明确该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含义。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积累、复习古代文化知识。例如上文关于“有司”的分析阅读,可以联想到2017年全国卷Ⅰ的诗歌——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想象诗中描述的考试情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画面明白主持科举考试是礼部的职责,而不是吏部的职责,进而掌握“六部”的职责;由欧阳修当时身份联想到尚书、侍郎的职权范围等;也可引导学生由此拓展,整理乡试、会试、殿试的相关知识,由“乡里献贤”联想到汉时的察举、征辟制度等;还可由“战士衔枚”联系到古时行军征战的一些文化知识如刁斗、檄、虎符等。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学生就能真正地亲近、理解那些年代久远的古代文化知识,从而活学活用,传承古代文化知识,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聚焦语文学科素养,厘清复习边界,精准筛选内容,灵活采用方法,古代文化知识的复习定会活色生香,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