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命题者的思维备考
——浅谈2020届高考语文的备考

2020-11-16 09:36贵州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命制大纲命题

贵州 饶 岸

一、提出背景

1.笔者认为摸清命题者的命题目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揣摩命题者的命题规律和命题意图,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高效备考。

2.笔者参加了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资助的公益项目暨观山湖区区级课题《高中语文原生课堂学生自主设疑自主命题的实践与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命题经验和规律等。通过这个公益项目,笔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命题能力有所提高。

3.笔者是教学考试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并且长期参与杂志社的原创研发项目,命制原创模拟试题;笔者也曾为贵阳市某课题组命制贵阳市高中考试试题,具有一定的命题经验。

二、命题思维指导下的备考成功案例

【例1】笔者在本校2018-2019学年度某次考试中负责命题。笔者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出发,经过仔细考量,慎重地选择了价值导向契合《考试大纲》要求的一道作文题——“劳动创造价值”。而2019年全国卷Ⅰ考查的作文题正是“劳动”。虽然贵州省不属于全国卷Ⅰ的卷区,但很多学生信服了笔者的能力和眼光,在复习中更乐于听从笔者的指导,这样的备考当然会事半功倍。

【例2】从笔者命题前的选材来看,描写人物的短篇小说向来是命题的热点。2018年8月,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获鲁迅文学奖,其获奖理由是“回到传奇志异的小说传统,回到地方性知识和风俗,于奇人异事中见出意趣情怀,于旧日风物中寄托眷恋和感叹。精金碎玉,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标志出小小说创作的‘绝句’境界”。笔者认为《俗世奇人》中的短篇小说特别符合自己的选材习惯,就将其作为阅读作业布置给高二年级的全体学生。而后学生参加的2020届贵阳市入门考试中,现代文阅读就考查了《俗世奇人》中的短篇小说《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鳌》。学生虽然未必能完美作答,但是考查的文本自己曾经阅读过,就不会在考场上慌张失措。

【例3】2019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并没有立刻组织学生作答高考试卷。在2020届贵阳市入门考试前,笔者才将2019年高考三套全国卷布置给全年级的学生。笔者从入门考试命题者的角度出发,预测此次入门考试一定会高度模拟2019年全国卷的考查内容和考查方式。因此,在指导学生备考的时候,笔者带领学生将三套全国卷的考点和考查方式熟练掌握,在贵阳市入门考试中他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一事实证明了笔者的思路是正确的。

三、命题者的角度和思维

1.以教材和《考试大纲》为基准,全面覆盖,注重交叉

高考命题要求紧扣《考试大纲》,每道题都要求在《考试大纲》上找到相应的考点,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高考命题时,命题组对某道题目设置的考点的阐述及援引可能要多于考题本身,且绝不会出现超纲的内容。这就要求命题者具备极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整套试卷要求覆盖《考试大纲》各个板块的内容,注重交叉,又各有侧重。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Ⅲ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要求学生将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与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学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和理性思考的迁移、整合。

2.“反押题”贯串命题始终

高考命题组会翻阅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全面掌握各类押题信息。防止命题思路、命制的题目与前人的观点和已有的资料重复。如果命题过程中发现命制好的题目和市面上某题差不多,那此题就会被弃用。从整体上看,高考题目的命制、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题目是否可能出现歧义、出题的顺序等都需要反复推敲。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6题“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就是“反押题”的典型例子。再比如各种模考试题的命制时,命题者往往倾向于选择成书晚于《史记》的正史,但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却出其不意地考查了《史记》中的人物传记。

3.难易适中,不出“偏题”“怪题”

对于命题组而言,考生个人分数不重要,群体的平均分才是考量的重点。命题者会考虑某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偏题”“怪题”,主要在命题角度、解题方法和题型上下功夫。每年的平均分、每道题的分数段、客观题的得分率等都需要有具体的预测值,而且要与往年进行对比。

4.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进行区分,便于高校进行选拔。平常的测试性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但高考试卷中,经常有某些试题让大多数考生感到为难。这些题恰恰抓住了这些考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短处,其目的是让更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说的“区分度”。

5.三套试卷的命题思路是相关联的

笔者曾参加教学考试杂志社的原创研发项目,负责2019年全国卷Ⅱ的真题分析。但笔者分析的时候并未单纯地分析2019年全国卷Ⅱ,而是对2019年三套全国卷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三套全国卷是有关联性的。

例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11题错误项B项考查了古代文化知识“汤武”,而2019年全国卷Ⅲ第11题正确项B项则是“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这说明2019年三套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具有关联性的,而且命题者的选材标准具有相对一致性。每套试卷的不同板块的选材也是互补的,会尽量满足如古今中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数据图表等多层次的需要,同时符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2019年7月,笔者在给某团队命制高一入学考试试卷时,根据分析2019年三套全国卷得到的启示与经验如法炮制,命制了两套原创试题。根据该团队的要求,A卷用作模考,B卷用于练习。笔者先把材料准备妥当,将难度较高的同类材料分配给A卷,将难度略低的同类或相反的材料分配给B卷,命制时注意两套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和出题模式需要互补,并且要尽量囊括所有的高频考点。

四、用命题者思维备考的策略与方法:揣摩《考试大纲》,细做高考真题

1.揣摩《考试大纲》

在命题者思维的指导下,备考前需要仔细阅读、揣摩《考试大纲》。除《考试大纲》之外,《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纲说明》)、《高考理科试题分析(语文、数学、英语分册)》(2019年版)(以下简称《试题分析》)、近五年高考真题等,教师都需要认真研究。

命题者依据《考试大纲》来命制高考试卷,而模拟试题的命制人员同样如此,没有例外。《考试大纲》是纲领,是行动指南;近年高考真题是样板,是解剖的标本。所以,揣摩《考试大纲》,细读《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研磨高考真题,是备考的应有之义。笔者就是从对《考试说明》《试题分析》的研读中,明白了选择每个材料的目的、考查每个考点的目的,规范了命题前的思考方向与设题层次。例如,在《试题分析》中就明确表述了2018年全国卷Ⅰ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选择《赵一曼女士》的理由是“获1995-1996年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小说内容正面,主题积极”“这些为民族独立、祖国新生、人民解放而奋斗牺牲的英雄人物,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淡出人们的记忆”“在艺术上有创新”等;也明确表述了2018年全国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选择《晋书·鲁芝传》的理由是“从内容看,鲁芝为人廉洁清正,在现代仍然具有教育意义,较为适合作为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整体上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合作为对高中毕业生的考查”。

《试题分析》中表明了高考命题者的选材标准,那么在备考复习开始前,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新近出现的考查题型(热门题型)是什么;阅读材料的热点在哪里;命题选材的趋势是什么等。教师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去思考复习的知识点,是不是高频考点、会不会据此命题、会命制什么样的题型、曾经见过什么类似的题型、可以从哪个角度命题、会结合哪些其他的知识点来命题……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研究近几年高考真题,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可以将自己当作命题者,思考一下自己计划选择哪些文本,通过哪种命题方式与题型来考查和选拔学生;然后,按照思考得出的结论,选择自己认为最好、最合适的思路去复习备考,去讲解难题,去引导学生。

笔者在2019年2月参加教学考试杂志社主办的原创研发项目,命制模拟试题时,就将实用类文本置于文学类文本之前,虽然在当时并不符合常见的阅读题顺序,但是这一观点立足于《考试大纲》,所以笔者坚持了自己的做法,而2019年的高考也证明了这一思路是正确的。这种敏锐的直觉得益于笔者多年研读《考试大纲》,从而可以根据《考试大纲》的变化,看出些许端倪。每一位教师都看过《考试大纲》,也应该意识到在《考试说明》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置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前,但是有时候他们对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瞻前顾后,没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因此影响了备考的指导效果。

2.细做高考真题

备考时需要细做真题,笔者认为细做真题时,需要选择某一年份的三套全国卷,一起研读,从中揣摩命题者的选材偏好和命题思路。

高考的主要目的是为高校选拔学生,因而高考试卷的命题者一般以高校教师为主,他们的视角和高中语文教师会有一定的差异,某种程度上,这种差异会反映到试题中来。在解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的鉴赏等相关试题中,教师常常能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复习时要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差异,督促其答题时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教师不能死板地以往年的参考答案或者复习参考资料为标准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而应以读懂文本为标准进行探究。另外,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考试的试卷。

五、笔者的教学实践

1.带领学生收看《新闻周刊》

笔者作为命题者,命制实用类文本阅读和作文题目时颇喜欢从时事和社会发展方面入手,而《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周末杂志性新闻栏目,正好收录了每周发生的大事件、社会热点和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物,且收看该栏目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2.带领学生阅读名家作品

近几年高考的文学类文本常由名家的短篇小说删减、节选而成,而选择一篇完整的小小说作为阅读材料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在平常的一些模考试卷中,我们常能见到命题者选择完整的小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材料。相较于高考卷,这样的模拟练习就不够贴切、深刻。从近几年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可以看出,高考命题者更倾向于选择情节简单、语言平淡但旨意深远的作品,而不是故事情节曲折跌宕的作品。

我们来看近三年全国卷Ⅲ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信息:

年 度文本选材篇 幅作家与作品考 点2019年何士光《到梨花屯去》(小说,改革开放)1 700字左右何士光,贵州贵阳人。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其短篇小说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曾任贵州作家协会主席。考题选自短篇小说集《梨花屯客店一夜》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②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③分析小说开头、结尾的艺术效果2018年刘慈欣《微纪元》(节选)(小说,科学幻想)1 650字左右刘慈欣,山西阳泉人,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三体》、中短篇小说《流浪地球》等。本篇选自沈阳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的科幻类图书《微纪元》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②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③理解、分析相关概念2017年李娟《我们的裁缝店》(散文,民族团结)1 627字左右李娟,四川乐至人,1999年开始写作。本篇选自2013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②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③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根据高考的命题趋势,笔者经常带领学生阅读名家的作品,如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阿来的作品地域性很强,语言生动,艺术性较强,能够反映时代的发展,命题角度颇多。而且,阿来是知名小说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其作品非常契合高考命题的选材要求。

3.将经典文言作品用作断句训练的材料

笔者选择了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以及符合当下命题趋势的材料,如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资治通鉴·唐纪》(节选《隋唐演义》中的相关人物、事迹)等,将其标点符号删去,让学生在早自习时阅读。在学生阅读的时候,笔者要求学生不要在材料上用笔断句做标记,仅进行单纯的句读。学生对材料较为熟练之后,便更换体裁、篇目。整个过程既能让学生习得断句的语感,又能补充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积累,还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师应该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努力掌握命题者的选材规律、命题喜好、答题层次等,从命题者角度去指导学生备考。教师应以自己昭昭使学生昭昭。教师指导有方,学生备考才能得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猜你喜欢
命制大纲命题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农业农村部公布31项新制定修订农机推广鉴定大纲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应试良方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