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黄邦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有限的信息中寻找切入点,架设合适的桥梁,开拓解题思路,将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易于解答的新问题,来实现对原问题的解答,得到解题的有效方法.
【问题提出】
【问题分析】
1.根据AD=3,如何得到关于b,c的关系式?
切入点1:考虑平面几何知识,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补成平行四边形,由余弦定理列式.
因为BD=CD,所以点D是BC的中点,如图所示,延长AD至F,使得AD=DF,则ABFC是平行四边形,则AF=2AD=6,∠ABF=180°-∠CAB=60°.
在△BAF中,由余弦定理得AF2=AB2+BF2-2AB·BFcos∠ABF,得b2+c2-bc=36.
切入点2: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出相关点的坐标,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列式.
整理得b2+c2-bc=36.
切入点1:由于AE是△ABC的角平分线,可以考虑角平分线定理中的线段比例关系,根据边角关系及余弦定理,建立等量关系.
因为∠BAC=120°,所以∠BAE=∠CAE=60°.
切入点2:建立直角坐标系,由B,E,C三点共线得到点E的坐标后,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出等量关系.
3.根据1,2的结论,又如何求BC呢?
切入点:因为在△ABC中有BC2=b2+c2+bc,若联立1,2中的结论通过解方程组解得b,c,计算麻烦,若观察待求式子的结构,整理处理,只需要分别得到b2+c2,bc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整理得(bc)2-6bc-72=0,解得bc=12,
从而b2+c2=bc+36=48,
【题后思考】
1.总结解题规律,提炼解题方法
同一类型的问题,解题方法往往有其规律,当一个问题解决后,应认真总结,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普遍适应的内容,以现在解决问题的经验帮助我们后续的问题解决.
从以上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一是可以直接由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面积公式求解;二是可以运用平面向量的基底思想,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夹角与模来运算;三是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解析法求解;四是利用图形的几何特征,通过补形与切割求解.
比较解法,可以得出:涉及三角形的中线长度,利用向量法,“单刀直入”,由向量运算与模之间的转化,可以快速求解;涉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长度,利用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利用面积之间的等量关系,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则运算简单而快捷.
2.运用问题变式,提升数学思维
题海战术往往是“以多胜少”“就题论题”,在长期的题海训练中会身心疲惫,学生的学习会逐渐步入“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中.适当通过不同角度、层次、情境进行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克服这些缺点,而且可以做到方法归纳,题目归类,寻找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发现规律,开拓解题思路,突破思维束缚,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解答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变更结论与条件,从三角形边角、中线、角平分线、垂线、面积中选取变更条件,可以设置如下变式:
变式4在△ABC中,∠BAC=120°,D为边BC上的点,且BD=CD,若AD=3,则△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变式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ABC=12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且BD=1,则4a+c的最小值为________.
3.回归重视教材,发挥典例功能
我们知道,精心构思的教材习题,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重要结论、命题、定理或数学思想的载体,更是编拟各类试题的源泉.因此,不少高考数学试题题目及思想“取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在典型问题身上往往能找到它们的“基因”,通过变形、改编与组合重组,展现典型问题的“魅力”.因此,随着高考的临近,应回归教材,重视教材,发挥教材中习题的功能,通过对教材中问题的适当拓展或延伸,改变题目的呈现形式,实现习题的推陈出新,充分发挥课本习题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复习效率.如以上问题,可以是2019年北师大版教材高中必修四第82页例3、高中必修五第57页B组第1题的结论应用、解题方法的延伸,若能正确运用,解题会事半功倍.
不能只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而解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理清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数学问题中的思维方式,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拓展延伸,同时也要重视回归教材,发挥习题的功能,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